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危重孕产妇的临床救治方式。方法选取100例急危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式分析法,了解孕产妇的急危重病情和临床救治方法。结果100例急危重孕产妇,主要是分娩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和妊娠特有疾病,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机率最大,有34例急危重孕产妇是由于产科出血引起的,占到了所有患者的34.0%,妊娠期的高血压有29例患者,仅次于产科出血,占所有患者的29.0%。结论急危重孕产妇的临床救治,主要依靠医护人员自身的素质,在实际救治的过程中,要重视产科出血和高血压等重要影响因素,结合产前的检查,最大程度降低急危重的发病率。

  • 标签: 急危重症 孕产妇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危重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ICU危重48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甲组共24例,接受常规护理;乙组共24例,接受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甲组与乙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相比,乙组心理状态改善明显(P<0.05),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对改善ICU危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较大作用,临床应推广。

  • 标签: ICU 危重症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PACHEⅡ在呼吸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0例呼吸危重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开展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5月,未开展APACHEⅡ评分)与观察组(开展APACHEⅡ评分后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各纳入患者150例,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反复情况、危象发生率、医师满意率,以及72h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开展APACHEⅡ评分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反复率、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存活率与医师满意率则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72h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运用到呼吸危重患者治疗当中,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呼吸危重症 APACHEⅡ
  • 简介:摘要:谷胱甘肽是一种三肽物质,包括半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存在于机体各个器官内部,其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即GSH)是重要的活性成分,约占整体的95%。GSH具有抗血栓、炎症、癫痫及保护血管等功能,在急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危重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危重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将选取68例危重患者作为入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一组选取常规护理,而观察一组不仅仅是常规护理,根据病情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的心理护理。在出院之际通过症状自评量表的数据对两个组别的心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心理情况对比中,观察一组强于对照(且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还利于身体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危重症 效果
  • 简介:专科护士是在某一特定医疗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1],急危重专科护士是服务急危重患者的主要群体[2-3]。因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要求急危重专科护士需要掌握高精尖的监护技术、复苏措施及具有很强抢救配合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理性分析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专科护士 抢救配合能力 培养 国内 临床思维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VBA编程,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危重评分程序。方法选用Excel软件自带的VBA语言,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Logistic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评分标准编成一个程序。以文献中公布的病例数据为例,应用该程序进行SOFA评分。首先,直接复制患者数据,如年龄、体质量、体温、脉搏、血压、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返回程序点击"粘贴数据"按钮,数据即自动填入,选择最差值选项;然后根据情况输入去甲肾上腺素用法、机械通气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4 h尿量等;最后点击"评分"按钮,即可得出SOFA评分。结果将数据直接粘贴到危重评分程序中,进行相应勾选,从数据输入到得出评分结果的总用时不到2 min;并且可重复性强。结论应用VBA自编程,可快速、准确进行危重病评分。

  • 标签: 危重症评分 VBA程序 编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儿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7例脑梗死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5例,女12例,发病年龄1个月~13岁,中位年龄为3.0(0.7,8.0)岁。27例脑梗死患儿中,感染10例(37.0%),外伤6例(22.2%),先天性心脏病3例(11.1%),脑血管病2例(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3.7%),自身免疫性因素2例(7.4%),病因不明3例(11.1%)。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抽搐11例(40.7%),惊厥持续状态5例(18.6%),肢体活动障碍4例(14.8%),意识障碍5例(18.5%),面瘫4例(14.8%)。27例患儿中,行机械通气者12例(44.4%)。所有患儿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好转出院后,2例患儿产生继发癫痫后遗症。20例患儿行头部CT检查,其中11例提示有明确的脑梗死,颞叶病变8例,基底节病变3例。完善头部MRI+MRA检查27例,均提示存在脑梗死,且梗死范围大。结论危重患儿脑梗死好发年龄为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外伤、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抽搐和昏迷。影像学检查提示危重患儿大面积梗死比例较高,MRI比CT辅助诊断效果好。D-二聚体可能对早期临床诊断有帮助。

  • 标签: 儿童 危重症 脑梗死 临床表现 病因 影像学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儿科危重护理领域专业化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国内外儿童危重护理团队合作建设现状、团队合作中护理人员的作用、团队合作评价工具等内容,旨在为我国发展儿童危重领域护理团队建设与合作,提升危重患儿团队救治能力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 标签: 综述 儿童 危重症护理 团队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儿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7例脑梗死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儿中,男15例,女12例,发病年龄1个月~13岁,中位年龄为3.0(0.7,8.0)岁。27例脑梗死患儿中,感染10例(37.0%),外伤6例(22.2%),先天性心脏病3例(11.1%),脑血管病2例(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3.7%),自身免疫性因素2例(7.4%),病因不明3例(11.1%)。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抽搐11例(40.7%),惊厥持续状态5例(18.6%),肢体活动障碍4例(14.8%),意识障碍5例(18.5%),面瘫4例(14.8%)。27例患儿中,行机械通气者12例(44.4%)。所有患儿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好转出院后,2例患儿产生继发癫痫后遗症。20例患儿行头部CT检查,其中11例提示有明确的脑梗死,颞叶病变8例,基底节病变3例。完善头部MRI+MRA检查27例,均提示存在脑梗死,且梗死范围大。结论危重患儿脑梗死好发年龄为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病因为感染、外伤、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为抽搐和昏迷。影像学检查提示危重患儿大面积梗死比例较高,MRI比CT辅助诊断效果好。D-二聚体可能对早期临床诊断有帮助。

  • 标签: 儿童 危重症 脑梗死 临床表现 病因 影像学
  • 简介:摘要呼吸危重患者个体化康复是一个综合干预体系,强调多学科支持、个体化治疗,贯穿患者治疗与恢复的整个过程。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对康复干预的时机进行量化评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ABCDEF集束策略实施个体化康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动态评估康复对呼吸危重患者的获益和可能的风险,并制定不良反应防控预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功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ICU后综合征发病率,促进呼吸危重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危重中超重和肥胖患者分别达到34%和15%~20%。危重肥胖患者存在药动学和药效学改变、患多系统疾病风险增加及营养支持等诸多挑战,因此临床医生认为肥胖患者预后不佳。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危重患者中存在“肥胖悖论”,即与正常体重患者相比,超重或肥胖患者病死率降低。但目前关于“肥胖悖论”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可能与危重期间脂肪组织多样化功能及适应性变化、肥胖表型等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综述危重“肥胖悖论”现象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危重“肥胖悖论”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全新的视野,从而为提高肥胖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危重院际转运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将在本院进行院际转运的60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观察两组危重院际转运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院际转运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院际转运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66.67%,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院际转运患儿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院际转运患儿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3.33%,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儿科危重院际转运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转运意外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危重症 院际转运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危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阿托品给药方式及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引起阿托品中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58例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阿托品,对照组34例采用间断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结果两组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中毒、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持续输注阿托品具有恒量、恒速,用药量稳定的优点,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又可靠有效的给药方法。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阿托品 微量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