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对生殖疱疹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疑似生殖疱疹患者,将其作为试验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SV抗体检测,另外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50例疑似生殖疱疹患者HSV-IIgM,HSV-IIgG的检出率依次为14%,32%,HSV-ⅡIgM检出率为20%,HSV-ⅡIgG的检出率为34%;在对照组中HSV-IIgM,HSV-IIgG的检出率依次为0.8%,14%,HSV-ⅡIgM检出率为10%,HSV-ⅡIgG的检出率为24%,两组患者HSV抗体检测阳性率有显著的不同,二者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似生殖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出率高,酶联免疫检测HSV抗原的方法可直接检测出泌尿生殖道及皮损中HSV病原体,在生殖疱疹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外生殖尖锐湿疣对临床复发的影响。方法:86例外生殖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O2激光治疗,治疗组在CO2激光治疗后加做ALA-PDT光动力治疗。治疗后第1、2、3、4、6、8、12、24周分别进行随访。随访中发现复发疣体采用CO2激光治疗。结果:82例完成全部观察疗程,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在随访第3周开始至随访结束,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24周时,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80.95%,总复发率19.05%;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50.00%,总复发率为5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LA-PDT能有效减少CO2激光治疗外生殖尖锐湿疣的临床复发率,安全性高。

  • 标签: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 激光
  • 简介:目的:盐酸伐昔洛韦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治愈泛发性生殖疱疹1例。方法:盐酸伐昔洛韦片口服,次0.3g,1日2次,空腹服用,间歇治疗10个月;重组人干扰素a-2b100万U局部封闭,3天1次,连用10个月;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已治愈患者外阴部及阴道各处的生殖疱疹。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伐昔洛韦 重组人a-2b干扰素
  • 简介: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耐管的影响。方法:11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复合全麻。对照组:手术前无超前镇痛,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结果:在拔管时,观察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患者HR、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结束和拔管时,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皮质醇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中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减少患者拔管后疼痛,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全麻
  • 简介:银屑病(Psoriasis,PS)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病理过程中,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miRNAs)、易感基因以及细胞因子,三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之前的研究往往集中三者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样并不能够良好地理解其完整病理过程。本综述从系统生物学(Systemsbiology)的整体角度,整合前期研究者的数据信息,探讨miRNAs、易感基因、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联以及相互调控作用。本文综述miRNAs、易感基因以及细胞因子生物网络在Ps病理过程的进展,为银屑病病理机制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银屑病 发病机制 小分子RNA 易感基因 细胞因子
  • 简介:在地铁建筑工人中暴发可疑的接触性皮炎被疑系一种新的以双酚A/F为基质的环氧树脂系(ERS)所致。建筑工人在向混凝土墙壁中插入铁栏时应用了ERSs。本研究旨在明确ERS的成分(如果有)是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对22例接触过ERS的建筑工人中的20例进行斑贴试验,7例对组分A发生反应的患者中的5例接受该组分的不同亚成分的斑贴试验。有9例患者(9/22,40.9%)出现可疑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这9例中有7例对组分A发生阳性反应,而11例无症状个体对组分A均未发生反应,所有个体对组分B均为阴性反应。5例接受进一步斑贴试验的个体中,全部对间一苯二甲基二氨发生反应,4例对1,6-己二醇二环氧甘油醚发生反应,3例对F型双酚及0.25%凡士林三羟甲基丙烷三甘油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仅有1例对A型双酚的环氧树脂发生反应。ERSs引发的接触性变态反应可能涉及硬化剂、稀释剂及树脂,应对其所有成分进行斑贴试验。

  • 标签: 接触性皮炎 变态反应 环氧树脂 活性稀释剂 建筑工人 双酚A
  • 简介:目的:研究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表达在复发性生殖疱疹疾病中的表现。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的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TLRs受体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38.84±23.19)、(94.26±4.63)、(96.93±4.39),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分别为(19.73±8.68)、(101.68±5.17)、(97.06±4.22),其中观察组的TLR4、TLR8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9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次数≥6次/年与复发次数〈6次/年患者的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TLR8、TLR9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发病期间,单核细胞TLR4、TLR8的增强能够提高免疫细胞抗病毒作用。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TOLL样受体 CD14+单核细胞 发病机制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近20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银屑病的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的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1,抑制T细胞活化的阿法西普及依法利珠单抗在银屑病治疗中均取得一定疗效,但阿法西普与依法利珠单抗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均已退出市场。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1 阿法西普 依法利珠单抗 银屑病
  • 简介: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疱疹(RGH)的预防复发作用,以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4例,予口服匹多莫德片0.8g,一日一次,联合口服阿昔洛韦片0.4g,一日两次;B组患者36例,予口服阿昔洛韦片0.4g,一日两次;均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同时选择健康对照20例,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A组复发率下降程度明显大于B组(P〈0.05)。治疗前A、B两组间各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A、B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组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B组(均P〈0.05),而CD8+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RGH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RGH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 标签: 匹多莫德 阿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T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探讨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对带毒阳性生殖疱疹(herpesgenitalis,HG)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复发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带毒阳性HG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调节剂间歇性治疗,口服胸腺肽肠溶胶囊+肌肉注射甘露聚糖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水平分别为(62.73±8.14)%、(37.48±8.46)%、(1.56±0.64)、(17.93±7.21)%,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为(24.03±7.38)%,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4.07%,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9%(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毒阳性HG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间歇性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疗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间歇性治疗 生殖器疱疹 免疫功能 复发频率
  • 简介: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与伐昔洛韦联用对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免疫平衡系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纳入为本次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实验组予以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和复发率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症状消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皮损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经半年随访,实验组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_(3+)、CD_(4+)及CD_(4+)/CD_(8+)值均较治疗前明显的升高,CD8+值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且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上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INF-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的升高,IL-13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显著,上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匹多莫德与伐昔洛韦联用可有效改善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其免疫系统紊乱,减轻炎症反应,复发率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匹多莫德 伐昔洛韦 免疫 预后 疗效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男性下生殖道解脲脲原体不同生物群感染情况及其与尿道炎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性病门诊就诊解脲脲原体(Uu)阳性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菌株,并详细记录患者有无尿道炎的临床症状,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临床菌株的血清分群检测。结果:38株Uu中,parvo生物群占36.84%(14/38),T960生物群占63.16%(24/38),未同时检测到两个生物群。无论有无尿道炎表现的男性患者中,T960生物群的检出率均高于parvo生物群,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尿道的Uu感染中T960生物群检出率高于parvo生物群,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地区分布、研究对象的差异及样本量等因素有关,有待于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生物群 临床症状
  • 简介:背景:外生殖疣治疗中的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是其潜在的复发风险。但几乎所有评估复发性的研究均为3个月的随访。鉴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潜伏期较长,而随访3个月时间太短,不足以检测出真实的复发率,作者进行一项研究,对用5%咪喹莫特乳膏(一种免疫调节剂)治疗的外生殖疣患者进行评价,并在皮损完全消退后随访6个月。方法:在法国51所私人或开业医院进行开放式、非比较性、多中心研究。应用5%咪喹莫特乳膏3次/周,直至外生殖疣消退,应用时问最长为16周。皮损完全消退后随访6个月。

  • 标签: 外生殖器疣 乳膏治疗 5%咪喹莫特 随访 安全性 咪喹莫特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