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空间几何意识的渗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2

小学数学中空间几何意识的渗透研究

王宁宁

杭州市丁蕙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大脑的发育,由于小学学生对于有些数学概念没有办法进行很好的理解,对于题目中的数学逻辑关系缺乏相关的联系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图形以及数学文字性的内容,老师可以采用几何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的教学。基于此,本文对制约学生几何意识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几何意识的渗透,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思维;渗透研究

引言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较多的是数学几何题和数学代数问题,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理解能力尚有欠缺,对于一些数形结合的问题难以进行较好的理解,就会导致有些学生出现抵触数学的现象,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很多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较少,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渗透几何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制约学生几何思维和作图能力发展的因素

  1. 学生对于几何思维没有一定的概念

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对自身的做题量和做题效率十分关注,对于一些数学问题以及相关的学科素养并没有很多的概念。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投入更多的也只是学习做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做题的技巧,对于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没有过多的关注。由于很多的学生对于数学抽象化的图形以及转换并不是十分地关注,这也就造成了很多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十分地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几何思维没有一定的理解,相关的作图能力有所欠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不到较好的提升。

2、老师对几何相关论述较少

很多的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讲述过程中,注重更多的是学生能否将一道题目作答正确,能否对题目进行一个正确的解析,对于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信息能否进行迅速地掌握等。除此之外,对于学生是否了解数学的图形以及图形中包括哪些信息,是否能够将图形与数学知识进行转换并没有过多的了解。老师在课堂中对相关的数形结合理念讲述的内容较少,学生相关的数形结合思维也较为落后。

二、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几何意识的相关策略

1、在数学概念中渗透几何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中,大部分是关于一些运算的法则、数字的换算、乘除加减的定义等、图形判定的相关概念等,这些概念读起来可能只是一两句上口的话,但是只有学生真正的理解了,才能算是进行了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时,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的作图方式,将知识概念进行充分的讲解。在学生充分理解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说出相关的图形描述,让学生将语言描述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图形.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出几个类似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和鉴定,是否是平行四边形或是梯形,并说出原因。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数学几何思维以及相关的作图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1. 在学生动手实践中渗透几何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仅凭课堂的几十分钟,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几何思维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出相关的数学模型以及相关的平面图形,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充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时,由于学生在日产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对于圆柱和圆锥的构成以及整体的形象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楚,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相关图形的画法、其中的位置关系等,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练习,之后,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具体模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圆柱与圆锥的形状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之后,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里进行相关的动手实践,自己亲手制作相关的数学模型,切实体会书中所说的关系式,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几何思维,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3、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几何意识

由于学生对于文字的感受和敏感的程度不如图片、声音和情景再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还原数学问题中的情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几何思维融入到情景教学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巩固学习。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这章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生活中的相关情景,设定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问题的解答。譬如,班级中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10人,在男生中,身高在一米五以上,一米六以下的有5人,一米六以上一米七以下的男生人数为10人,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之间的男生人数有5人,女生中,身高在一米五以上,一米六以下的有6人,一米六以上一米七以下的学生有4人,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情境,规划相关扇形分布面积,要求在扇形统计图中,能够将题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呈现。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会思考如何将扇形分布图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相关的几何思维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4、革新教学理念,渗透几何意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应主动的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几何思维知识。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时,应主动的利用相关的图形、线段等,向学生讲解知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做题思维:在面对位置与方向的题目时,需要配备相关的图形。这样一来,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几何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2]

结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利用相关的图形,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几何思维,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兴飞.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新教育, 2020(16).

[2]薛生林. 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J]. 教学与管理, 2020, 000(002):P.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