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1
/ 2

高考 语文连续与 非连续实用 文本阅读与思考

吴文科

贵州省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556599


内容摘要:2009 年引进了“连续文本”与“非连续实用文本”这一新鲜词汇,虽然词汇较为陌生,但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2017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把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由之前的选考改为必考,这看似微小的变化使得整张语文试卷的布局也发生了改变,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集中体现。基于此,本文对高考语文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与解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 文本特征 阅读思考 有效训练 提高能力


一、前言

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具有简洁、明快、信息量大、概括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能够大大缩减读者的阅读时间,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方式。近年来,我国大大提高了对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的重视,高考试卷的规格便是主要体现,但这不只是语文学科的范畴,更是其他学科需要统筹落实的任务。因此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多角度、大范围的阅读,以便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语文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的特征

(一)实用性

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虽然是2011版语文课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新词,但其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被运用到却不易发觉的一种文体,它具有生活的实用性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景区指示图、各类说明书、新闻文体都是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体的表现形式。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有着较高的实用性,在让学生掌握阅读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的方法后,学生便可以灵活选择所需文本并尝试做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运用与高考语文实用文本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处理我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回归课堂并运用到学习与解题中,这也进一步助力了阅读教学。

(二)简明性

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具有篇幅内容不长、实用性强的特点。它多以图像、表格、线条及文本材料等方式呈现,能够简洁系统地呈现文本的关键信息,信息具有关联性和板块化的特征,这正与信息化时代相吻合。例如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设置,每一栏陈设的内容都有不一样的药物名称、成份,而且上下栏之间没有承接关系,使用者可以依据自身的症状去寻找适合自身的使用方法,不用过分斟酌字词或咀嚼内容。

(三)建构性

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具有建构性特征,例如关于物联网发展与影响的材料,内容都是围绕物联网展开的。对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判断,即使是其中的一个图表或是图表中的任意一个内容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和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识别图表和借助材料中的文本内容,来把握文本材料的不同内容及观点主张。诸如此类的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题在高考试卷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和不少的分值,是对学生阅读速度、判定技巧及解题思维的综合性考查,在高考中具有建构性、稳定性和时效性。因此,学生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四)多样性

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很是简明扼要,内容和数据的表达方式也不一,同样一种信息的反馈也能用多样化的表现方式。除去语文学科及高考试卷的运用外,它可能涉及到一些其他学科的认知体验,不会局限于某一学科这一狭隘的范畴,即使是语文学科或试卷中的专属领域,也可用图表或数据等多种形式来多样化的展现。

三、语文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与思考

(一)迎合时代发展

当前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各式各样,在提取和阅读如此零散且碎片化的信息时,多通过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来满足。多元化的文本形式正悄然走进我们的阅读生活且被大众认可而接受,对于文字材料、图表、新闻、访谈等多种呈现形式的文本,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就能得到该有的适应需求,而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的教育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进行有效训练

在高考语文备考复习中,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的阅读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它已成为高三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语文”存在的影子,备考阶段的语文复习需要格外重视专题的有效训练,因为该阶段的学生是反应社会缩影的一个群体,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多样化且具有流动形式的信息。而将高考中的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应用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不但能够创新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中去熟悉与巩固该类考题的解题技巧。

(三)深化教育目的

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作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常客”,而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若想突出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和突破问题,以生活经历去提供好的参照样本,在此基础上,还要积累大量的文本阅读素材,使之与生活紧密相连。教育者要想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不仅仅是教授单一而传统的书本知识及解题技巧,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强化。而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材料正好具有选材多样化、广泛性等特征,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中的《老人与海》,教师需要打破以往的单调讲授方式,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对文本中的主人公与大鱼几经搏斗进行归纳,这就能使阅读教育更加醒目简明。

(四)提高应试能力

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图表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要掌握如何剖析文本、筛选信息与提炼答案的方法,这不仅仅局限于对某则材料中某一段或是某一段中的某句话的解读,还需要对所有的文本材料或是其中的几则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去努力发现文本材料之间的内容关系。学生在阅读时除了要有整体意识,还需要有对文本材料进行比对分析的细致把握。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中的插图均是为了提高阅读理解,画像的形象恰似杜甫写作这三首诗时的沧桑老者形象,这就是共情理解法的巧妙运用。教师也可以根据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材料中的字词句以及整体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研读文本、比较分析、筛选信息、整合答案的能力,以此来不断提高与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解题能力。

四、结束语

高考语文的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实用性强,具有“简、短、快”的特点,它除了能与当前的教育形式接轨,还能够考查并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如今,连续与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题已成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大引导方向,而把握好这个方向,具备该题型的解答能力,也成为了当下学生必不可少的应试要求。



参考文献:

①邓利·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8):230-231.

②张幼良,杜艳红.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刍议[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0,34(4):105-110.

③唐能科.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 中外交流,2020,27(18):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