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周边病变发生的频度并初步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对变性视网膜的影响.方法对286人(568眼)屈光度在-7.00D以上的LASIK术前患者进行散瞳眼底三面镜检查,并对其中存在视网膜变性的115眼术后的眼底情况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结果568眼被检者中,发现各种网膜变性125眼,占被检眼数的22%,其中格子样变性53眼(9.33%),霜样变性30眼(5.28%),囊样变性8眼(1.41%).其他类型变性34眼.发现网膜干性裂洞及亚临床视网膜脱离共11眼(1.94%).格子样变性以颞侧区域出现的频率最高,占其发生率的77.4%,鼻侧占22.6%,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125眼眼底变性中,115眼接受了LASIK手术,其中28眼行氩激光光凝治疗后1~6个月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对以上患者进行12~18个月的随访观察,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屈光手术前,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眼底三而镜检查可避免或减少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 标签: 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眼 术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频度 周边
  • 简介:目前,医院的X机有很多种样式,其中骨科C臂X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而NC100型C臂X机又是C臂X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标签: 通讯电缆 断裂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心衰病人脑组织血氧含量及血氧变化波形相关性.方法用Runman仪检测慢性心衰病人、心功能正常的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人及正常人的脑组织血、氧含量及血氧变化波形,并进行分析.结果慢心衰病人与对照组相比血氧含量及血氧波形相关系数均降低(P<0.01).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脑组织低含氧与血氧波形相关系数异常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参数之一.

  • 标签: 近红外光 无创检测 慢性心功能不全 脑组织 血氧含量 血氧变化波形
  • 简介:目的:制作缺氧鼠脑神经元缺氧反应的模型,采用丙泊酚进行预处理或后处理,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脑保护效应,从细胞水乎阐明丙泊酚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取培养12天的胎鼠大脑神经元,随机分为四组:①正常对照组;②缺氧组:置于37℃95%N2+5%CO2的环境中30min;③丙泊酚预处理组:于缺氧前60min换入含有14μmol/L和56μmol/L丙泊酚的培养液。随后缺氧30min④丙泊酚后处理组:于缺氧后即刻加入含有14μmol/L和56μmol/L丙泊酚的培养液,作用60min。三组在缺氧后1h、2h、4h、6h和24h分别采用MTT(改良四甲基偶氮唑盐)细胞酶学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和分光光度法,分组比较各组神经元神经细胞活力(OD值)、NO(一氧化氮)产量和NOS活性。结果:①缺氧30min可使神经细胞活力下降,NO产量增高,NOS活性增强;②用14μmol/L和56μmol/L丙泊酚预处理和后处理的缺氧鼠脑神经元,其神经细胞活力在复氧后各时段均增加,两浓度之间无显着性差异;③用14μmol/L和56μmol/L丙泊酚预处理缺氧鼠脑神经元,在复氧后的前4h细胞NO产量和NOS活性降低,两浓度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而用14μM和56μM丙泊酚后处理的缺氧鼠脑神经元,在复氧后的前4h,只有56μM丙泊酚组细胞NO产量和NOS活性降低,而14μM组与单纯缺氧组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在缺氧条件下,用较低浓度丙泊酚预处理神经元,就可阻断缺氧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保护时间窗延长至缺氧后4h,故可产生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如果采用丙泊酚后处理的方法,则必须提高丙泊酚的浓度。丙泊酚早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NOS活性和抑制NOS合成而实现的。

  • 标签: 丙泊酚 脑神经元 神经细胞活力 NO 缺氧反应 胎鼠
  • 简介:目的:研究桩冠修复中不同余留牙体高度与箍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应力分布特点.探讨小同牙体高度对箍效应的影响.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烤瓷核桩冠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两种箍效应的3种牙体高度.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牙本质受力情况.结果:①随着余留牙体高度的降低,桩冠的应力分布呈现出从颈部向根中部应力逐渐增高的趋势.②核颈环组的应力低于冠包绕组的应力.结论:随着余留牙体高度的降低,箍效应会逐渐减少.但保留1mm的牙体高度也可以提供箍效应.

  • 标签: 桩核技术 牙应力分析 三维有限元模型 桩冠修复 余留牙体高度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普罗帕酮(PPF)旋异构体在人体内是否存在立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方法:以2、3-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得到单纯旋异构体(R)-PPF和(S)-PPF;建立以GITC柱前衍生化反相HPLC测定血浆中两旋异构体浓度的方法。随机双盲,交叉给药,测定8名健康受试者多次口服等剂量的(R/S)-PPF.HCl、(S)-PPF.HCl、(R)-PPF。HCl及安慰片达稳态后

  • 标签: 盐酸普罗帕酮旋光异构体 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通过与ICH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的比较,对我国指导原则提出一些参考意见.方法:讨论ICH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的设定依据,与我国指导原则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在光源、曝光量等规定上,国内指导原则与ICH存在差异.参照ICH指导原则,国内原则应加以补充,使之规范.

  • 标签: ICH药物 光稳定性试验 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控制 设定依据
  • 简介:目的探讨6~10岁屈不正儿童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电脑验光结果的差异性.方法对诊断为屈不正的6~10岁患儿92人(184眼),先后分别给予复方托品酰胺验光和阿托品验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对既往持续戴镜的不伴内斜的远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97.22%;对未曾戴镜的远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10%.(2)对既往持续戴镜的近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100%;未戴镜的近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61.76%.结论对既往持续戴镜的不伴内斜的屈不正儿童,复方托品酰胺验光可以代替阿托品验光.

  • 标签: 复方托品酰胺 屈光不正 比较分析 电脑验光 阿托品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0例预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不正患者,术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心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社会支持量表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分值均呈负相关;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神经质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呈负相关,而内外倾、精神质和掩饰性因子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无相关性.结论激光术治疗屈不正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主要以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为主,并与社会支持、神经质的个性特点有关.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屈光不正 心理障碍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千里碱普通凝胶剂(GG)和脂质体凝胶剂(LG)的离体和在体的透皮及皮肤滞留特性,为研制千里碱LG提供依据.方法:离体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结果:LG和GG经离体完整皮肤和去角质层皮肤药物渗透系数没有显著差别;而经完整皮肤时药物在皮肤的滞留量LG为GG的3.2倍,但皮肤去角质层后,LG为GG的0.198倍.结论:脂质体促进千里碱在皮肤角质层内滞留,而不显著改变其皮肤透过量,脂质体凝胶剂是千里碱外用高效低毒治疗皮肤癌的新制剂.

  • 标签: 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脂质体凝胶剂 经皮给药 抗肿瘤中药 皮肤癌
  • 简介:经典测尘方法——滤膜称重法是测定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基本方法。关于基本测尘方法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制定的国家标准:BG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以及GB6921-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中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 标签: 粉尘测定 作业场所空气 中期 大气飘尘 浓度测定 BG
  • 简介:目的用分光光度仪分析不同桩核材料对全瓷冠表面光透射度的影响。材料和方法3个离体天然牙用树脂复制出人工牙,牙根按桩核修复的要求作常规根管预备。用硅橡胶取印模,制作4种类型的桩核(抛光的、不抛光的金合金桩核,全瓷桩核和烤瓷金属桩核)。全瓷冠分3种类型(表面上色的IPS-Empress2铸瓷二代,内插色IPS-Empress2铸瓷二代和In-Ceram)。在25度的暗室状态下用分光光度仪对样品分析。牙放在白炽灯的背光处,以免直接进入分光光度仪对明暗色带产生干扰。在样品表面取4个区域(牙颈部、中部、切端及邻面)作透光分析。在天然牙上测12组值,在人工牙上测144个值。结果天然牙有最大的亮度。在全瓷冠中表面上色的IPS-Empress2铸瓷二代有最大的亮度,内插色的IPS-Empress2铸瓷二代亮度最低。在不同类型的桩核中,铸瓷桩核亮度最大,烤瓷的和抛光的金合金桩核亮度次之,不抛光的金合金桩核亮度最差,但从临床观察不同的修复体无明显区别。结论表面上色的玻璃陶瓷(IPS-Empress2铸瓷二代)透明度最好,在冠厚度相同时用分光光度仪对不同实验组作分析有一些差异,但无临床意义。此实验认为使用抛光的金合金桩核对全瓷冠的美观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分光光度仪 临床评价 桩核 全瓷冠 光透射度 人工牙
  • 简介:目的观察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体外扩增及其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胰腺癌细胞系(PC3)凋亡和抑制作用。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抗凝新鲜全血以获得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dearcells,PBMC),用贴壁法获取DC和去DC的单核细胞(即免疫效应细胞),并分别用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白介素4(IL-4)、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PC3肿瘤相关抗原(PC3TAA)和人白介素2(IL-2)培养正常人或胰腺癌病人DC和免疫效应细胞,5—6天后将DC和免疫效应细胞混合培养1—2天并计数细胞。观察DC生长状况,检测DC表型(CD1a、CD80、CD83、CD86)。用乳酸脱氢酶法(1actatedehydrogenase)和MTT法检测DC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PC3的抑制作用,TdT法检测培养上清液对PC3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体外多种细胞因子和肿瘤相关抗原能有效引起DC增殖,并高表达CD80、CD83、CD86;体外实验中,酶法:最大抑制(杀伤)效率为62.4%,MTT法:最大抑制(杀伤)效率为98.1%;DC培养上清液和DC混合免疫效应细胞培养上清液均能有效地引起PC3凋亡。结论DC在抗胰腺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诱导免疫效应 胰腺癌 细胞凋亡 PC3 癌细胞
  • 简介: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左室肥厚逆转效应。方法6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分别服用缬沙坦80~160mg/d,苯那普利10.20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降压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应用缬沙坦和苯那普利后均有显著的降压和逆转LVH效应。缬沙坦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未见干咳现象,苯那普利组干咳发生率8.5%。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效应明显且耐受性好。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厚 缬沙坦 苯那普利 耐受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本实验根据近年发展起来的体视学(stereology)原理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在镜和电镜水平,同时结合功能观察,定量研究雷公藤多甙(MTW)对阿霉素(ADM)性肾病大鼠肾小球三维空间结构和多聚阴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1)肾病组大鼠一次性静注ADM7.5mg·kg-1,28d形成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肾病蛋白尿 大鼠肾小球 光镜 多聚阴离子 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