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分析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共纳入62例腰椎骨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接受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31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参照组,护理组患者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较参照组83.87%,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00%更高(P<0.05)。结论:腰椎骨折在进行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牵引、Mulligan联合PNF技术对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颈椎牵引、Mulligan手法结合PNF技术治疗;对照1组用颈椎牵引;对照2组用颈椎牵引+Mulligan手法。对比3组疼痛目测类比法(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VAS和NDI评分,3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

  • 标签: Mulligan手法 PNF技术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神经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随机抽取了72例2019年2月-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就诊的时间均分为2组,各36例。其中,参照组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研究组则联合神经松动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 两组于治疗前的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受损指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及颈椎功能受损指数更低,数据于同组及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在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神经松动术联合推拿,对于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有较好的效果,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松动术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植入物清洗管理过程中应用因分析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以来收录的1812包骨科植入物(外来器械)作为研究样本,在2020年8月开始实施因分析法,对比因分析法实施前后骨科植入物的返洗率。结果 在因分析法实施后,骨科植入物返洗率得到显著降低,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结论 骨科植入物清洗管理中采用因分析法,可以提高骨科植入物清洗质量以及清洗合格率,避免骨科植入物返洗的情况出现,从而取得最佳的清洗效果。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骨科植入物 清洗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瓷高嵌体修复在管治疗后牙体缺损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管治疗后牙体缺损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神经型颈椎病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数量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42常规护理)、观察组(n=42运动康复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数、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数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分数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运动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44例来院就诊的骨伤科腰椎骨折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短节段椎弓钉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治疗,两组治疗后均进行优质护理,统计和分析骨伤科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出院时间以及术后行动能力恢复情况,并对相关治疗后风险进行分析统计,治疗后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术区感染、术区血肿等不良反应,统计患者术后行动能力指标恢复情况,并对不同组别患者腰椎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进行比较。除此之外对患者护理质量、恢复质量及睡眠情况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 实验组患者腰椎前缘高度比以及Cobb角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长都有明显的降低。同时,实验组122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术后疼痛、术区感染、术区血肿症状,治疗后风险发生率为8.19 %。对照组122例患者中有22例发生术后疼痛、术区感染、术区血肿等症状,治疗后风险发生率为18.03 %。结论 采用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短节段椎弓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较跨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减少,术后住院时长也有明显的缩减,患者在进行腰椎骨折手术治疗后腰椎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都有明显的改善。根据患者症状以及手术状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术后结合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 标签: 腰椎骨折 短节段 椎弓根钉 固定手术 腰椎前缘高度比 Cobb角 术中出血量 术后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镍钛机动器械用于牙髓炎管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观察对象,观察对象表现为牙髓炎,所有患者均接受管治疗,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镍钛机动器械治疗:Protaper镍钛根管锉治疗(观察组,n=30),Mtwo镍钛根管锉治疗(对照组,n=30),比较不同镍钛机动器械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6.67%(29/3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4/30),(p<0.05)。结论:Protaper镍钛根管锉治疗,针对牙髓炎管治疗患者,具有安全、高效的优势,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镍钛机动器械 牙髓炎 根管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采用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9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筋骨平衡推拿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本次临床研究以76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作为临床样本,所有样本均为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样本分为常规治疗组与推拿治疗组,每组均38例样本,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疗效相比,推拿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更高,其疗效优势显著,统计学结果为P<0.05,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采取筋骨平衡推拿法对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其疼痛等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筋骨平衡推拿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上实施一次性管的疗效。方法 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6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管治疗,观察组实施一次性管治疗,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据统计,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率低于对照组,组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不同程度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治疗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其超充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50例,给予其适充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2.00%),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痛感低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考察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神经型颈椎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以92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4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n=46例,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相当(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有所上升(P<0.05),但观察组提高的程度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方法将所有患者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颈椎牵引,研究组实施针灸推拿联合颈椎牵引,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DI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颈椎牵引可以获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显著改善颈椎功能。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颈椎牵引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洛尔对中青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用药,分为美托洛尔组189例(治疗过程中β受体阻滞剂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司洛尔组104例(先给予司洛尔静脉注射,后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后临床指标、Gensini评分和Killip分级、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后7 d和治疗后3个月的心功能。结果司洛尔组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司洛尔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司洛尔组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罪犯血管Gensini评分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治疗7 d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复查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司洛尔组高于美托洛尔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司洛尔组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司洛尔组的术后发作室速、休克和死亡例数少于美托洛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评估后应用司洛尔静脉泵入,对患者的心肌损伤、肝功能以及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中青年 艾司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司氯胺酮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2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组(ALI组)和司氯胺酮组(E组)。采用腹腔注射LPS 10 mg/kg的方法制备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E组注射LPS 30 min时腹腔注射司氯胺酮10 mg/kg。于注射LPS后24 h时心脏采血后处死取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8的浓度,确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采用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C组比较,ALI组和E组大鼠肺损伤评分、肺组织W/D比值、MPO活性、NLRP3、caspase-1、GSDMD表达水平、血清IL-1β和IL-18浓度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E组大鼠肺损伤评分、肺组织W/D比值、MPO活性、NLRP3、caspase-1、GSDMD表达水平、血清IL-1β和IL-18浓度降低(P<0.05)。结论司氯胺酮减轻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抑制肺组织细胞焦亡有关。

  • 标签: 氯胺酮 内毒素类 急性肺损伤 细胞焦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alamus, PVT)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司氯胺酮麻醉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研究全部选择8~10周龄雄性Vglut2-cre转基因小鼠。取3只小鼠在PVT区立体定位注射钙信号病毒rAAV-EF1α-DIO-GCaMp6s-WPRE-hGH pA,3周后采用钙信号光纤记录技术观察司氯胺酮麻醉前后PVT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性变化。取1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光遗传激活组(ChR2组)和光遗传对照病毒组(mCherry1组),每组5只,分别在PVT区立体定位注射兴奋性光遗传学病毒rAAV-EF1α-DIO-hChR2(H134R)-mCherry-WPRE-hGH pA或对照病毒rAAV-EF1a-mCherry-WPRE-hGH pA,并埋置刺激光纤,3周后采用光遗传学技术激活PVT谷氨酸能神经元,观察麻醉维持期mCherry1组和ChR2组脑电频谱及各频段百分比总功率变化。取16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学遗传抑制组(hM4Di组)和化学遗传对照病毒组(mCherry2组),每组8只,分别在PVT区立体定位注射抑制性化学遗传病毒rAAV-EF1α-DIO-hM4D(Gi)-mCherry-WPREs pA或对照病毒,3周后采用化学遗传学技术抑制PVT谷氨酸能神经元,观察mCherry2组和hM4Di组诱导时间和觉醒时间的变化。结果与清醒基线比较:PVT谷氨酸能神经元钙信号在麻醉诱导期明显增加(P<0.05),持续300~500 s,麻醉期明显下降(P<0.05),小鼠翻正反射恢复(recovery of righting reflex, RORR)后钙信号与麻醉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低于清醒基线水平(P<0.05)。采用光遗传学方法激活PVT谷氨酸能神经元:与刺激前比较,ChR2组刺激中δ频段的百分比总功率明显下降(P<0.05),α频段的百分比总功率明显增加(P<0.05),其他频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遗传抑制PVT谷氨酸能神经元:与mCherry2组比较,hM4Di组觉醒时间延长(P<0.01),但两组诱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T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司氯胺酮麻醉和觉醒过程,激活PVT谷氨酸能神经元可促进司氯胺酮麻醉觉醒。

  • 标签: 麻醉,全身 觉醒 艾司氯胺酮 丘脑室旁核 谷氨酸能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司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平均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用斯奥美拉唑单一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与安全性上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患者来说,同单一斯奥美拉唑治疗方式相比,采用斯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方式可以更好的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胃溃疡 艾斯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