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教学探讨

张建如

张建如河北省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的信息、情感的交流,而师生之间的交流,通常以问题的形式进行的。物理课堂教学,不可能缺少提问。精美的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精美的课堂提问,问得准、问得巧问大千世界万般变化,才能启发学生答得全、答得妙,答出物理殿堂无穷奥妙;可以紧紧钳住学生的思维,使之长时间处于思维的兴奋点上。

关键词:高中物理提问教学教学艺术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及时地、确切地提出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要求与技巧

①明确与连贯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清晰度高,问域明确、恰当。含糊不具体的提问,学生思维难以开展起来。因此,要求所提出的问题要尽量集中在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问题上;应从实验现象或日常生活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确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所提问题要恰当中肯,确能被学生清楚地理解。其次,所提问题要求表达连贯清晰、简明扼要,不要提出模模糊糊、很难说清的一类问题。因此,在拟定提问的问题时,要事先计划好,尽量事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推敲。②合理性。教学提问的设计应注意量力性,亦即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对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应提出信息量较大、颇有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思维活动量;而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应多问一些稍有难度,信息量较小,清晰度高的问题,以鼓励其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仅应备好课,而且还要“备”学生,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应了如指掌。③提示与探询性。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和探询是必要的手段。提示是指由帮助学生而给出的暗示所组成;探询则是引导学生更深入考虑他的最初答案,并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物理课堂提问中要用提示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并要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敏锐的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对这些要及时给以提示。

二、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具体应用方法

①问题的类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是多样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类型和思维水平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提问类型所发挥的教学价值和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在分析教学提问类型和问题的思维水平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和课堂提问行为改进的实际需要,采用适合自己需要的提问类型。②问题的措辞。教学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等,从而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熏陶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学必须要做到清楚明了。所以提问的语言要鲜明,要符合知识的逻辑特征。其次提问要精炼,因为人的反应期是很短的,由记忆听觉得来的知识尤为有限。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使学生一听就能了解题意,而且当他思考答案时,能够把问题记在头脑中。③问题的目标。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要。对于问题目标的设定,需要教师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提问有没有明确的目标。因为目标的清晰度直接关系到能否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刺激,而刺激的适度又是学生作出正确反应的前提,如果提问的目标含糊,学生就只能做出含糊的反应。第二,所确定的目标有没有价值,是否符合本节教学的目标;第三,它能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④问题的难度。教学能否有效展开,问题的难易程度显得相当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太容易就会使学生丧失兴趣,没有足够的动机;太难则使学生产生过多的挫败感,丧失学习的信心。

三、紧扣要点,目的性提问策略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例如讲授“楞次定律”一课,在做完演示实验后,提出了几个小问题:①磁铁插入线圈时,磁铁在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何?线圈中的磁通量如何变化?②灵敏电流计的偏转如何?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如何?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③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有如何关系?它对原磁通量的变化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起到了架桥设坡的作用,原来复杂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解决掉。

总之,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又要“以生为本”使问题更贴近学生实际,鼓励和激发学生通过思维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物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