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视域下家国情怀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视域下家国情怀的培养

林惠京

东北三省中小学朝文教材编译出版协作小组办公室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包括共同体意识、家国同构、仁爱之情,是一种主体对共同体的认同、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本文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视域下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感知家国情怀、树立家国意识、加深家国情怀理解、宣传普及家国知识等培养教育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家国情怀


引言:《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是我国从古至今重要的传统文化内涵,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点;教育,先树人再谈学识,家国情怀教育强调修身、重情、心怀天下,其教育内容既有道德思想培养又包括法制意识树立,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1. 小学道德与法治视域下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阶段具有先行性、启蒙性、决定性,小学的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将来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家国情怀作为我国重要传统文化内涵和我国精神文明核心,在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起重要导向作用。小学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与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认知、丰富学生的精神情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我国未来发展储备优秀人力资源,鼓励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添砖加瓦,通过对小学生家国情怀意识的树立,培养其正确爱国主义观念,对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不仅是一门教育课程,更是作为国民应有的最基本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1. 道德与法治视域下培养小学家国情怀的方法

(一)创造意境感知家国情怀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点,也是学生真正步入学习阶段的教育基础,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与课程计划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影响深远,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自制性差、理解力参差不齐等群体特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应注意寻找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家国情怀作为我国重要传统精神文化内涵,是树人树德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的情感认知、品德培养又有重大影响。教师在这方面内容的教育讲解时,应结合小学生好奇心旺盛的群体特征,积极开展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入家国情怀小故事,营造爱国护家的感情氛围,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正确的认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戏曲、戏剧文化,利用生动、有民族特征的表达方式,吸引学生学习、理解家国故事,感受家国情怀。比如:在精忠报国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戏剧、乐曲渲染教学氛围,带动学生爱国情感,通过动画、生动的视频讲解,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与学生积极互动,向学生传输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避免生硬刻板的照本宣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因个体差异参差不齐,过于生硬刻板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排斥、逆反心理,使教育教学效率大幅下降,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的[1]

(二)举例讲解树立家国意识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丰富教学案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吸引、鼓励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理解课程内容。教师在进行家国情怀相关课程内容的讲解时,可以通过邀请学生参与故事讲解、故事扮演,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讲解、扮演中领悟、体会家国情怀。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创造环境,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课程内容,而不是强硬的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甚至依赖家长完成课程任务,只有学生主动、认真的对知识进行探求与学习,才能起到教育目的。家国意识的树立不是生硬的知识灌输,教师要以身作则,用家国故事、爱国事迹等生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家国关系,让学生切实明白有国有家,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民族团结、行孝尽忠、心怀家国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的家国意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行。比如:可以例举文天祥被俘不屈、苏武被匈奴扣押忠于祖国、杜甫安史之乱不忘初心、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等家国故事,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家国情怀。以文天祥被俘不屈故事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一点动画视频演示文天祥被俘不屈的故事内容,其次对学生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纠正,可以根据内容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安排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演讲、角色扮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体会。

(三)开展实践加深家国情怀理解

小学生具有自律性差、活泼好动的群体特征,课堂纪律混乱、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小学课堂经常发生,这并不是学生出于目的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而是小学生受年龄影响共有的群体特征。教师应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计划教学课程安排,调整教学内容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

[2]。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设定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活动内容,比如演讲比赛、话剧表演、戏曲赏析、知识竞赛等,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知。利用学校活动或在重要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通过学生对历史的真实认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在学生的参观过程中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了解我国历史进程,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通过历史传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有助于学生对民族团结、民族自信的素质培养,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可以组织春游等活动,在活动中适当融入家国情怀的培养与教育元素,但不要因过度知识普及丧失活动本身的乐趣,使学生对活动失去兴趣,对以后的活动开展造成影响。

(四)加强宣传普及家国知识

家国情怀不应仅作为课程内容出现在课本中,作为我国重要的精神文化核心,家国情怀的树立与培养应建立在学生对家国的认识之上,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家国文化,普及历史知识,通过网络、媒体将家国情怀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校的走廊展板、操场布设中,可以多引入家国情怀、国家历史、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图文结合的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民族责任心,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家国小故事、历史小知识等相关内容,向学生讲解国家构成、讲解我国民族成分及民族特点,补充、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渲染优良教育教学环境。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结合日期相关节日或纪念日,认真拟定每周国旗下演讲的演讲题目,教师应以身作则,引发学生思考,对学生进行积极指导,活跃校园学习氛围。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视域下家国情怀的培养对小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良好行为道德的培养、完整法制观念的建设有深远影响,通过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力量、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小学道德与法治视域下家国情怀的培养[J].教育观察,2020,9(47):86-88.

[2]杨书琴.深耕教材,传承家国情怀[J].家长,2021,{4}(1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