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浅谈“互联网 +”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策略

陈雯雯

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200

摘要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互联网+”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能够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大大降低音乐课堂的教学难度,从而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动力。不仅如此,“互联网+”也是进行小学音乐美育教学的有效方式,为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提供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教学手段。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音乐;信息化教学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音乐对于自身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帮助,还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了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对音乐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一、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 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师大多是高等职业院校,或者师范类院校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受限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的限制,他们接触的信息化教学更多的是多媒体教学,导致很多音乐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操作水平比较低,而狭隘的教学观念则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有些学校还将音乐课程还停留在“可有可无”的教学理念中,导致很多学校在小学音乐课堂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得到广泛落实,也不能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红利。

  1. 信息化运用方法不当

在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运用方法不当也比较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而音乐教学学科地位不高,学校没有足够的教研经费来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也无法将最新的信息化运用手段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很多音乐教师只是满足于传统课堂教学和音乐鉴赏活动,不能将信息化技术熟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一些不科学的教学手段也破坏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节奏,造成了小学音乐课堂的信息化教学价值大打折扣。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音乐信息化课堂的创新教学

  1. 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将抽象化为具象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亦是时间的艺术。基于这些特点,小学音乐课程的课前预习环节对学生来说常常显得较为抽象,学生常常不知道要预习些什么。而微课能帮助学生将抽象化为具象,将课前学生要了解掌握的知识点或者教材中的文字以视听的形式具象表现出来。下面以音乐微课《音乐家——朱仲禄》(制作者:赖菁华)为例进行说明。在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上去高山望平川》一课中,由于学生与音乐家所处的地域不同,许多学生不理解作品的演绎风格。关于音乐家朱仲禄,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朱仲禄,民间歌手,人称‘花儿王’。生于青海省同仁县,自幼学唱花儿,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声音明亮挺拔、刚柔相济、韵味地道,歌声山野气息浓厚,给人以天高气朗的高原感受。”为了帮助学生

  1.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随着新课标教育及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想逐渐盛行,但是仍然有部分任课教师无法充分、全面地理解这些教学理念及教学思维,从而出现新的教学理念无法得到贯彻和落实。对此,广大的小学音乐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等相关设备进行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不断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加强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与交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举例来讲,任课教师可以将某音乐节奏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歌曲之中的节奏变化,从而更好地调整自身的演唱节奏。

  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相关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让音乐课堂充满快乐,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比如说:对“捉迷藏”进行教学时,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内容。由于这首歌比较欢快,情绪也比较活跃,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学习。教学前,教师可以收集相应的图片,课堂中展示出四季的变化,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一边播放歌曲一边做游戏,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经过一年四季变化图片的播放,学生会强化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爱护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帮助。

  1. 课件辅助,自主实践,提高音乐欣赏实效

《小螺号》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伴奏音乐。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主探究,课堂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但是如果教师主导了学生的练习,则又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如何才能兼顾两者呢?笔者在课前用软件制作了一些打击乐器的音效,并通过企业微信班级群分享给学生,伴着《小螺号》的优美乐曲,让学生在音乐的启迪下,自主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同时请家长通过手机录成音频上传到班级云空间。在音乐欣赏课上,引导学生一起倾听这些伴奏的音效,并通过软件设置投票,让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伴奏投票。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伴奏是否和谐以及如何改进。这种基于翻转课堂的音乐欣赏课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了许多节奏类型,知道了进行打击乐器伴奏既要基于歌曲的旋律,还要基于乐曲的思想内容,选择适合的伴奏类型。学生深刻明白,伴奏是一种渲染和点缀,是为了服务歌曲本身,不能喧宾夺主。

结束语

总之,通过互联网+信息化音乐课堂的打造,为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一片新天地。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充分掌握“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化技术,并将其服务于课堂教学,积极拓展音乐授课模式,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亚林.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结合的意义及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24):152-153.

[2]王博.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33):236.

[3]张瑾.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黄河之声,2018(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