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对高三学生的压力评估作用。方法以120名高三毕业生(研究组)与120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应用精神压力分析系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生理压力、心理压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可以准确评价高中毕业生生理、心理状况。

  • 标签: 高中毕业生 精神压力分析系统 心率变异性 学习压力 生理压力 心理压力
  • 简介:①举办全国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研修班,落实国家医药新政意见,皮肤、美容外用制剂及化妆品制备的教学及实习(2015.10.27-31,苏州);授课教授:王玉玺,艾儒棣,邓丙戌,王伯亚,张宝元,马振友。②供应皮肤美容外用制剂原料,有求必复。③转让马振友发明的生发和养发外用药国家专利(201210387061.9)。④陈洪铎、廖万清、张学军策划,马振友、张建中、

  • 标签: 美容化妆品 APP 陈洪铎 张建中 外用药 国家医药
  • 简介:目的:评价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女性压力尿失禁(SUI)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26例接受AjustTM吊带手术的经尿动力学检查证实为尿道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SU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随访。填写经过验证的问卷ICI-Q-SF、PISQ-12、UDI-6/ⅡQ-7,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膀胱残尿量(PVR)和最大尿流率(Qmax)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均无膀胱损伤、尿道损伤、闭孔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大腿根部疼痛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26例):治愈率92.3%,有效率96.2%;术后12个月随访(11例):治愈率90.9%,有效率100%。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症状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有性生活患者术后PISQ-12评分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患者术后末次UDI-6及Ⅱ-Q7问卷总体评分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降低(P<0.05),但10例患者术后末次UDI-6问卷梗阻项目评分较术前增加。患者手术前后PVR无统计学意义变化(P>0.05),术后末次Qmax较术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justTM吊带手术是治疗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女性压力尿失禁的微创、安全的手术方法,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可调节吊带 固有括约肌障碍 疗效 膀胱出口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缺血缺氧损伤(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d龄的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成三组,NGF治疗组HIE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在制成HIE模型前半小时腹腔注射NGF或0.9%氯化钠溶液各1次,缺血缺氧2h后再腹腔注射等量的NGF或0.9%氯化钠溶液,放回母鼠处喂养44h后处死取出大脑并固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53蛋白和bcl-2在新生大鼠及缺血缺氧后脑中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结果p53蛋白在假手术组中基本无表达,HIE组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NGF干预后p53蛋白下降显著,而bcl-2正好相反,HIE组较假手术组表达降低,NGF干预组bcl-2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减轻缺血缺氧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保护作用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膀胱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分别有27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不同部位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脊髓损伤致神经源膀胱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加快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因多样化原因导致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4例,分为对照组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两组。采用问卷调查法,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和实际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在15min内独立完成后当场回收,对两组患者的最终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总体满意率达81.2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60%,说明旨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综合护理的模式更能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结论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及时、主动,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增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实施综合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应该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实施综合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处理,分别比较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3.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8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个性化针对的治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预后的相关。方法80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就诊后立即接受凝血功能检验,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验医师完成相关操作,项目包括PT、Fib、D-DT等。结果对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预后不良组PT、D-DT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而该组Fib则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则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将显著降低其预后效果,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此类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特征并给予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提供积极治疗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预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0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歇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间歇清洁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压力的变化,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泌尿系感染和肾积水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均有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组的减少程度显著比对照组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肾积水发生率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清洁导尿能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膀胱,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率和肾积水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歇清洁导尿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外伤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的60岁以上的外伤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水平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评分和并发症。结果136例老年脊髓损伤患者中,39例发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2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7例,消化系统并发症6例,泌尿系统并发症5例,褥疮5例,感染1例,双下肢痉挛1例,其中8例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手术与否与并发症相关(P<0.05)。运动评分和手术与否是老年脊髓损伤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运动评分与并发症呈负相关(P<0.05),手术与否与并发症呈正相关(P<0.05)。结论呼吸系统并发症是老年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易发生多系统并发症。脊损损伤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越大,手术会增加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儿童过敏紫癜合并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临床确诊过敏紫癜患儿155例,均行脑电图检查。结果:155例中64例异常,异常率为41.2%,EEG异常表现为在该年龄段正常脑波的基础上出现的弥漫或局限性的高波幅δ、θ波,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出现同步高波幅δ、θ波。结论:脑电图在过敏紫癜患儿的诊疗过程中能早期准确地评估脑功能受损情况。

  • 标签: 脑电图 紫癜 过敏性 儿童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子宫颈癌病人家庭照顾者压力负荷的来源,为有效干预、心理支持提供有力依据。方法运用质研究方法,利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自制日常社会活动调查表对22例子宫颈癌术后完成第一疗程化疗的子宫颈癌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Claizzi分析程序分析。结果造成子宫颈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压力的原因①家庭影响因素;②社会影响因素;③健康信息需求支持因素。结论护士应深入地了解家庭照顾者压力的来源,制订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其的焦虑症状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子宫颈癌 压力负荷 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