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0
/ 2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

刘长玉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小学 624204

摘要:朗读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低年级学生在朗读当中会表现出各种问题,需要教师去解决。想要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文章进行朗读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需要给学生做示范,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代表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朗读教学当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慢慢的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低年级

朗读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朗读是讲话的基础,培育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为以后的口语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印象。低年级阶段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害羞等性格原因,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进行朗读,这就给教师的朗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要掌握学生心理通过良好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做出正确的师范,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

朗读文章和平时的聊天还是不一样的,朗读在语速、断句、情感等多个方面都有要求,相比较口语聊天而言需要学生掌握更高的技巧。传统的教师对朗读教学理解较为肤浅,不太重视学生的朗读教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不太重视朗读的规范性。教师的这种师范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如果教师教的规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注意到这些问题,慢慢就养成了不好的朗读习惯,也不利于朗读技能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注重朗读的规范性,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学习朗读的技巧。比如,在学习“村居”的时候教师,教师在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诗词含义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朗读师范。首先是断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其中“/”代表的是短的停顿,“//”代表的是长的停顿。这种断句和停顿是根据字词含义(动词、名词)和阅读习惯进行划分的,不过这里不用向学生解释太多,否则会让学生感觉知识点太难,只要正确的向学生进行展示即可。其次还要重视语调,诗歌朗读一般是声音洪亮,语速较缓,品味的是诗歌的意境。

教师进行领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只是学习朗读的技巧而不进行朗读的实践练习,是不能学会朗读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主动学习能力不足,教师如果安排学生进行课下锻炼是很难起到效果的,及时在课堂之上朗读教学的初期也没有几个学生可以公开朗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利用整体氛围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动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很多学生能够开口朗读,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惧,另一方面教师进行朗读学生会进行模仿,从而可以起到朗读锻炼的结果。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朗读,首先是整体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氛围当中,然后可以分句朗读,教师读第一句学生去读第二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都会自发的进行朗读,这就给朗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领读也要注意方式,不能一遍一遍的重复,要讲究花样,也不能为了锻炼学生的朗读,不停的进行朗读,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朗读教学的开展。

安排学生领读,发展齐读能力

这一阶段的朗读教学主要分为两步,其一是在教师领读的基础上选择朗读能力较佳的学生进行领读,其次是教师或者学生开头让学生进行整体的齐读。首先说第一步,教师领读和学生领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教师领读更加专业,学生只需要进行模仿,不用思考就可以完成朗读任务。而学生领读则不一样,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与其他学生相比比较优秀,但是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朗读锻炼的机会不足,这样在朗读当中就容易出现一定的失误。这种失误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坏事,一旦出现失误有一部分学生会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指正,这就提升了学生朗读的思考力。既是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也可以进行指正,这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朗读能力的一次提升。其次是关于学生的齐读能力培养,在领读的过程中基本上是一句一句的带领学生进行朗读,但是齐读则是需要学生从开头读到结尾,每个学生的朗读速度不同、断句规律不同,这样在朗读当中就会出现一部分不和谐的声音。因此教师在领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掌握朗读的规律,让自己的朗读速度融于整体的朗读节奏当中。

注意细节,提升朗读能力

朗读教学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基本上对朗读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断句技巧,这个时候教师还是要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锻炼,让学生注意更多的朗读技巧。前面提到的朗读都是群体朗读,即让学生融于团体当中进行朗读,这个阶段的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个体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公开朗读能力。团体性朗读和个体朗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有的学生在团体当中表现良好,但是让他单独进行朗读则结结巴巴,错误连篇。因为在团体朗读当中既是出错也不明显,教师也注意不到学生偶然出现的错误,个体朗读则不相同,全班学生和教师都在关注自己,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会感到紧张,因而错误率更高。其实之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学生自身的紧张之外,还是因为基本工不扎实,有些细节知识没有学习到位。因此,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必须要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低年级朗读训练首先应加强生字教学,让学生牢固掌握一类字、认识二类字,读准它们的音,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创设情景,为学生朗读创设氛围

等到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和方法之后,就是不断的进行训练,在朗读当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一昧的进行朗读,单纯的进行重复,这是很多学生不能接受的,很多学生都难以坚持下去。因此想要提高朗读能力教师就要创设良好的氛围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通过富有个性的语气的阅读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来满足学生的这种朗读,有的文章在朗读的时候需要安静的环境,这样学生更加冷静,不容易出错;有的文章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点轻音乐,这样有利于学生酝酿感情,通过这种环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朗诵比赛,通过竞争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参与度,在比赛当中教师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朗读习惯。

综上所述: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朗读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以后口语能力的表达。教师在朗诵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到高,有易到难,逐渐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工,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和不良习惯,同时还要开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单调和枯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朗读学习当中。当然除此之外朗读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借鉴和采纳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模仿。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初探[J].学苑教育,2015(19):44.

[2]李秋来.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J].新课程(小学),2013(11):167.

[3]钱莉.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