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张继利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粥店街道粥店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在我国的中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能否解决一个问题说明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他的知识掌握得足够牢固,学得足够深入,就能够很快、很好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但是如果他能提出一个问题,这说明他有主动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对于中学生来讲,创新能力与主观能动性比单纯对于知识的掌握要重要得多。因为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通过短时间的努力可以得来的。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此进行重视,在数学中注意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就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现有的知识储备而不太了解的地方,如果他们此时不放弃,他们会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这表明学生有问题意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意识,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基础意义。

当前中学生普遍对于数学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创新能力不足。在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就不利于学生长期主动思考好习惯的养成。要想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主动对于所困惑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有效地增强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地提升其数学能力,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造成学生问题意识差原因

(1)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不能”提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传统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坚持“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往往是根据既定的教材内容,将问题一个一个抛出,再引导学生或者帮助学生一个一个地将这些问题解决。当这些问题全部被解决掉时,这节课的任务也就顺利完成了。这样教师只是注重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从没有去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这种对知识的过分注重势必会使得教材神圣化,会让学生觉得教材上的东西都是绝对科学的。长此以往,学生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了,也丧失了创新性。

(2)教师的权威性是造成学生“不敢”提问的直接原因

教师作为知识的体现,自古以来社会,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尊重,教师的权威从小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和扎根,他们会觉得老师很神圣,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绝对正确的,教师所说的每一个内容都是班里的毫无疑问,应该让学生接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形成了对老师的依赖,他们在内心深处对教师是无比“敬畏”的,除了“敬”,还有“畏”,他们“不敢”对老师做出一丁点的质疑,在对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从来都是只管接收,不敢提问。这样,学生就逐渐丧失了问题意识。

(3)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不会”提问

当前教学属于结论性教学,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学生只是死板地接受既定的知识,缺乏对于问题的思考过程。在这种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误解:教师的问题而不是灵感。显然,大多数问题都是为了便于教学而设置的,学生的观察、讨论和回答都是老师事先精心安排的。学生受既定规章制度的约束。即使他们偶尔遇到一些问题,他们也只能在这个框架内。如果提出框架外的问题,会立即遭到老师的否定和拒绝,被认定为“盲目随意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紧密联系数学理论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有效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欣赏数学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生活中的优化问题示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市场上同样数量的小包装物品通常比大包装物品更贵?例如,饮料瓶越大,企业的利润就越大。这是真的吗?通过这种方式,数学知识被整合到生活中的问题中,学生可以通过示例了解饮料瓶的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的影响。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2)精心设计问题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

在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知识,灌输学习内容,还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以各种问题的形式独立学习,可以利用有趣的故事或数学历史来设计问题,也可以通过实验和可视化演示来设计问题不能否认,人们喜欢听故事。教材中很多公式的出现都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比如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比如数学王子高斯、数学奇才华罗庚,他们都是在数学上具有极大成就的伟人,而他们在进行数学研究的同时,又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可以给予我们很多趣味与启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问题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不能否认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动力,此外中学生一般都很活跃,好奇心旺盛,喜欢新鲜事物,他们喜欢研究和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中学教师要充分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他们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进行“正数与负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周天气预报”来通过温度将正数与负数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就体现到一个趣味性了。教师如果只是死板地将一周的温度分别写在黑板上,那对于学生并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模仿央视气象播报员的口气来为大家进行气象播报,在播报的过程中,还要配合上相应的动作与表情。学生们必然会兴味盎然地听完教师的气象播报,并且对接下来的内容有很大的好奇心。这样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之下,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掌握得也很到位,还会在轻松的氛围下说出自己内心的疑问与困惑。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他们不应该是只掌握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创新精神,这就要对学生从小进行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就当前教育背景下,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不敢、不能、不会提出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一一解析,并探究了在中学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的几种策略,包括紧密联系数学理论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精心设计问题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问题兴趣等。

参考文献:

[1]庞斌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苑教育,2021(18):21-22.

[2]张建刚.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30):28-29.

[3]庞永红.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97-98.

[4]朱敏彦.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4):53-54.

[5]管菁芸.试论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