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亚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 TH)对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后心肌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 CaMK Ⅱ)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国产健康雄性白20头,体质量33~4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sham, S)组(n=4)、CPR组(n=8)与TH组(n=8)。S组仅进行动物准备,不经历心脏骤停/复苏过程。CPR组和TH组采用电刺激诱发室颤8 min,然后心肺复苏5 min,制备猪心脏骤停复苏模型。实验复苏成功的标准为室上性自主心律伴平均动脉压>50 mmHg持续5 min以上。复苏成功后,TH组经体表冰毯将体温降至33 ℃,并维持至复苏后24 h,再以1 ℃/h复温5 h;S组和CPR组则利用冰毯仪全程维持正常体温。于复苏后6、12、24和30 h时,利用PiCCO法测定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和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 GEF),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 cTnI)的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的活性。于复苏后30 h处死动物,取左室心尖部心肌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 Ⅱ、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 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 Ⅱ)和p62的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与S组相比,CPR组和TH组动物出现复苏后心功能障碍及心肌损伤,表现为SV和GEF值降低、血清cTnI浓度增加及CK-MB活性升高(均P<0.05)。但与CPR组相比,TH组动物在复苏6 h后SV和GEF值升高,在复苏12 h后血清cTnI浓度减少及CK-MB活性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 (mL):6 h为25.0±6.9和31.9±3.3,12 h为26.7±5.1和34.6±3.7,24 h为28.8±3.3和35.7±3.2,30 h为29.2±5.2和36.7±3.3;GEF (%):6 h为17.1±2.7和19.9±1.8,12 h为18.7±1.9和21.6±1.8,24 h为19.3±2.3和23.0±2.4,30 h为21.0±1.7和23.7±1.7;cTnI (pg/mL):12 h为564±51和466±56,24 h为534±38和427±60,30 h为476±55和375±46;CK-MB (U/L):12 h为803±164和652±76,24 h为693±96和557±54,30 h为633±91和480±77;均P<0.05]。组织检测分析显示,与S组相比,CPR组和TH组动物在复苏后心肌CaMK Ⅱ和LC3 Ⅱ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均P<0.05)。但与CPR组相比,TH组动物在复苏后心肌CaMK Ⅱ和LC3 Ⅱ表达减少、p62表达增加(CaMK Ⅱ:0.73±0.06和0.58±0.05;LC3 Ⅱ:0.69±0.09和0.50±0.07;p62:0.40±0.07和0.68±0.14;均P<0.05)。结论TH减轻复苏后心功能障碍与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CaMK Ⅱ表达及细胞自噬等有关。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心功能障碍 心肌损伤 治疗性亚低温 钙调蛋白激酶Ⅱ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磷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以随机数字法为患儿随机分组,研究组39例患儿、对照组39例患儿,其中对照组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而研究组加用肺磷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血氧饱和度、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氧分压、pH值、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4.87%(37/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磷脂可以提高患者的氧分压、氧合指数,降低其二氧化碳分压,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 标签: 猪肺磷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AL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接受ALG治疗的1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及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顺利完成ALG治疗出院,无一例发生严重的过敏及较严重的出血情况,12例患者出现全身瘀斑瘀点,6例发生发热反应,4例发生皮疹,3例患者出现牙龈出现,3例出现血压升高,2例出现血糖升高,2例出现腹泻腹痛,1例出现关节疼痛,经治疗和护理均好转。结论系统严格的执行用药的方法,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合理的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起到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IS)生物补片应用于开放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76例(天津市人民医院52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24例)单侧腹股沟疝行开放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使用Biodesign Surgisis补片为对照组,使用SIS生物补片为试验组。观察指标:(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2)术后远期疗效。通过电话、短信或邮寄信件方式进行随访,病人因其他原因死亡或出现疝复发视为随访终点事件。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人76例。76例病人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病人性别(男、女),年龄,体质量指数,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手术部位(腹股沟左侧、腹股沟右侧),Gilbert分型(Gilbert Ⅰ型、Gilbert Ⅱ型、Gilbert Ⅲ型、Gilbert Ⅳ型、Gilbert Ⅴ型),手术时间分别为35、3例,(56±15)岁,(23.0±2.0)kg/m2,22、16例,16、22例,9、16、0、11、2例,(49±15)min;试验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34、4例,(54±13岁),(22.9±2.2)kg/m2,17、21例,14、24例,9、21、1、7、0例,(53±21)min。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157,t=0.532、0.367,χ²=1.317、0.220,Z=-0.315,t=-0.765,P>0.05)。(2)术后远期疗效:对照组35例病人获得随访,其中4例因其他疾病死亡,随访时间为(68.8±2.7)个月,疝复发、慢性疼痛各1例,无异物感、术后感染发生。试验组31例病人获得随访,无因其他疾病死亡病例,随访时间为(68.8±2.7)个月,无上述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人疝复发、术后慢性疼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补片应用于开放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远期疗效较好。国产SIS生物补片的远期疗效与Biodesign Surgisis补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疝,腹股沟 Lichtenstein 生物补片 猪小肠黏膜下层 复发 感染 慢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利用家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模拟培训的实际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选取40位能够熟练操作胃肠镜的医师参加ERCP模拟培训班,采用四级阶梯式模式(理论基础学习,手术演示观摩,动物标本模拟训练,活体动物模拟训练),培训时间7 d,对比培训前后进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时间、总操作时间以及操作技术评分。结果全部学员完成了培训并能够熟练操作十二指肠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学员进镜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时间明显缩短[(2.6±0.8)min比(8.2±1.6)min,P<0.05],总操作时间明显缩短[(20.2±3.8)min比(34.3±6.5)min,P<0.05],操作技巧评分明显提高[(22.5±3.5)分比(6.5±1.5)分,P<0.05]。结论利用家进行ERCP操作技术的模拟培训,可真实地模拟人体内的操作情况,通过短期、高强度的训练,受训者能够较快掌握ERCP基本操作技术,实现快速培养ERCP人才的目的。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模拟培训 家猪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巴马香不同部位来源肋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探讨肋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区域性差异。方法8个月龄巴马香6只,取其第6~8肋软骨,分为近肋骨端(A组)、中段(B组)、近胸骨端(C组),获得软骨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测量各组吸光度值,绘制曲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自我更新的能力,以形成的集落数计算克隆形成率。血清饥饿诱导软骨细胞凋亡,TUNEL染色标记凋亡细胞,计数各组凋亡细胞数。在细胞划痕实验中通过相对面积法计算各组细胞迁移率。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CK-8结果显示,3组细胞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719,P=0.014)。各组克隆形成率:A组为(18.33±0.47)%,B组为(12±0.82)%,C组为(14.33±0.9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3,P<0.001)。各组凋亡细胞数:A组为(29.57±3.87)个/视野,B组为(97.8±21.99)个/视野,C组为(64.2±12.81)个/视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1,P<0.001)。各组细胞迁移率:24 h时A组为(14.07±3.99)%、B组为(18.41±3.31)%、C组为(15.08±4.64)%,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时,巴马香近肋骨端来源的肋软骨细胞表现出更高的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和对缺营养环境的耐受能力,而不同部位来源的肋软骨细胞单位时间内细胞迁移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肋软骨 细胞增殖 克隆形成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 简介:背景:目前已有应用蚕丝蛋白、结缔细胞、生物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传感器制成的生物人造皮,以及非生物人造皮,应用于临床试验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它们与真正皮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取20只SD大鼠,建立背部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皮肤缺损处植入人表皮干细胞-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对照组植入脱细胞真皮。植入后4周,进行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实验组创面愈合良好,皮肤弹性佳;对照组移植区域呈现瘢痕愈合,触之质地偏硬;②组织学观察:两组在镜下均可见良好的表皮和真皮结构,表皮可明显区分为基底层、棘层和角化不全的角质层,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可见较多纤维结缔组织;③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组愈合创面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抗原呈现阳性,对照组愈合创面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抗原呈阴性;④结果表明:人表皮干细胞/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可有效抑制瘢痕形成及挛缩。

  • 标签: 皮肤移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术中将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喷洒在脑组织渗血、出血创面及硬脑膜、肌肉表面上,而对照组手术中未用源纤维蛋白粘合剂;观察两组术后24h术区引流量、72h内头颅CT血肿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4h引流量、血肿再发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障碍性脑出血患者手术中使用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可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引流量及术区再发出血。

  • 标签: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 凝血功能障碍 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修饰的啧砂大颗粒酸蚀(sandblasted,large—gritandacid—etched,SLA)钛片对糖尿病小型骨结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比较实验室进行。选取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5只,用链脲佐菌素(STZ)随机诱导3只小型建立糖尿病模型,作为糖尿病组(diabetesmodelgroup,DM组);另2只正常饲养,作为非糖尿病组(non—diabetesmodelgroup,NDM组)。利用化学偶联法将RGD多肽接枝到SLA钛片上。每只小型上颌骨按预定方案植入6枚直径为5mm的钛片,其中包含3枚SLA钛片(分别为DM—SLA组和NDM—SLA组)、3枚RGD多肽修饰的SLA钛片(分别为DM—RGD—SLA组和NDM—RGD—SLA组)。在植入钛片后1个月处死动物,取上颌骨,4%多聚甲醛固定。用MicroCT、硬组织切片以及SPSS21.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ieroCT检测结果显示,在观察期内各组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h.Th)、骨小梁数量(Th.N)和骨小梁间隙(Th.S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硬组织切片分析显示,NDM—RGD—SLA组的钛片周围骨结合率(64.8%±18.4%)与DM—RGD—SLA组(33.9%±11.7%)、NDM—SLA组(39.5%±20.9%)和DM—SLA组(36.4%±1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RGD多肽对SLA钛片周围骨结合有明显促进作用。(2)在实验的观察期内,动物是否患有糖尿病,对钛片与颌骨的骨结合无明显影响;当SLA钛片复合RGD多肽后,能明显促进非糖尿病动物的骨结合,但对糖尿病动物的骨结合作用不明显,提示糖尿病可能抑制了RGD多肽的促成骨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小型猪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RGD 骨结合 钛种植体
  • 简介:摘要脑囊尾蚴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通过血流进入脑实质,寄生在大脑皮质邻近运动中枢而引起的中枢系统疾病。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及数量不同,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因脑囊尾蚴大多寄生于大脑皮质和软脑膜,故大部分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现报道1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同时合并肝功能损伤,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多发感染病灶。

  • 标签: 神经系统囊虫病 癫痫 肝损伤 肝内感染
  • 简介:目的测定颈总动脉狭窄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按文献建立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狭窄前后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的变化。结果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前、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分别为(95.78±9、86)cm/s和(72.04±12.24)cm/s。颈总动脉狭窄前及狭窄后2个月颈内动脉PSV分别为(113.09±19.92)cm/s和(244.76±52.30)cm/s,血流量分别为(355.379±38.08)ml/min和(191.36±39.27)ml/min;两者比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颈总动脉严重狭窄后,颅内动脉灌注压明显下降及颅内血流量明显减少。

  • 标签: 颈总动脉狭窄 动物模型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到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43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在这个基础上对实验组(43例)联合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各项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衰竭采用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切实改善患儿的病情,调节其呼吸状态,保障其生命安全。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衰竭 猪肺磷脂注射液 高频振荡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7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肺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aO2、SaO2和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疗效
  • 作者: 陈李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思南县人民医院,贵州思南565100
  • 简介:目的:研究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并分为常规组(n=36)和研究组(n=36)。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儿TNF-ɑ为(2.49±0.30)μg/L、IL-6为(1.23±0.18)μg/L、IL-8为(1.13±0.12)μg/L,常规组患儿TNF-ɑ为(3.82±0.45)μg/L、IL-6为(2.20±0.27)μg/L、IL-8为(1.36±0.31)μg/L,研究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肺部湿啰音时间为(8.50±1.45)d、发绀消失时间为(3.49±0.51)d、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4.35±1.30)d、SpO2恢复正常时间为(29.40±3.29)h,常规组患儿肺部湿啰音时间为(11.50±2.36)d、发绀消失时间为(5.20±0.77)d、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6.75±1.59)d、SpO2恢复正常时间为(37.49±4.85)h,研究组患儿预后情况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治疗中应用肺磷脂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还可以提升患儿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然小肠黏膜下层(SIS)膜进行表面修饰以提升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天然SIS膜进行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表面涂层以获得新型SIS/nHA膜,将0.5 mol/L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溶于无菌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随后将0.5 g SIS膜基材浸没其中持续搅拌20 min,加入0.3 mol/L磷酸氢二铵[(NH4)2·HPO4]溶液,并滴加氢氧化铵(NH4OH)调节溶液pH至10,37 ℃下磁力持续搅拌直至溶胶形成,待反应完全后,取出SIS基材,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3次,室温干燥。重复上述溶胶-凝胶过程3次,获得SIS/nHA膜。然后利用能谱-扫描电镜对材料表面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再将小鼠前成骨细胞以5×104细胞/膜的密度接种于各组材料,通过死活染色和噻唑蓝(MTT)试剂盒检测细胞在1、3、7 d增殖活性,同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悬液(100 μl,1×105/ml)接种于铺有Matrigel胶的96孔板,比较SIS/nHA和SIS诱导成管能力。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溶胶-凝胶法成功将nHA沉积于SIS膜表面,与单纯的天然SIS膜比较,修饰后的SIS/nHA具有更理想的纳米磷灰石表面拓扑形貌;而且,体外实验证实培养1 d时,SIS和SIS/nHA的成骨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15±0.027比0.230±0.035,t=0.588,P>0.05);而持续培养3 d(0.382±0.041比0.261±0.031,t=4.077,P<0.05)和7 d(0.543±0.055比0.392±0.040,t=3.846,P<0.05)后,SIS/nHA的成骨增殖活性显著高于S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外成骨结果表明,SIS/nHA诱导4 h形成的成管节点数显著高于SIS组[(46.5±6.4)个比(31.3±5.1)个,t=3.217,P<0.05],同时SIS/nHA诱导形成的管腔长度也显著高于SIS组[(5 170.6±620.5) μm比(3 482.2±480.1) μm,t=3.7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HA涂层修饰有效提升了SIS膜的表面生物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为SIS的表面改性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小肠黏膜 表面改性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内滋养动脉的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例带髋周血管的新鲜股骨头标本,制备成股骨头内滋养动脉铸型标本。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股骨头骨内动脉的来源、数量、走行特点及分布情况,显微镜下测量股骨头内滋养动脉中最粗骺动脉主干起始点的外径。结果在股骨头内,动脉依其分支走行分布可分为骺动脉区、骺动脉网区和骺上动脉区共3个区。骺动脉起源于支持带动脉,其总数量为5~13(8.7±2.2)支;骺动脉区分为上骺动脉、下骺动脉、前骺动脉3组,分别为(3.2±1.4)、(3.2±1.3)、(2.3±0.8)支,各组中最粗支起始点外径分别为(0.43±0.16)、(0.50±0.08)、(0.34±0.12)mm。3组骺动脉沿皮质下走行,跨越骺板后直接吻合交通形成骺动脉网区。3组骺动脉及骺动脉网向上发出的呈辐射状分支组成骺上动脉区,分布于股骨头软骨下,近中央致密,近周边稀疏。结论在股骨头内,动脉根据其分支、走行及分布分为3个区,其中骺动脉区动脉的走行特点和口径大小为显微吻合提供了解剖学基础,骺动脉网的存在可能为股骨头整体供血理论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标签: 股骨头 骨内动脉 解剖学
  • 简介:目的对小型阻塞性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模型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照病理分级,探索慢性胰腺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谢变化规律.方法随机将36只巴马小型分为CP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行主胰管近端不全结扎,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造模后4、8、12周在两组中各随机选取1/3动物行影像学检查,处死并获得的新鲜胰腺组织,按病理诊断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即病理Ⅰ期、Ⅱ期、Ⅲ期),选取中重度标本与对照组行进一步对比研究.两组标本经重水淋洗后,采用600MHz磁共振谱仪用cpmgprld脉冲序列并做单脉冲压制水峰检测1H-MRS,分析实验组中重度CP者与对照组的离体胰腺组织块代谢物间的区别.结果实验组中11只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重度CP.与对照组相比,中重度CP胰腺组织的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强度增加(P<0.05);而峰强度减弱(P<0.05)的有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乙酸、丙酮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肌氨酸、胆碱、甜菜碱、牛磺酸、甘油、酪氨酸、β-葡萄糖、尿嘧啶核苷、胞嘧啶和苯丙氨酸;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和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小型中重度CP的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MRS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高分辨磁共振质子波谱显示代谢物中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值强度增加,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他多种代谢物峰值强度均呈减弱趋势.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磁共振波谱学 代谢 病理学 模型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