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与应用

王俊玲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6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确定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活动,并凸显了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点与应用。。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 引言

核心素养时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呼唤新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新课标明确学科育人与立德树人的宗旨,提出了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关注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多个方面。其为课堂教学的革新点明了方向,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

  1.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及特点

《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1.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

活动是人与人,人与周围事物相互影响交流的过程。活动包括主体、目的、对象、系列动作四个内容。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生具有主体地位,应懂得如何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会利用自身的感知与经验来建构知识,然后通过内化与外化的结合来解决新情境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学习活动被分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大层级。概括主旨大意、分析判断、推理评价等都是活动。但其难度不同,分别对应三个层级,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活动基于文本、深入文本、超出文本,一步步引导学生语言、思维和文化的融合发展。这种逻辑性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连贯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活动的设计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学生在课堂中解决任务,受到的启示迁移到课堂外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活动的价值。

  1. 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为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处于统领地位,教学活动需要基于主题创设合适的语境,而语言学习则围绕意义在一个个情境中展开。同时学生以语篇为依托,考虑语用。这六个要素相互渗透,共为一个整体。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下,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可以不再是单一的割裂板块。学生可以进行真实的实践活动,运用学习策略和语言能力来感悟文化,发展思维。这种开放融合的课程文化极具弹性,需要学生调动听、说、读、看、写等技能来输入知识。多感官的信息刺激能帮助学生提高输出的质量。而学生在深入的理解中可以长久保存有关知识。

  1.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应用

课堂教学是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关键,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现在我国的课堂教学目标已从双基目标发展到三维目标,再发展到核心素养时代的素养化目标。素养化教学目标意味着语言能力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思维品质目标、学习能力目标讲有机融合。其应该体现活动的情境、内容和表现程度。比如以下的教学目标:

At the end of the class,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

1.obtain factual information about Lang Ping and Jordan

2.clearly explain why Lang Ping and Jordan are sports legends

3.sum up and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ports legend:master and role model

4.properly use the expressions and contents learned in class to describe the sports legends in their mind

5.experience Lang Ping and Jordan's great achievements in sports, and learn the spirit of sports legends

这样的教学目标表达清晰具体而可测量,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检查达成情况。同时课堂不会出现语境不统一的与机械识记现象,学生能逐步参与,完成任务。

同时根据新课标,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基于语篇内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教师充分解读文本应从What, Why,How三个维度研读和设计活动。What即探讨文本的主题和内容,其中主题语境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生活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Why即理解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理性思考和批判性评价。How指把握语篇的文体体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着重点为探寻意义和价值。教师应丢弃传统割裂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操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评价的能力,满足学生对于高阶思维的要求。不论是自主探究的独立思考型活动,还是小组合作的交往型活动,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学习理解、吸收内化,然后在活动中输出运用,迁移创新。


  1. 结语

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广大教师应加强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在激活-感知-梳理-内化-迁移五个步骤的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要求的教学活动。即遵循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明确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洪德. 2018.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与实践探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4): 1–6

【2】廖哲勋,罗祖兵. 2013. 试论学习活动方式的本质含义和重要作用——为修订课程标准

和深化课程改革而作 [J]. 课程·教材·教法,(2): 3–11

【3】梅德明,王蔷.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