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舒泽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5-01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8期
  • 机构:雅安市名山区中医医院 四川 雅安 625100 肾癌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害怕,担心肾癌发生在自己身上。生活中,很多人不重视身体检查,这使得肾癌发现时都比较严重。其实,尽早进行身体检查能有效地表面肾癌疾病进一步加重。 CT 诊断是肾癌检查的有效方式,其能有效发现肾癌疾病病理特征,为后期的治疗护理提供指导。那么在进行 肾癌 CT诊断要关注那些要点呢,今天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至2019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剂量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剂量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权重CT剂量、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权重CT剂量和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少于对照组,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CT和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的诊断过程中均能够发挥出作用,但低剂量CT的诊断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肺癌 低剂量CT 常规剂量CT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选时间段为2018年12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简称 MSCT)中枢神经系统一站式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简称 IS)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主体为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间来院治疗的 57例 IS患者。对其行一站式检查,包括 MSCT平扫 -CT血管造影(简称 CTA)。 分析诊断效果。结果:CT平扫对于 IS的检出率为 96.49%( 55/57)。图像特征为病变区域密度降低,其中,陈旧脑梗死 11例( 20.00%),陈旧腔隙性梗死 16例( 29.09%)。 CTA检查可见 ,健侧区域的脑血容量(简称CBV)与脑血流(简称 CBF)数值高于患侧区域,达峰时间(简称 TTP)数值低于患侧区域( P< 0.05)。 CTA检查可见,颅内动脉的狭窄率高于颈内动脉( P< 0.05)。结论:为 IS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一站式检查,可检出病变部位与程度,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中枢神经系统 一站式检查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技术(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辅助设计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8年2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19例足远端缺损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16~45岁,平均29.6岁。术前行同侧足3D-CTA检查,了解供区血管情况,明确FDA2趾底内侧动脉浅支的位置、走行、长度、与周围邻近组织关系,设计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随访时根据Sanders等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足、踝部功能,根据Swanson等的周围神经损伤临床效果评价标准对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前采用3D-CTA均能检测到FDA2趾底内侧动脉浅支,术中所见穿支血管情况与检查图像结果显示基本一致。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观较好,血运可靠,足、踝部功能基本正常,穿鞋及负重无明显影响。足、踝部功能恢复达优者8例,良10例,中1例。足远端皮肤感觉恢复达S4 5例,S3 10例,S2 4例;感觉恢复范围达R4 3例,R3 9例,R2 7例。结论术前行3D-CTA检查,可以明确供区FDA2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解剖情况,指导设计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血供可靠,创伤小,效果满意。

  • 标签: 三维重建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外科皮瓣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视觉和半定量分析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5例颅内PCNSL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7.49±2.54)岁]的影像资料,并分别与52例脑胶质瘤和60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对比,采用视觉分析3组患者的病灶分布和形态特征,半定量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与对侧相应部位脑组织SUVmax的比值(T/WM),评价18F-FDG PET/CT在颅内PCNSL诊断中的价值。2组间半定量结果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校正后t检验,2组间诊断效能的比较及鉴别诊断阈值的判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视觉分析结果显示,颅内PCNSL以高摄取18F-FDG的幕上、单发、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为多见,水肿、占位效应及瘤内继发改变不明显。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相比,颅内PCNSL的SUVmax最高(脑胶质瘤:9.96±0.48;脑转移瘤:11.97±0.58;颅内PCNSL :26.42±1.17,t= 13.02、11.07,均P=0.000),T/WM亦最高(脑胶质瘤:2.99±0.09;脑转移瘤:2.60±0.08;颅内PCNSL:4.37±0.10,t=10.13、13.88,均P=0.00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15.8时,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82),而当SUVmax= 16.8时,颅内PCNSL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AUC最大(0.946);T/WM=3.395为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最佳阈值,T/WM =3.220为颅内PCNSL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最佳阈值。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可以作为传统影像学诊断颅内PCNSL的有效补充,同时在颅内PCNSL与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淋巴瘤病 神经胶质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霍金淋巴瘤(cHL)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前或后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及相关因素的预测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5例cHL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28.8±9.6)岁],其中43例在ASCT前、34例在ASCT后行18F-FDG PET/CT显像(22例在移植前后均行显像)。依据Deauville五分法分别将ASCT前或后PET/CT显像结果分为阳性(≥4分)和阴性组(<4分)。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Cox回归模型计算生存影响因素的风险比(HR)。结果55例cHL患者中,29例(53%)中位随访8个月后病情进展,11例(20%)在中位随访29.5个月后死亡;3年PFS率为46.4%,OS率为84.5%。有无B症状组间,有无纵隔大肿块组间,国际预后评分(IPS)低危组(0~2分)与高危组(3~7分)组间,挽救性化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间,ASCT前显像阴性与阳性组间,ASCT后显像阴性与阳性组间PFS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5.52~20.01, HR:2.21(95% CI:1.56~3.12)~5.51(95% CI:1.86~16.33),均P<0.05]。有无B临床症状和有无纵隔大肿块对预测OS有统计学意义[HR=5.28(95% CI:1.14~24.51)和4.27(95% CI:1.24~14.79),均P<0.05]。ASCT前、后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联合对预测PFS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SCT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的进展风险明显高于显像阴性患者(HR=6.20,P<0.01);有B症状患者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无B临床症状患者(HR=5.28,P<0.05)。结论ASCT后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能有效预测cHL患者ASCT后的PFS,有无B症状是预测ASCT后OS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淋巴瘤 干细胞 移植,自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2例糖尿病神经神经神经病变(DRPN)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类少见的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特点,以加强临床上对该类疾病的识别。2个病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单侧近端下肢疼痛为首发症状,病变逐渐延伸至下肢远端、对侧或者胸腹部,同时伴有近端肌萎缩、肌力下降、无法自行行走,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均使用了糖皮质激素,1例联合免疫球蛋白。文献复习提示单侧、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剧烈疼痛,伴有单侧、近端肌无力、肌萎缩时,要考虑DRPN的可能。DRPN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等,并要排除神经根结构性以及非结构性损伤等原因。目前尚无DRPN的特异治疗,主要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免疫治疗、镇痛、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糖尿病患者出现非典型与单侧的近端肢体疼痛、肌无力、肌萎缩等临床表现时,需考虑DRPN可能,避免延误诊治。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根神经丛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发挥的效果及患者疼痛情况。方法:选取我院59例行上肢远端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术式),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镇静,乙组患者应用利多卡因镇静,比较患者经干预后的镇静效果和疼痛积分。结果:对照研究发现,不同的阻滞方法对臂丛神经阻滞没有影响,但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患者疼痛积分优于丙泊酚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更好。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表现更加,适用于多种手术的镇痛。

  • 标签: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镇痛 临床治疗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三维重建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菏泽市立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0~75岁,病程0.5~10.0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X线组和X线三维重建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X线引导下射频热凝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穿刺所用的总时间、X线曝光次数、穿刺并发症例数和术后半年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常规X线组和三维重建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3%比96.7%,P>0.05),三维重建组优效率大于常规X线组(P<0.05)。两组术后半年数字等级评分(NR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两组间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组穿刺时间长于三维重建组[(32.9±9.7)min比(14.6±6.9)min,P<0.05)],常规X线组X线曝光次数多于三维重建组[(11.5±3.4)次比(4.1±2.1)次,P<0.05)],穿刺并发症耳鸣、复视、血肿和脑脊液漏等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X线三维重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与常规X线引导相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患者X线曝光量。

  • 标签: 导管消融术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20例):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0.25%罗哌卡因组(R1组)、0.3%罗哌卡因组(R2组)、0.375%罗哌卡因组(R3组)。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于T4和T7水平行单次两点法胸椎旁阻滞。观察切皮时(T0)、切皮后5 min(T1)、切皮后10 min(T2)、切皮后15 min(T3)、切皮后20 min(T4)、切皮后30 min(T5)和切皮后60 min(T6)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后3、6、12、24、36、48 h和72 h患者静息和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72 h内吗啡消耗量、镇痛泵的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R1组、R2组、R3组心率在T1~T4时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R1组、R2组、R3组SBP在T1~T2时明显下降(P<0.05),R2组和R3组SBP在T3~T5时仍低于C组(P<0.05),R3组SBP在T1~T4时明显低于R1组(P<0.05)。与C组比较,R1组、R2组、R3组DBP在T1~T3时明显下降(P<0.05),R3组DBP在T4和T5时仍低于C组(P<0.05)。R1组、R2组和R3组术后3、6、12、24 h静息VAS评分及术后3、6 h咳嗽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3组术后12 h咳嗽VAS评分仍低于C组(P<0.05)。R1组、R2组和R3组术后72 h内吗啡的消耗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率、头晕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375%罗哌卡因比较,0.25%和0.3%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两点法胸椎旁阻滞同样可以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术后提供良好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 标签: 肺癌 电视胸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 胸椎旁阻滞 罗哌卡因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全麻沙滩椅位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沙滩椅位肩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SGB组(S组)。术侧行超声引导下SGB,S组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6 ml,C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6 ml。SGB后改沙滩椅位,10 min后改平卧位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后5 min改沙滩椅位开始手术。分别于入室平卧位5 min(T0)、SGB后沙滩椅位5 min(T1)、麻醉诱导后平卧位5 min(T2)、麻醉诱导后沙滩椅位即刻(T3)、麻醉诱导后沙滩椅位5、15和30 min(T4-6)时记录rSO2,记录术中大脑去饱和事件(rSO2从基线降低大于或等于20%或在15 s内降至55%以下)发生情况。结果2组各时点术侧和非术侧rSO2和术中大脑去饱和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对全麻沙滩椅位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rSO2无影响。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体位 肩关节 关节镜检查 脑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