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对分课堂教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策

唐继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中学,广西贺州 546899

摘要:初中教学方式随着新课程的优化过程,出现很多与当前教学不相适应的问题,教师依托课堂讲授过程和增强学生谈论环节的办法,逐步将对分课堂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制定三步骤策略,通过传统讲授、学生知识吸收以及课堂讨论三个步骤将课堂时间合理配给给学生和教师,学生在教师讲授的环节下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交流,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实现学生主体作用。

关键词:对分课堂;初中数学;对策


引言: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强调学生需要运用数学思维来看待问题,并且结合数学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将该部分涉及到。但是,数学本质是不具象的知识,学生只能通过抽象化理论学习,难以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传统模式的教学侧重于固化知识的讲解和题型分析,没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对学生差异性缺少关注。因此,通过调整数学教学方法,逐步运用对分课堂才能焕发课堂生机,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成效。

  1. 对分课堂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构建概念

针对初中数学的对分课堂模式,是基于现有教学过程存在问题以及当下新课改之后的要求形成的新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要将课堂时间进行均分,一半用于教师传授教材知识,一半让学生实现课堂互动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不单单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数学教学环节中,需要留置部分时间让学生可在课堂前自主预习,鼓励学生先吸收知识,在发现其中的问题。因此,对分课堂一般通过三个步骤实现,教师讲授是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吸收数学知识是第二环节,课堂交流互动是最终环节。因此,从现阶段对分课堂实施中了解,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对分课堂极大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教师观念和角色转变,依托互动交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增强教学效果。

  1. 对分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运用的具体措施

  1.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时

教师在课时安排上,应该关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要结合对分课堂三个步骤来实现课时分配。因此,教师利用每周最后一天的数学课来安排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这种预习方式包括了周内和周末的时间,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有相对多的时间,可以结合学校作业情况对数学学习时间进行充分安排。但是,初中数学不同章节间的难以度和理解性有所区别,教师不能全部安排统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分配。也要关注到当前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缺乏主动意识,在具体安排讲授环节和讨论过程不能与课程预习阶段相差较远,避免不因时间问题导致学习未能加深数学知识印象。例如,在《直线与角》预习安排中,可以将具体预习过程安排到周五和周末进行,结合周一课堂进行数学知识讲解,推动学生讨论过程;但是在《整式加减》中,本章知识相对于其他章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可缩短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将本次自主学习安排在周内某一天,便于增强教学效果。

  1. 构建学习小组,增强互动交流

数学教师从对分课堂中关注到学生差异性,通过不同学生表现现状来分配学习小组,以每组6人均匀分配各小组成员,并且将小组不同人员定位成不同角色。例如,设置小组长、记录员、主持人员等,让小组成员在每一次互动中进行角色轮换。教师通过每组讨论过程交流中,引导和鼓励每位成员进行问题分析和方法提出。要密切关注各小组成员在本组的适应情况,对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该组环境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例如,针对《平移》来开展小组分组讨论,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我分析,来判断平移的特点和性质,并结合生活常识对其进行举例等。教师观察不同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讨论,来分析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以及课前预习成效情况,并观察学生参与讨论情况,避免部分学生未积极参与。

  1. 优化学习内容,促进教学改革

数学教师要正确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要结合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调整。要及时转变思想,避免传统教学模式重现,不能根据教材进行全范围的讲述,要依托教学现状针对性培养学生数学基础和核心素养形成。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各系统的衔接性,从而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立足于当前对分课堂实施情况,将预习练习过程放在学生自主过程和讨论环节,并且依靠易错纠正来深化数学知识,以此让学生来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数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每一次新内容的预习中,都要进行新的设置并对作业进行系统调整,明确学生自主过程的目标。逐步不能局限于单章节的数学知识总结,要逐步扩大多个章节,让学生可以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跨章节总结知识,由此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培养,便于学生更快掌握不同知识的联系性。例如,在具体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要现有一元一次方程进行部分知识的引导,让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逐步让学生有知识衔接的意识,并能通过不同知识找到联系性,以此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形成。

结束语

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情况,对分课堂有效改善了当前教学问题。但是,教师在实施环节中,应该意识到对分课堂是新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引导作用,凸显了学生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参与性,必须在教学中遵循学生不同阶段的学科认识思维。教学模式和内容设置上要符合学生当前认知,从而契合基础教育核心素养形成的要求。通过在初中数学实践中证明,对分课堂缓解了数学学习的问题,有利于增强教学质量,并逐步唤醒课堂活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以此让初中数学知识结构进一步形成,实现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米玛.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分课堂概念的实践与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10):P.1-1.

[2]张昌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策分析[J]. 新一代:理论版, 2019, 000(007):P.171-171.

[3]李海燕.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J]. 新智慧, 2019, 000(013):96.

[4]卢杨妃.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J]. 读与写, 2019, 16(017):146.

[5]郭萌. 论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