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中的自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3

学生习作中的自我

雷萍

雷萍(福安市第二中学福建福安355001)

近年来我发现学生在没有应试写作的要求时,他们更喜欢写周记、随笔等。他们说这样的写作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些高中生的想法与《语文课程标准》有了交集。《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在批阅学生习作时,学生总给我带来惊喜。作为有思想、有个性的人,他们的笔下总有些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感受和独特的想法,甚至在阅读一本书时也有自己不断变化着的感受。正是这些自我意识的存在,学生表达出自已的真情实感,才有了眼光独特、彰显个性的精彩习作。

1.习作中的真情

古人“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正是有感于物,才有那么多千古绝唱流传于世。沈从文在《习作选集代序》中说:“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须浸透作者的人格和感情”,所以对客观事物的情感体验,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但我经常会听到学生说:“不是我不会作文,而是我的心太麻木,没感觉,没啥可写”,可见学生写不好作文不是技巧不够,积累不足,而是“心”不在场,所以他们写作时候极为纠结,笔下的文章也干瘪无物,常有流水账似的交代,表达不出什么感情。其实就他们的认知和储备而言,足以写好像样的文章。只有引导他们用心感受生活、用心写作才能流露出自我的真情,才有个性化的创作,才能看到创新思维的光芒。

用心写作的学生时有令人感动的文句,如“我拔去妈妈的银发,也拔去她似水的青春年华。”这一动作、这一比喻足以表现该生对妈妈日渐老去的伤感,对“感恩母亲”的文章主旨有了升华。这类真实情感的表达在以下学生习作的片段中也有体现。

“‘这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妈妈,喜欢吗?’我问的有点底气不足,因为我很少了解妈妈,我真失败啊!心里不禁有些懊恼。突然,妈妈的眼中闪起了泪光:‘傻孩子,妈妈哪能不喜欢,你送什么我都喜欢。’我听了既喜又悲,喜的是终于没白费我昨夜跑这跑那买回来的围巾,妈妈喜欢;悲的是妈妈其实是那么容易满足,而作为儿子的我却没有时常关注妈妈。妈妈对我的爱是那么无私,那么伟大,而我却吝啬对妈妈的爱,真是不应该。”(《感动是那么简单》刘仙明)

这样的文句再现了生活画面,不仅唤起学生的记忆,找回忽略的细节感,营造感性氛围,还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引发共鸣。当学生用心写作,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瞬间时,他们的笔自然抒写了内心的感动,自然流露“我”的真情。无论是温馨的亲情,还是澎湃的友情,抑或朦胧青涩的爱情,都是学生的真实情感。正是这些美好的情感让学生的习作充满魅力,也彰显着青春活力与个性。

我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说:“写作文不就是堆砌辞藻吗?尽量写长句,多排比段,字数自然就够了”。而且这类学生往往会用心积累大段大段的精美文段,时不时的套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也常出现华丽的语句没啥实际的内容,或者大段的看似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却和文章中心毫无关联。但是写作仅仅是强调遣词造句的技巧吗?语言只是工具是形式,无论华丽还是平实都是为内容服务,真情是榫接内容与形式的必须。只有学生关注自我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讲真话,写实情,只有情和意和谐统一才能算好文章”这样的写作导向也将成为老师们的评价标准。

2.习作中的思考

苏霍姆里姆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自己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的是能独立思考的人,学习是为了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完善,考虑问题更加周全;从而更好地生存生活。所以我不喜欢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的学生,总是鼓励合理的活泼想象和瞬间的独特灵感。

生活着无论年岁大小都会有“困惑和思考”,这也是学生笔下常见的话题。成长中有了问题,就会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学生的智力是通过不断思考而开发的,他们的写作就能体现这一过程。当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时候,他们的思维总是很活跃。所以我平时很重视这样的思维火花,无论是时事新闻还是街谈巷闻、无论是军事还是文艺都是学生思考的内容;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有话说的,我都赞许他们个性化的思考和创造。

习作片段1:90后的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使者。那么我们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担起问路之职。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渺小,因为千万个90后同心协力,还有什么办不到?要改变、改善中华文化之路,必须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始,担负起属于我们的职责。

唯有问路,才能延续文化之路。我们不愿做垮掉的一代。从今天起,看看《红楼梦》,读读《论语》,静心虔诚地问路,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问路并努力走好每一步!(《问路》郑盈缤)

这两段是一篇习作的结束语,出自高二女生之手。面对当年社会对90后的诸多质疑和担忧,该生表现出清晰的思辨能力;在困惑中思考,在怀疑中声明,表现出她独特的思考过程。这样的想法也展示出90后的共性,在天灾人祸面前无论区域和民族,90后的确呈现出勇于承担的一面。

习作片段2:曾经我以为,环境差不多,年龄差不多,那么人的所思所想应该也差不多。可是,现在我知道错了。众人各有各志,同样为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见解,更何况蟹与人呢?世间无奇不有,那也就见怪不怪了。

蟹横着走,人直着走,这都是天性。难道说是蟹错了吗?世间本没有对与错,只是人们习惯了这样的标准,对于不符合这标准的便认为是错的,想必蟹也是如此。人之所以会感到奇怪是因为没有见过或与自己认识的不同,蟹亦如此。等到了你习惯了,将它列入你的标准,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怪哉,不怪也》林佳佳)

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一个思路清晰的作者写出的文章自然是条理清晰,思辨性很强的。佳佳同学就展示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知过程,她不仅能联想延伸,还能逆向思考。这样不仅拓宽了写作思路,还加深了文章的深度。

在写作中,好的作者会自然地把景物、历史、思想和积极的人生观都结合在一起。这都是独立思考,并把它和书本知识、实际考察联系起来的结果。

习作片段3:我站在屋檐下,静静地倾听这雨,静静地感受这雨;时而“润物细无声”;时而犹如大风掀起海洋千层浪;时而温柔和蔼,时而暴怒无常;时而升起,时而跌落;时而“疑是银河落九天”,时而“轻声如雾淡如烟”……美丽极了,我沉醉在这美好的乐谱中,仿佛里头的每个音符,每种旋律都是那么地美好与奇妙。

风“呼呼”地响,吹得我的身体吹不到我的灵魂!因为我深深地被那种奇妙而富有色彩的音乐美所吸引,所沉醉……

此时,我明白了:如此风雨被喻为挫折与困难,如此风雨总是衬托出不好的象征或预兆,置身风雨之中的一种惬意的感觉!听,里面还有一种很美的旋律在跳动,一种富有色彩的音乐在播放——只要你用心地感受,双眼闭着呼吸着那暴雨的气息,享受着暴雨的美!完全地、彻底地将灵魂透进这美好中去。(《听雨》余成飞)

“要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这是我们常对学生说的话。成飞同学这一文段也体现了这三多,平日的积累在现时的观察中使她的思维更广阔,思路清晰而有层递感,行文更流畅。写作也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他们如何富有逻辑而清晰地思考,如何简明扼要地写作,这会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如何有效沟通的技巧。

3.习作中的感悟

王友彬在《围炉夜话》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湖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这段话说出了写作的真谛。感悟是学生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感悟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没有了感悟就不会有写作。因此可以这样说:感悟是学生写作的灵魂。学生有感而作,又在写作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以此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习作片段或多或少都展示出学生对人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习作片段1:初次会《红楼梦》只觉得人多事也多。……再会《红楼梦》便渐渐看起了交友之道,读起了第一次看时跳过的诗文。愈读便愈觉的好。“如口中含了个千金重的橄榄”(香菱语)味美的说不出口。……令人爱不释手的书总有它的过人之处。它的确是本令人叹为观止的好书。对待它要像爱因斯坦对待巴赫一样:“我们只能品味,只能欣赏,不要妄加评论。”(吴欣倚)

习作片段2:“闲谈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看完《红楼梦》的人们只知为宝黛的爱情而悲,可我觉得宝钗更可怜。她赢得胜利却输掉爱情;获得物质与满足,却失去心灵的充实。哥哥入狱,宝钗主持薛家大局,体现她有“大丈夫之智”,宝玉那小子“只见宝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招翠,比黛玉另具有一种妩媚风流,不觉的呆了”,体现她有沉鱼落雁之容;宝钗扑蝶,会把握活的东西,她相信未来,相信追求,体现她有执着追求之勇。然而爱情教主却没有看到她,宝玉的出家对她形成了一种无言的讽刺。我想也许是宝钗太完美了,现实中的男子不可能接受一个处处比自己强的女子,真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啊!(张晓彤)

以上两则片段都是源于学生阅读了《红楼梦》之后的感悟,或深或浅的展示出个体的自我思悟过程。读后有感,有感而发,才有流畅而独特的文章;这样的阅读才能深入文本走进人物,才能有效积累素材;这样的写作才能叩问文本内省自身,提高个人的感悟能力。学生是个思维活跃的主体,不仅能在阅读中思考有所悟;对自己的生活个人的成长也有感悟。

张晓彤同学在感悟《红楼梦》的同时也深刻感悟着自己的人生,“蓦然惊觉,生命的辰光已走过了年轻和浪漫,年轻特有的激情也被磨平了棱角,许多歌过梦过憧憬过的美好事物,已随风凋零,剩下的只是徒然的累累忧伤。”这文句传达出的信息是否似曾相识?这样的自我感悟是生命旅程中常有的旋律,人不就是这样长大的吗?个体的感悟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有个男生是这样写自己长大了,“我的身高如同一棵害羞的萌芽,慢慢地伸出那娇嫩的头,向阳光展示它那永不屈服的心。”他让我看到成长的不可抗拒,以及生命的顽强。

还有个男生这样写第一次发现微博时候的感受,“我的心儿也暖暖的,像花儿、草儿一样在阳光中舒展。微博让人们的交流更便捷更及时,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他的感受真实再现人们共有的好奇之心欣喜之情,所以很有感染力。诸如此类的感悟之语数不胜数,只要我们足够细心就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自我思悟过程,就能捕捉到学生习作中的精彩文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高自己看问题、看事物的感悟能力,领悟到更多生活中的内涵。

写作的快乐与自由源自心灵的自由奔放,有真实的自我才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深刻的自我思考和感悟才有创新的性灵文章。这样的写作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情感更丰富、思路更清晰、观察和感悟能力更强。

习作片段3:在我用心写作的时候,也感受到了那种奋笔疾书的快感,手中的笔不再沉重,它们像长了一对翅膀,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进入了写作自由的状态。飘飘如仙,随心所欲,一切快乐都在笔与心灵的行程之中。那么,此时还会有谁说写作是一种精神的自我惩罚或灵魂负役般的劳作呢?

写作,对我来说是烦恼的枷锁也是心灵的翅膀,或许我现在还不能完全去除枷锁,但我会努力尝试写自己的心,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我相信,将来我一定能携一双翅膀翱翔于生活的天空。(《枷锁与翅膀》郑燕平)

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们勃发的青春丰富的内心会成就他们笔下最灵动的文章。文字语言必将是他们抒发自我的有效工具,抒写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想法,展现个体生命的成长与困惑。“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必然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只有注重学生内心世界健全完善,才能培养出健康人格的人。只有“自由写作、快乐写作”,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开阔,文章越大气、越有灵气,就越与众不同,越富有创新精神。“自主写作、展示自我”,让学生以平时积累为后盾、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个性化为支柱,在写作的天地里演绎自己独一无二的性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