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琅琅书声——浅谈低年级朗读的有效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20
/ 2

心灵深处的琅琅书声——浅谈低年级朗读的有效指导

蒋晓燕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春花校区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有效的朗读指导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能提升欣赏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段特点和认知能力,结合教学实际,通过赏识激励评价、情景创设渲染、情感共鸣诱导帮助低段孩子提高朗读水平,真正听到孩子心灵深处的琅琅书声。

关键词:朗读指导 赏识评价 情感诱导 情境创设

[引言]新课标中对各年龄段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规定,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平时,在指导孩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孩子从内心真正的喜欢上朗读,入之于心,发乎于情,出之于口,这需要树立孩子的自信,诱导孩子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激活他们的朗读情趣,让孩子们愿读、爱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低段朗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赏识激励评价,挖掘内在潜能 新课标中指出,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低段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学前教育跨进正规的义务教育的课堂,由于年龄小,对课堂的一些规矩刚刚接触到,总会有部分孩子出现胆小、怯场等情况;另一方面,一年级孩子刚从学拼音识字学词开始,朗读基础也还不扎实,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总是直截了当地以“你的声音太轻了。”“你读得不够通顺。” “你怎么读书时总是添字或漏字呢?”等这类的语言来评价孩子,孩子很容易受到打击,让他没有勇气再次开口。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尽量用欣赏的眼光来肯定、鼓励孩子,教师一句激励性的语言,一个肯定的微笑或者是一个小小的赞赏的动作,都有可能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树立他们朗读的自信。一次,我在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时,点到了性格偏内向又有些胆怯的男孩子,他站起来后断断续续地轻声读着,我几乎是蹲下身来贴近他的嘴唇才能听清他的声音。事实上,他除了声音轻点,不够流利之外,每个字都读正确了,也没丢字或者加字,而且我还听出了一点感情,但这整个过程是难熬的,其他孩子都有些不耐烦了,也看得出朗读的孩子很紧张,很着急,但是我知道这类的孩子其实就是要给她多一点的耐心,所以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微笑地看着他,耐心地等着他。在互评时,孩子们都认为他读得很糟糕,纷纷举手表示自己能读得更好,我说:“其实他把每个字都读对了,而且读得特别的标准,没有漏字,也没有添字,说明他有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我还听出了他朗读时的感情,说明他在很认真地读,我觉得这两点特别棒,这也是值得每个孩子学习的。我相信下次他一定会读得更响亮,让大家听到他动听的声音。听完我的评价,我看到了孩子脸上露出的一丝微笑 。就这样,我放大了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同时,这也是在委婉地提醒学生,学习态度很重要 ,班上有像他一样的孩子也会受到熏陶和影响,积极主动地抓住表现机会!教师的赏识评价对于刚迈入一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带有鼓励性的朗读评价是孩子们朗读的动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讲过:“激励不一定对每个孩子有用,但只要对一个人能有用,就不要放弃所有人。”激励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很重视老师的评价,一年级的孩子更是需要赏识激励评价,才能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朗读成功的快乐。会朗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以达读中积累,从而学好语文。课堂中,我总是这样评价学生:“你今天把所有的字都读正确了,如果下次能做到不丢字就更棒了”,“你读得很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一些,我就真的的被你的声音迷住了”, “你的声音比以前响亮太多了,我能够听得非常清楚”,“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在课前预习得更充分一些,相信你会读得非常流利……”这些充满着赏识鼓励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知道了朗读要做到语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快慢适度、语言流畅,也让他们知道了只有多练习,才会读得越来越棒。这些充满赏识鼓励的评价语言,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挖掘出内在潜能。

二、情境创设渲染,激活朗读情趣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例外。好的情境创设能让孩子们朗读课文时入情入境入心。情景创设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我在处理不同的文章时采取了不同的情境创设,主要选取以下四种。

(一)情境扮演,入境入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年龄越小的孩子,好动的特点越明显。一年级的孩子相较于中高段的孩子更好动,让孩子们来演一演,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也使孩子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效果事半功倍。如,在上《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教授“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时,孩子们的天性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一个个都要来演一演,同时也很好地理解了“偷偷地、飞快地”这两个词,接着再让他们对比着读一读,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内容,朗读情感也更到位。

(二)图画插入,吸睛激情

图画是最直观的教学工具,孩子们通过图画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美丽的图画会吸引学生的目光,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把情感带入朗读中。比如,在教授《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我把北京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新疆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等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兴奋极了,这时的他们是多想去看看呀!他们此时的心情不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心情吗?这时再让他们来读一读这段话时,孩子的感情瞬间迸发。

(三)音乐渲染,真情流入

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生活、表达情意的载体。合理地将音乐元素运用到朗读教学中,有助于孩子情感的升华。选择与课文内容情感基调相似的时代之音,使音乐与语言结合起来,通过老师的提示引导,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并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加深印象。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对文章意境和朗诵魅力的感受更直接、真切,仿佛身临其境。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结合儿歌较多的课文,可加入音乐节奏朗读,让孩子随着节奏动起来,读起来,激发了孩子的朗读兴趣。

(四)示范引领,调动情感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范读是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情感,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使其声、其情感染学生,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对老师的语言捕捉有很敏感的反应,孩子对教师说话过程中声调起伏也能注意到。如果教师在课文情感教授过程中能够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课文,这无疑会带动孩子的情感。孩子们在听过老师示范朗读后,在集体朗读中能够会有许多学生能够注意模仿老师在朗读时的情感投入和语气语调。其实在这过程中,孩子无形中已关注到这篇文章或词句的情感偏向。

三、情感共鸣诱导,浸润幼小心田

有了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低段孩子犹如此。联系生活,通过真正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与文字对话,产生共鸣,迸发情感。比如,上《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我在朗读指导 “小鸭子没有捉到一只虫子,急得直哭”时,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有急得直哭的时候过吗?一个个孩子就陷入了回忆,一个孩子说和妈妈出门,找不到妈妈了,急得直哭。一个孩子说自己喜欢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急得直哭。一个个孩子的小手一个高过一个,有几个一边说还一边特别的难过,这时候我让孩子们再来读读,孩子们读得特别有感情。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产生共鸣,进而达到朗读教学效果。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才能引导学生读出感情,爱上朗读。

这是我工作几年以来从实际教学中积累的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一点想法,朗读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只有找对孩子喜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长久训练,一定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心得高秀玲 - 《文学教育:下》 –2011 [2]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无效性”和“有效性”的反思陈燕娟 - 《新课程: 小学》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