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有效评价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有效评价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李凤艳

山东省滕州市北辛街道中心小学 山东滕州 277599

摘要: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相关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地调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人文教育,但每一名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相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指导工作时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美术教育,应当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

关键词:因材施教;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清楚地认识到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他们在美术方面没有过人的天赋,但这也不影响学生自身的价值。因此,教师应积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配合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节奏,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有效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自身为主体,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信学生的能力与潜力,并在关键时刻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教学的重要性

“因材施教”理论早在战国时期便得到孔子的运用,孔子对于不同时期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而随着当下新课程改革的施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正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因材施教”的理论,能够有效地开展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美术教学,并能够有效地为国家培养拥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人才。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绘画任务,会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绘画指导,这种指导方式会使得那些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顺利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技巧,加之一些学生的天赋不高,往往使得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相对低下,学生的美术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高。而“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使每一名学生获得符合自身水平的美术教育,使学生的美术素质获得有效培养。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具体策略

(一)丰富美术教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内容

将教育内容生活化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所推崇的先进教学思想,是当今时代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基石。将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效延伸,能够使学生在进行美术相关知识的学习时能够产生熟悉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是最丰富的时刻,此时将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能够有效发挥小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已有知识创设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进而有效提升自身基础美术素养。此外,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以美术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并在观察的过程中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生活中的艺术灵感,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意识。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彰显自身的个人魅力,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使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获得培养与提高。

(二)关注学生的独特性,按照学生的需求给予指导

“以生为本”是当前的教育理念所提倡的重点,因此许多学校对这个重点的理念进行积极响应,构建了大量的“生本课堂”,生本课堂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能力等各项因素,并结合这些因素给予学生最适合的教育,进而促进学生个人获得各方面的有效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中,教师首先应改变自身高高在上的观念,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有效了解学生们的具体需求,进而合理地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与设计。小学美术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通过良好的沟通完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学习任务,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有效提高。

(三)分层教学,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

若想成功地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分层式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程度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加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来。举例说明,在教授《身边的设计》这一章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设计本身的魅力所在,并引导学生意识到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精美的设计能够使人们的生活充满艺术感,同时也更加便捷、合理与科学。同时,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向学生布置相关的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完成一件独属于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在布置设计任务时,教师应考虑到有能力的学生能够自行进行小组讨论,并确立相关设计方案进行实施。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们而言,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设计任务较为困难,这时教师便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引导有美术才能但没创意的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画作;引导有创意但没有美术才能的学生写下自己的创意;并将这两类学生进行有效组合,进而碰撞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分层次教学是小学美术课堂中施行“因材施教”的关键,它能使学生建立对艺术学习的自信心,并促进学生完成点滴地积累,最终实现对自身美术素质的有效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因此,教师在为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本就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当根据孩子自身独有的天赋、性格与兴趣爱好等实行差异化教育,并有效地为每一名学生制定专属于他的独特成长路线,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实现心中的梦想,进而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林炜珊.关注学生,从现象走向本质——谈小学美术教学的因材施教[J].新智慧,2019(7):75.

[2]张轶."因材施教"彰显小学美术教学魅力[J].考试周刊,2017(18):156-157.

[3]徐丹妮.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1(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