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腺瘤是一种少见肝脏良性肿瘤,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育龄期女性以及部分服用类固醇激素的男性和糖原累积症患者。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但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创介入治疗成为肝腺瘤的治疗方法之一。微波消融以其消融范围广、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杀伤肿瘤细胞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微波消融治疗肝腺瘤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对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腺瘤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肝腺瘤 微波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腋神经及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104例肩周炎患者,年龄45~7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局部痛点阻滞结合口服药物治疗,给予Ⅱ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下神经阻滞治疗。两组均2次/周,4次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相同且必要的功能锻炼,1周后及1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Ⅱ组患者疗效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腋神经及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器 神经阻滞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例行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前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超声识别、穿刺情况、神经阻滞效果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超声识别时间、坐骨神经距体表距离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间及进针深度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作用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超声 前路 侧路 路坐骨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后临床观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患者3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n=16,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19,术后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引导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经皮肺部穿刺活检术 CT引导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仪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双侧腹腔神经毁损性阻滞,对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8月进行保守治疗疗效欠佳,并接受过CT引导下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性阻滞治疗的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患者共20例,最终对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了率、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双侧腹腔神经毁损性阻滞对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而与之相关的吗啡用量也有所降低。另外,疼痛的缓解会持续六个月或者直到患者的死亡。同时,在所有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腹泻,有8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有1例患者出现了一过性下肢无力,并没有出现于手术相关的死亡情况。结论在CT引导下采用双侧腹腔神经毁损性阻滞对中上腹顽固性癌性内脏痛进行治疗,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而且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的特点。

  • 标签: 双侧腹腔神经丛毁损性阻滞 中上腹 顽固性 癌性 内脏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朝声音道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实施上肢手术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三组,即常规组(T)、神经刺激仪组(N)、超声引导组(U),每组患者2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神经刺激组、常规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神经刺激仪组、常规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神经刺激仪组、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刺激仪、传统麻醉方式相比其所产生的麻醉效果更佳,具有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率高的特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锁骨上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患者则在自控静脉镇痛基础上另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2、6、24、48h的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下降,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行开胸手术时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显著,定位精准快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药物降痛用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引导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在我院行上肢手术的144例患者,随机等发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解剖定位穿刺和超声引导穿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观察组在阻滞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镇痛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方面虽然略有差距,但差异性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引导穿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着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研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需要行手部或者前臂手术的患者3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实验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穿刺后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定程度的延长了麻醉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神经刺激器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手外科手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下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骨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7月 -2016年 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80例实施单侧下肢手术治疗患者。将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与骨神经联合阻滞)与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镇痛及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 2、 12、 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完善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完善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对照组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 2.5%( 1/40)、 27.5%( 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骨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能获得较好的镇痛及阻滞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下肢手术 超声 骨神经 坐骨神经 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诊治的42例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分析其准确性。结果42例经手术、随访或临床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39例,其中穿刺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37例,良性病变7例,确诊率为94.87%。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引导 肺穿刺活检 肺部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CT引导经皮肺穿刺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率。结果护理前患者的并发症率为26.74%,护理后降低到4.65%,而且护理后患者穿刺成功率高达97.67%,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就CT引导下经皮胸膜或者肺结节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CT引导下的经皮胸膜或者肺结节穿刺患者60例进行研究,在穿刺之前对增强CT片进行充分阅读,并进行穿刺位置的确定,来避开血管周围一些其它的重要组织。患者在接受穿刺过程中根据结节实际情况来选择体位,然后在CT机的普通引导下进行穿刺手术。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有56例患者获得了组织学以及细胞学,有4例患者仅获得了细胞学,但所有患者病理均能够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胸膜或者肺结节的穿刺,对于患者的胸膜以及肺结节有着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其操作流程安全可靠,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胸膜 肺结节穿刺 CT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方式在患者膝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为膝部手术患者找到最佳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疾病的同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以此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程度。 方法 选取某院在 2016 年月~ 2017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膝部手术患者 60 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阻滞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 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达到了 96% 左右,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在 79% 左右;观察组患者在感觉、运动持续时间、恶心、呕吐,以及头痛发生几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也比较大, P < 0.05 。 讨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治疗方式对于膝部手术患者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各方面的状况,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神经阻滞 膝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治疗方法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神经鞘瘤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对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以及对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为肿瘤位于胃体小弯16例,胃体大弯6例,胃底4例。对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为期三年的随访,随访期间有2名患者死亡,其余患者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建技术,可以提高对胃神经鞘瘤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这种检查方法安全、有效、快速、简便,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具有较高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胃神经鞘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诊断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8例疑诊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以及MRI检查,观察其临床检出情况以及其成像特点。结果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8例疑诊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患者后期有25例患者确诊,给予CT检查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阳性检出率与MRI检查阳性检出率均为96.0%。结论对于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给予CT检查以及MRI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检出率。

  • 标签: CT诊断 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CT和MRI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均作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5例同时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8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右侧肾上腺5例,左侧肾上腺3例。肿瘤最大直径为2.8-7.6cm,平均6.3cm,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3例有钙化灶;MRI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肿瘤呈高信号或不均匀稍高信号,3例见漩涡征;增强早期肿瘤轻度强化、延迟后进行性增强。1例类似于肾上腺假性囊肿的CT、MRI表现。肿瘤有钻缝样生长及包绕血管而不侵犯血管的特点。结论CT、MRI的影像学表现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主要表现为柔软的较大肿块,可沿器官间隙钻缝样生长,增强扫描肿瘤呈渐进性延迟强化,有助于和肾上腺其他病变的鉴别。

  • 标签: 肾上腺 节细胞神经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