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超声在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血液检测方法,研究组使用介入超声检测方法。统计并记录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的病因正确率。结果研究组病因检测结果的正确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超声检测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血液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结果的正确率,有助于医生为下一步的治疗制定方案,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介入超声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小脑共济失调是散发性小脑共济失调的常见原因。根据是否合并相关肿瘤,自身免疫小脑共济失调(ACA)可分为副肿瘤ACA和非副肿瘤ACA。各类ACA的典型表现包括步态障碍、四肢与躯干共济失调、脑脊液轻度炎性反应及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免疫抑制治疗有一定效果。抗神经抗体对AC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新型抗神经抗体谱的发现推动了对ACA认识的深入。文中对ACA的临床特征和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小脑 共济失调 自身免疫 抗体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测定系统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F)、混合结缔组织病(MTCD)、干燥综合征(SS)、多发性肌炎(PM)、虹膜睫状体炎(IRI)及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内的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Smith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干燥综合征A/B抗原(SS-A/B),探讨自身免疫抗体对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抗核抗体ANA、ds-DN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对自身细胞组织产生免疫作用的疾病,由于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尚未查明,因此随着疾病的恶化,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就会过度活化,并对其体内的器官和系统造成危害。本文在对自身免疫疾病发病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对该类型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分析了不同致病机理与自身免疫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致病机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脑炎(AE)是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认知障碍不仅是AE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在经免疫治疗或肿瘤切除后预后良好的部分AE患者的长期随访中也存在认知障碍,并且不同类型AE的急性期认知障碍及长期遗留认知障碍的比例、主要损害认知域及影响因素等各不相同。笔者现对不同类型AE的认知障碍情况进行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AE认知障碍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认知障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抗体相关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脑炎的治疗效果及鉴别诊断,提高治疗有效率及减少患者误诊率。方法选取本院46例自身免疫脑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对患者应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再选取本院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病毒性脑炎组。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1.302%,参照组为73.91%,两组进行对比,差异大(P<0.05)。在亚急性发病率、血清和脑脊液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以及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正常率方面相比较,自身免疫脑炎要比病毒性脑炎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脑炎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进行治疗,效果较理想,而且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 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 脑炎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可与红细胞自身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并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儿童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相关。糖皮质激素作为该病的一线治疗,多数患儿对其反应良好。部分患儿因存在激素依赖,激素耐药,或因抗体类型不同导致病程反复,常需采取二线治疗方案,如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该文就近年来儿童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儿童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而自身免疫脑炎相关睡眠障碍很少被关注。睡眠涉及神经中枢和大脑网络的复杂功能,睡眠障碍是一些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脑炎的核心症状,或随着疾病进展睡眠障碍发生相应演变。自身免疫脑炎相关睡眠障碍时常发生且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但很少被认识和研究。文中综述自身免疫脑炎相关睡眠障碍的特征和可能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睡眠障碍 机制
  • 作者: 罗蓉蓉 石远凯 韩晓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创新药物临床PK/PD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2
  • 简介:摘要肝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在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中,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效能仍不甚满意,而超声对小病灶不敏感,CT存在放射暴露的问题,因而亟需探索新的肝癌诊断相关标志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肝癌患者血清中就已存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免疫抗体(AAB),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有抗p53、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结合蛋白和葡萄糖调节蛋白等AAB。单个AAB在肝癌诊断中的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多个AAB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AAB联合AF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目前AAB与肝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 标签: 肝肿瘤 自身免疫性抗体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是一种近年来报道较罕见的免疫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其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为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文中就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全面阐述,以提高广大临床医师,特别是神经专科医师对于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抗GFAP抗体 脑膜脑炎 周围神经系统 治疗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是一组近来才被认识的少见的可累及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大致类似,与成人GFAP-A患者相比,儿童患者脑干受累、自主功能障碍及共患NMDAR脑炎的比例稍多,而成人患者伴发恶性肿瘤、复发病例比儿童更为多见。脑脊液GFAP-IgG阳性是诊断本病的生物学标志。GFAP-A的治疗方法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相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儿童 自身免疫性抗体
  • 简介:摘要1例69岁女性患者因左肺腺癌术后复发采用免疫治疗,予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1次/21 d。患者无糖尿病史,治疗前血糖正常。首次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3 d后,患者感口干和乏力,10 d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实验室检查示随机血糖27.0 mmol/L,给予降糖治疗。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第29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示空腹、餐后1、2和3 h血糖水平均高于参考值上限,C肽和胰岛素均低于参考值下限,尿常规示酮体(±),葡萄糖(++++),考虑为信迪利单抗导致的自身免疫糖尿病。降糖方案经多次调整,最终确定为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12 U皮下注射、早晚餐前,14 U午餐前;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12 U皮下注射、睡前;5 d后患者口干、乏力、恶心等症状消失,空腹血糖4.8~5.8 mmol/L,餐后血糖7.8~8.7 mmol/L;尿常规检查示酮体及葡萄糖均为阴性。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自身免疫疾病 信迪利单抗
  • 作者: 罗蓉蓉 石远凯 韩晓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创新药物临床PK/PD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2
  • 简介:摘要肝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在目前临床常用的肝癌诊断方法中,血清甲胎蛋白(AFP)诊断效能仍不甚满意,而超声对小病灶不敏感,CT存在放射暴露的问题,因而亟需探索新的肝癌诊断相关标志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肝癌患者血清中就已存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免疫抗体(AAB),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有抗p53、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RNA结合蛋白和葡萄糖调节蛋白等AAB。单个AAB在肝癌诊断中的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多个AAB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AAB联合AF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目前AAB与肝癌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 标签: 肝肿瘤 自身免疫性抗体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表皮下大疱病主要包括大疱类天疱疮、黏膜类天疱疮、瘢痕类天疱疮、妊娠类天疱疮、扁平苔藓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皮病、获得大疱表皮松解症、抗p200/层黏连蛋白γ1类天疱疮及疱疹样皮炎,不同的疾病靶抗原和致病自身抗体存在差异,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不同,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赖临床、病理、免疫病理检查及血清抗体检测等。为规范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组织本领域专家,依据近年国内外临床研究数据和指南共识,制订本共识。

  • 标签: 皮肤疾病,水疱大疱性 类天疱疮,大疱性 类天疱疮,良性黏膜 诊断 治疗 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身免疫肝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干预要点,为自身免疫肝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总计80例。进行自身免疫肝病患者随机分组护理,对照组40例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干预期间情绪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及干预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自身免疫肝病患者临床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是改善其情绪状况、生活质量的关键,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特点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肝病(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386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关诊断标准筛选出自身免疫肝炎(AIH)208例、原发性胆汁胆管炎(PBC)129例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49例。分析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基本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如白蛋白、ALP、GGT等的变化。应用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ILD、AIH、PBC和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比较[分别为32.9%(127/386)、28.8%(60/208)、36.4%(47/129)和40.8%(2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以多发和小结石(最大径<1 cm)为主,分别占45.7%(58/127)和57.7%(60/104)。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首诊年龄、首诊肝硬化比例、ALP、GGT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AILD患者[分别为(60.5±11.5)岁比(57.6±11.5)岁,53.5%(68/127)比42.1%(109/259),154.00 U/L(89.00 U/L,257.00 U/L)比125.00 U/L(86.00 U/L,212.00 U/L),169.00 U/L(79.00 U/L,343.00 U/L)比128.60 U/L(48.00 U/L,284.00 U/L)],而白蛋白水平低于未合并胆囊结石者[(36.46±7.30) g/L比(38.34±7.58)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1,χ2=4.506,Z=-2.192、-2.443,t=2.322;P均<0.05)。≥60岁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高于<60岁患者[37.6%(73/194)比28.1%(54/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8,P=0.047)。伴肝硬化的AILD和AIH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均高于无肝硬化者[分别为38.4%(68/177)比28.2%(59/209),35.7%(35/98)比22.7%(25/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4.259,P=0.034、0.039)。结论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较常见,以多发和小结石为主。合并胆囊结石易延误AILD患者的首次诊断并增高首诊肝硬化的比例。高龄和肝硬化AILD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例更高。

  • 标签: 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 胆囊结石 肝功能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脑炎(AE)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5例自身免疫脑炎(A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类型分为抗NMDA脑炎、抗VGKC脑炎和边缘叶脑炎各15例,观察不同脑炎类型对应的鉴别特点。结果抗NMDA脑炎与抗VGKC脑炎患者的肿瘤相关、性别、辅助检查、临床表现特点、脑脊液、免疫肿瘤效果、磁共振检查等多方面差异均较显著;边缘叶脑炎相关联疾病类型较多,对具体疾病类型诊断没有确切特异性,需结合多方面实施区别诊断。结论抗NMDA脑炎与抗VGKC脑炎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对于两者的区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另外包括边缘叶脑炎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脑炎还是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AE) 诊断 抗NMDA脑炎 抗VGKC脑炎 边缘叶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