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我管理看得见——基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1
/ 3


让自我管理看得见——基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罗明珍

东莞市大朗南洋幼儿园 523000

[摘要]幼儿期是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萌芽时期,身心各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中,独立行走、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意志力、思维力等身心机能的发展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及培养提供了可能,从幼儿期开始就必须逐步有目的地鼓励孩子的自律能力。这是我们国家政策的要求,是老师和父母的期望,也是孩子们自身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实施《指引》的整个过程中应遵循的核心概念和标准之一是:“幼儿园应高度重视不同类型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并让幼儿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观念,日常生活主题活动中的工作能力。”因此,在全面贯彻落实《指南》、《纲要》精神的今天,通过科学优化一日生活活动环节,合理安排幼儿生活活动,珍惜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营造幼儿自我管理的环境氛围,增强幼儿自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 生活活动 自我管理能力


一、生活活动中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新《纲要》社会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孩子的规则意识、有序意识、参与意识比起小学生更容易形成,从孩子的爱好和必须考虑的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和自主选择,孩子会逐渐养成主观意识。如果能够不断增强儿童的自律意识,则可能在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中起主导作用。

日常生活主题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园儿童基本生活需求的主题活动,主要包括幼儿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环节。生活活动贯穿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旨在帮助帮助儿童发展日常生活,自力更生、与他人相处、预防意识等,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水平和习惯。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教导及约束的力量,亦即行为的制约是透过内控的力量(自己),而非传统的外控力量(教师、家长)。相对他管而言,关键在于幼儿基本上是通过自身的理解、评论和发展趋势来产生和发展趋势,控制其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控制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管理自己所掌握信息和方法等。人的一生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自我管理能力表现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创造“一天主题活动都是课程内容”的教学理念,适合儿童在日常生活主题活动中提高自我管理观念和工作能力。根据进入幼儿园,饮食,盥洗、如厕、睡眠的质量,离开幼儿园等日常生活的主题活动,在孩子的脑海中唤起潜在的自我管理观念,逐渐转变将老师的规章转变为自然的个人行为。最后,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的自律工作能力清晰可见。

二、在生活活动中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一)创设细致入微的生活环境,培养自我管理的规则意识。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必须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

1.《纲要》强调:“自然环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应根据自然环境的建设和使用,合理促进儿童的发展趋势。例如:洗手间、饮用水、厕所阶段:儿童的日常生活自我节制,熟练地准备原材料,香气四射的香皂网袋,洗手水龙头加上各种动物造型的流水器,用带有轮子的推车篮让幼儿装水壶。在地板上粘贴自主接水路线图,将幼儿饮水儿歌张贴在饮水机处. 让每个物品都有一个“家”, 让所有物品都有自己的标签和位置,为物品及摆放点上都配上相应的标记,孩子们就很容易为这些物品找到自己的“家”。标记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小班的孩子们具有图像和抽象的特征。因此,产品照片或照片,图形,颜色等可以用作徽标;中学生和幼儿园班级的孩子可以使用文字和孩子自己设计的标记设计方案。

2.从幼儿入园到离园的各个生活环节,均以图示化的流程指引孩子们的一日生活活动。幼儿与老师一起动手制作“一日生活活动各环节的常规要求”粘贴在相应区域或显眼的地方,营造图文并茂的流程图示环境,让每一处环境都能与幼儿对话如:“入园常规”,“ 喝水流程”,“ 洗手六部曲”,“ 如厕常规”、“盥洗常规”,“班级公约”等,简单明了的图示化流程,让幼儿更清楚、明了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自己可以按照流程图自己完成,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二)鼓励支持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自理能力是评价一个孩子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自己管理自己的第一步。生活活动当中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事情,要求他独立完成的,如:独立进餐,独立的睡眠,独立入厕,整理自己的小屋,自己的玩具,自己的物品等生活当中的一些自我管理能力。

2.把握机会,支持幼儿,鼓励幼儿,帮助幼儿获得自我管理的成功感。 我的事情我做主,相信尊重孩子。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同时,生活中适当放权,多与孩子商量,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自己做主,成为活动的小主人,把自主权还回幼儿。

(三)学会与同伴沟通交往,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沟通和相处的能力是孩子在相处中产生的一种自律性工作能力。鼓励孩子们学习如何分享,学会享受友谊、学会交流、沟通和相处,学会主动倾诉自己内心的需求、愿望。比方说今天有位孩子肚子疼了,要主动的跟老师沟通,我哪儿不舒服了,要主动的跟成人去交流,孩子的沟通交往的这种能力,实际上也是孩子一种在交往当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当中大班幼儿遇到矛盾时,教师不直接干涉、参与,解决,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协商、自主解决。例如,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要将湿的汗巾更换下来,班级人数为单数,有位孩子找不到伙伴帮忙很苦恼。我们引导他找同伴商量,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最后他采取“等待”的方式解决了苦恼,等旁边的同伴都更换好了,再邀请他人帮忙。幼儿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获得了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并体验到沟通交流带来的成就感。

2.三到六岁幼儿冲动性行为逐渐的降低,他们能够听从命令,遵守基本的规则。但小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仍然比较自我,行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失控的行为,做得不尽如人意。要从行为习惯入手,培养自控的意识和自控能力非常重要,比如说遵守规则,会轮流,会等待、逐渐学会调控自己情绪等。

(四)争做“小小管理员”,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自己做自己的事”-这只是自律的发展,自律工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孩子是否可以为团体服务。

1.培养幼儿为班集体服务主人翁思想,引导他们多为集体服务。

(1)在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表示:“只要孩子能自己做,就应该允许他们自己做。”而班级“值日生”、“小义工”、“小小管理员”是幼儿乐此不疲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在一日活动中,教师要放手让幼儿自主参加值日劳动,培养幼儿主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主要是管物。小班能力强的幼儿先开始,安排一些擦桌子、浇花、收餐具、整理玩具架、整理图书之类的简单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到了中大班,值日内容可以适当丰富,争取每个人都有事情干,幼儿不但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尽职尽责,主动负责,而且在为同伴服务的过程中懂得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为他人做好榜样!

(2)打破教师一手抓的模式,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现在的孩子是人类,他们具有人类的所有特征,也应该享有人的一切权利,在生活活动中,比如来园时点名字,排队、起床、离园等环节环节,老师放开手让孩子们亲自感受自我管理,即表现和做事让孩子通过管理别人清楚的知道“你要怎样做”,再而转化到“我要怎样做”这样的自主管理模式。实践证明,让幼儿管理幼儿与老师管理幼儿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

生活中点名环节:小小管理员看着晨谈版点名,管理员点到谁谁答道,或者模仿动物叫声等,孩子们很开心的自主完成了点名活动。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最后一个环节:实行“今天我主播”、小小故事会等离园游戏活动,既满足幼儿个别化的需求,对今天的活动充满留恋,对明天的生活更加充满期待,又促进了幼儿自我组织活动、管理小伙伴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适应幼儿的经验基础与发展需求,放手让幼儿自主去做,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各项的管理工作,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幼儿从“被动接受他管”到“主动的自我管理”。

(3)多元化的管理员制度。

轮流担任生活管理值日生。以轮值的方式,按学号的顺序每次设置3人,保证每个幼儿有机会参与。比较适合年龄较小的中小班幼儿。

民主推荐小小(生活)管理员。每个生活环节都由全班幼儿自主推荐一名小班长,以票数最多当选。小班长职责是协助老师管理、督促小朋友做好生活自我管理。

自主推选生活项目管理人。让全班幼儿自主推选自己擅长的一项生活环节对全班幼儿进行监督管理,每个项目有2至3人,保证人人有机会参与。幼儿在通过演讲、拉票、任职 交接下一任管理员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这种形式对幼儿的要求比较高,适合年龄大点的大班级幼儿。(报名表)

60c2d76e07c51_html_5c738b58cc444b64.png

(五)坚持正面激励导向,激发自我管理的热情与兴趣

面对幼小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表现,要经常及时地在大家面前表扬,让孩子模仿孩子在赞美中的主要表现,使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律更加活跃。

我们发现幼儿学习系鞋带中,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穿、绕、打结等技能,某些幼儿由于在这些技能方面表现较差,往往得不到同伴的认可,慢慢地对系鞋带失去了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引导,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他们尝试着穿、绕、打结,他们逐渐感到“我能行”、“我可以”,从而树立起自信心,以便更积极主动完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此,我们结合一日生活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引导,让教师的“管”与幼儿的“管”互为主体,此已达到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结语:

在生活活动中,让孩子学习自律不只是放手,还需要技巧和良好的管理。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幼儿普遍认为他们会激发幼儿潜在的自我管理观念,逐渐将教师的规章制度转变为自然的个人行为,并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的自律工作能力清晰可见,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律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2012,《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2015.

〔3〕http://movie.zaojiao.com/2011/0822/30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