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

苟丽萍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730799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设置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安排层次化的课堂教学、布置多样化的作业与测验命题,增加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也就是说,从大多数中等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下,应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行因材施教。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既能“吃了”,也能“吃饱”,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健康成长。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教学目标弹性化设置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何种发展,以及发展到何种程度的指向性标准。教学目标的弹性,反映在教学要求方面,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例如,教科书的正文和练习、习题中的基础题是要求全体学生都会的内容,而灵活运用和探索研究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据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诱发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也有助于教师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调控教学进程,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安排

课堂教学过程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次施教。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进行分层教学。这样分层提问,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掌握更多新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既体现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做到整体把握,分层推进。

三、作业布置多样化思考

课后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普通教学实践中,老师会根据中等学生的水平,给全体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以独立完成而只能抄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多样化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例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只要求学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基础型题目。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需较复杂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练习型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则要布置一些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拓展型或创造型习题。当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多样化布置作业,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去选择题目和批改作业,但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的确能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练习与测验命题多能化设计

练习与测验是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来调节教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练习与测验具有多重功能,如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这就要求命题结构要层次化、多能化,如在练习与测验中设必做题、选做题、拔尖题,在保证基础要求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在教学测验中,这种分层次命题、多能化的测试,对后进生来说,不至于考得太糟,减少了他们的学习挫折感,保护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优等生来说,解答有较大难度的问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挑战自己和他人的竞争心理,更好地培养他们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样的练习与测验,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

1.模仿性练习。

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为: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发展性练习。

一个长方体木箱,长2.2米,宽1.8米,高1.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3.综合性练习。

把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

通过分层次练习,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勤于钻研。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了后进生因台阶过陡而滋生惧怕心理甚至失去学习信心,也不至于使优等生因学习台阶过缓而滋生骄傲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