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PDR患者40例44眼(PDR组)和正常对照组40例40眼进行mf-ERG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R患者组mf-ERG1~5环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N1波潜伏期在4环、P1波潜伏期在2~5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结论:Mf-ERG可有效地评价PDR患者视网膜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焦视网膜电图 增生型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中透明质酸酶对筋膜下麻醉疗效。方法:该研究是项双盲随机临床试验,在Nikookari眼科医院进行了长达5mo。行超声乳化术候选患者中接受筋膜下麻醉42眼随机分为均等两组,分别应用20g/L利多卡溶液2mL+150U/mL透明质酸酶(LH),和单纯20g/L利多卡溶液2mL(L)。筋膜下注射15min活动受抑制。患者和医生都非常满意,对于术后疼痛抑制(视觉模拟评分,thevisualanalogueseale,VAS)也同样满意。统计学分析采用列联表(包括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和参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活动抑制(33.3%'US4.8%,P=0.04)、患者满意度(85.7%掷57.1%,P=0.04)和医生满意度(87.5%US52.4%,P=0.02),LH组明显高于L组。VAS在相同组内明显较低(1.90±1.45傩3.00±1.55,P=0.04)。结论:利多卡溶液+透明质酸酶筋膜下麻醉明显使得眼部活动受限,提高了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并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透明质酸酶 局部阻塞 筋膜下麻醉
  • 简介:目的讨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明效果。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9月,共集中实施329例329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术后第天裸眼视力≥0.8者共计269眼,占81.76%。在低于0.8视力者中,有34眼角膜水肿而影响术后视力,占10.33%,3眼过性高眼压而导致角膜水肿,2眼出现术后葡萄膜炎反应,余21眼眼底或视神经病变而影响术后视力,占6.38%。术后周裸眼视力≥0.8者287眼,占87.23%。术后个月裸眼视力≥0.8者294眼,占89.36%。结论集中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效率高,术后视力恢复良好,适宜于规模化自内障复明手术开展。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状体 复明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与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196例(255眼)翼状胬肉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212例(235眼)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术后随访6到24月。结果术后复发率: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为34.9%,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为3.4%,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为病变区提供干细胞来源,治疗较单纯胬肉切除效果好,复发率低.手术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生物羊膜与丝裂霉素C(MMC),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39例(48只眼),分为羊膜组(22只眼)和丝裂霉素组(26只眼)。羊膜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丝裂霉素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C,浓度为0.25mg/ml,时间2分钟,术后随访3-9月,比较两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两组眼压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羊膜组副反应小,引起并发主要有术后浅前房;丝裂霉素组引起并发主要有滤过泡渗漏、低眼压等。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可有效地减少瘢痕组织形成,且并发较丝裂霉素少,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 生物羊膜
  • 简介:目的:分析23G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处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行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146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术后早期高眼压诊断标准为术后2wk时间眼压测量值≥25mmHg。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术后早期高眼压患者根据眼压程度采用单或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结果:患者146眼中发生术后高眼压者42眼,占28.8%,平均出现自术后3.38d。单纯气换组、C3F8填充组及硅油填充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4.5%,33.3%和39.3%,C3F8组和硅油填充组与单纯气换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未行激光机冷冻处理组、部分视网膜光凝组、全视网膜光凝组及冷冻组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3.6%,27.4%,34.5%和35.7%,部分视网膜光凝组与未处理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两组与未处理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原发病术后均有早期高眼压发生,但分布不均衡。通过处理眼压均控制理想。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眼内填充物、术中处理方式有关,不同原发病对于高眼压影响在于其对术式影响。术后早期高眼压多为过性,合理药物治疗可控制。

  • 标签: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 高眼压 危险因素 治疗
  • 简介: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比较高度近视眼与正常人(正视眼)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anteriorchamberdepth,CACD)和前房角(anteriorchamberangle,ACA)两项前房参数差异,进步了解高度近视眼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10/2011-06在我院门诊就诊正视眼82例,收集同期我院门诊与准分子激光中心就诊高度近视眼68例,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CACD和ACA。对高度近视组与正视眼组前房参数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有无差异。结果: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得正常人CACD平均值为3.02±0.47mm,ACA平均值为33.26°±6.20°。高度近视眼CACD平均值为3.24±0.38mm,ACA平均值为39.55°±6.68°。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两项前房参数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前房参数,高度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宽。

  • 标签: 中央前房深度 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 前房角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示教与反示教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滴眼药护理中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示教与反示教进行健康教育。由培训过责任护士对患者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全程、个体化示教与反示教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滴眼药知识、技能掌握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运用示教与反示教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达到提高患者滴眼药技能,自我效能感增加,遵医行为增强,自护能力提高,减少术后并发,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示教与反示教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滴眼药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巩膜外局部加压术与巩膜环扎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方法将3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随机分A,B两组,A组16眼,采用巩膜外局部加压术;B组14眼采用巩膜环扎手术,术后随访半年至年,观其视网膜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程度。结果A组13眼视网膜复位顺利,次手术成功率为81.25%;术后视力提高13眼,不变2眼,下降1眼,出现并发8眼。B组11眼视网膜次手术复位,次手术成功率为78.57%;术后视力提高9眼,不变2眼,下降3眼,出现并发9眼。两组次手术成功率、术后视力提高情况、并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巩膜外局部加压术手术治疗RRD是经济,操作简单,并发较少理想手术方法。

  • 标签: 巩膜外局部加压术 环扎手术 视网膜脱离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MoriaM2型90与110μm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疗效和并发,探讨MoriaM2型90刀头在LASIK中应用有效性、安全性和优点。方法:选取通过术前检查并自愿行LASIK手术患者105例202眼,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使用MoriaM2型90刀头LASIK患者51例98眼,110刀头LASIK患者54例104眼做对照,术后即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测两组角膜瓣厚度,观察两组术后1d;1wk;1,3mo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并发。结果:90刀头组术后角膜瓣厚度为118.3±15.2μm,110刀头组术后角膜瓣厚度为130.5±17.1μm,有显著性差异。90刀头组均未发现层间点状金属碎屑,110刀头组有层间点状金属碎屑个例(12例),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术后反应、术后裸眼视力相当。结论:应用90刀头LASIK疗效及并发和110刀头LASIK相当,但90刀头保留角膜基质床相对较厚,可矫治屈光度更大,术后层间点状金属碎屑并发更少,具有更好安全性和更宽适应范围。

  • 标签: MORIA M2型90刀头 MORIA M2型110刀头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随机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细胞非霍杰金淋巴瘤(B—cellnon-Hodgkinlymphoma,NHL)中Skp2,p27和PTEN表达。方法:收集1995年到2011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眼附属器B细胞NHL(n=30)标本中Skp2,p27和PTEN表达,以眼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n=10)作为对照组。以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作为眼附属器B细胞NHL分类标准。结果:Skp2,p27和PTE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而与病例类型有关。眼附属器B细胞NHLSkp2表达率与眼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著增高。p27,PTEN表达率与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相比显著降低。随眼附属器B细胞NHL病理分级提高,Skp2表达显著增高,p27和PTEN表达显著降低。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中,Skp2分别与p27,VFEN成负相关,p27和PTEN成正相关。结论:Skp2表达升高,p27,PTEN蛋白缺失以及可能与眼附属器B细胞NHL发生有关;其中在MALT外边缘区DLBCL中,三蛋白存在相关性。联合三蛋白检测眼附属器B细胞NHL不同病理类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附属器 非霍杰金淋巴瘤 SKP2 p27kip PTEN 免疫组织化学检验
  • 简介: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修复应用疗效。方法:将68例68眼行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发生角膜切口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同时加用贝复舒滴眼液交替点眼,4次/d。治疗组除每日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加抗生素滴眼液交替点眼外,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4次/d,疗程1mo,于用药前和用药3,7,14d;1mo分别对患者主觉症状、体征、角膜切口修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3,7,14d,治疗组角膜切口水肿较对照组明显消退,切口修复较快,主觉症状在短时间消退,术后1mo,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切口早期修复起效时间短、舒适度好、安全性良好,对减少术后感染性角膜病发生及术后角膜散光有良好作用。

  • 标签: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复发性翼状胬肉术 角膜切口修复
  • 简介:目的比较周边虹膜切除术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仅局部用药即可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54眼),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对28例(32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其结果与同类病人(20例22眼)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术前,术后个月内每周次,半年内每月次,半年后三个月次做眼压、裂隙灯检查直至1年。比较两者在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恢复及前房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组术后平均眼内压为15.2±3.1mmHg,而同类病人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平均眼内压为14.9±2.6mmHg。分别经周边虹膜切除术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两类病人眼内压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P〉0.05)。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8眼(81.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0.4者占63.6%,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其中8眼视力不增反降,最佳矫正视力0.4者占18.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而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两者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房角显著加宽,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矫正视力也不同程度提高,且并发少。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早期 超声乳化 周边虹膜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