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经验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由全科医生进行综合治疗。术后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对病情控制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血压控制效果好,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都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视。

  • 标签: 全科医生 高血压 临床经验
  • 简介: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内脏损害,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必须及时给予诊治.全国著名的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有幸跟随叶先生学习该病的诊治,深受裨益.现将先生的一些诊治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叶任高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血病中医药临床经验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病程长,病势缠绵,且与胃癌关系密切,若失治误治则易引起癌变。商洪涛主任从事脾胃病的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CAG的治疗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篇文章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验案介绍及血清学检测总结商洪涛主任治疗CAG的临床经验,希望能为临床上CAG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CAG 病因病机 治则治法 梅卿汤 验案 胃蛋白酶及胃泌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完全腹腔镜脾切除58例患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58例进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状。手术时间为(1.2~2.3)h,患者的出血量为(30.2~380.6)mL,平均出血量为(130.5±10.4)mL。8例患者由于出血量降低回输自体血500~800mL;5例患者由于贫血输血350mL;6例患者由于凝血异常术中进行静脉滴注红细胞悬液500mL;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脾脏积液的并发症状,在经过穿插吸液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脾静脉栓塞,给予抗生素治疗后栓塞消失。患者在术后24h可下床锻炼,住院时间为4~15d,平均住院时间为(6.3±0.5)d。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安全性能高,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 临床经验总结 实验观察
  • 简介: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儿保健灸法的具体操作及流程,通过实际临床案例,总结了保健灸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的临床经验,为其在临床上的运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保健灸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足部骨折脱位指距骨最远部,其中包括了前组跖趾骨、中组跗骨、后组跟距骨等部位的损伤。足部骨折脱位患者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对应治疗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手法复位治疗足部骨折脱位应用与临床经验进行简单的分析,仅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手法复位治疗 足部骨折 脱位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提高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共967例患儿,均采用可曲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手术,采用异物钳、活检钳或网篮套取的方式取出异物。其中未取出19例(3例声门下异物,1例别针,其余15例均为异物被肉芽完全包裹),住院后自行咳出2例,取出946例(97.8%),无死亡病例。儿童支气管异物好发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14∶1,主要发病年龄为1~3岁856例(88.8%),农村稍多于城市(城市46.5%,农村53.5%)。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最多的是3月份,最少的是6月份,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吸入的异物种类以外源性的植物类异物为主,约占93.0%,其中花生(31.7%)和瓜子(19.2%)最常见。异物吸入的病程分布,1~3 d最多347例(35.9%)。内镜下合并支气管内膜炎的患儿501例(51.8%),有不同程度肉芽组织增生的患儿有196例,占支气管内膜炎患儿的39.1%,占总病例数的20.3%。支气管异物停留在右侧支气管占50.0%,左侧支气管占43.7%,右侧多于左侧。通过影像学确诊的有793例,阳性率达81.9%,而CT的确诊率达90.9%。结论约88.8%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在1~3岁。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季节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

  • 标签: 气管-支气管异物 儿童 呼吸困难 电子支气管镜
  • 简介:目的总结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的血管腔内治疗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5月~2016年6月,共7例患者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肠系膜动脉缺血,均优先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的方式。结果一例患者因症状重,接诊时间超过24小时,腔内治疗后需要行部分小肠切除术;另有一例患者因溶栓过程出现腹膜后血肿,在保守治疗2月后,血肿明显缩小,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无需切除肠管;其余患者均由血管腔内治疗救治成功(71.42%),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患者死亡。结论及时应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能使患者在生存率及致残率上获益。

  • 标签: CT血管成像 肠系膜上动脉缺血 血管腔内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的术式选择,放置补片的指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4年7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53例接受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疝类型、发病至就诊时间、手术方式、是否放置补片及补片类型、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71例行肠切除,82例行无肠切除。肠切除主要风险因素为性别、年龄、疝类型、痴呆等精神疾病、嵌顿时间等。本组患者放置补片76例,补片感染者2例,1例移除补片,无复发。结论肠切除不是补片修补的禁忌,对于相对清洁的创面可选择补片修补,对患者减少复发的获益大于增加的潜在感染风险。

  • 标签: 腹股沟 嵌顿疝 疝修补术
  • 简介:商宪敏教授认为阴虚致燥为干燥综合征的根本病机,以肝肾阴亏为主,兼见肺、脾、胃等脏腑病变。商教授将干燥综合征分为5型进行辨证论治,阴虚型治以滋阴清热、生津润燥,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养阴润燥,阴阳两虚型治以阴阳双补,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解郁、养血活血,燥毒内伤型治以清燥解毒、增液护阴,并根据兼夹症的不同进行药物的加减化裁,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辨证论治 名老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对昏迷患者病因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方法对急诊科收治的128例昏迷患者致病因素和急救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28例昏迷患者经急救处理和专业系统的抢救治疗后,119例抢救成功,占93.0%;9例抢救无效死亡,占7.0%。抢救无效患者发病因素多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急性脑梗死。结论急诊科在抢救昏迷患者时需尽早进行急救处理、尽快确诊病因和病情,缩短救治时间,对成功挽救昏迷患者的生命,降低临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 昏迷患者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叶、陈皮、炙甘草4味药组成,功能是散寒解表、理气消滞,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气滞,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脘胀满、纳呆呕恶、苔白腻、脉浮紧。当代人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摄入增多必然引起湿热内蕴,又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大导致情志郁结化热,且二者常结合致病,因此致使当今胃病以实证、热证为多见,虚寒之证少见。

  • 标签: 香苏散 化裁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贾成文教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重在扶正,治以头针为宜,因人制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脑瘫 贾成文 针灸
  • 简介:郭维琴教授认为高脂血症属中医污血病范畴,基本病机为脾虚、痰瘀互阻。郭教授治疗高脂血症注重从脾胃入手,健脾补虚治其本,同时消瘀化痰治其标。临床据兼夹症不同又分为4型进行辨证论治:痰湿内阻型治以健脾化痰祛湿,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养血活血,痰热腑实型治以清热通腑化痰,痰瘀互阻型治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 标签: 高脂血症 辨证论治 名老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肠炎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对我院 92例直肠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46例,分别实施中医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7.83%,高于对照组 80.43%,经治疗研究组肠镜情况、肛门胀痛、粘液便和腹泻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不良症状的产生,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直肠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陈世国教授“从痹论治”慢性肾炎和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立论遵《内经》、《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旨,师古而不泥古,结合川南地区气候、饮食等特点,强调正气不能为邪气所阻,则气血不虚,腠理不疏豁,风寒湿不能外袭而留滞于内,从而湿痰浊血流不得凝注;治法上多行气活血,化湿除痹,每多取良效。

  • 标签: 从痹论治 慢性肾炎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