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观察研究——以曲靖市Z幼儿园为例

/ 3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观察研究——以曲靖市Z幼儿园为例

和玉珍,丁晓琼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云南 安宁 650304

摘  要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大班是幼儿合作发展的关键期,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日益增多,而建构游戏是幼儿园中重要的游戏形式,越来越多的幼儿合作行为在建构游戏中产生。基于此,本研究以曲靖市Z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围绕幼儿的合作行为对象、合作行为策略、合作行为水平、合作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对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展开系统观察,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大班幼儿;建构游戏;幼儿合作行为

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现状的观察结果分析

为了解曲靖市Z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现状,笔者选取了该幼儿园的3个班进行了观察,收集到96次在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主要围绕幼儿合作行为对象、合作行为策略、合作行为水平、合作行为结果来展开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一)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对象概况

1.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对象分布情况

为了解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男女生合作对象的情况,笔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在不同种类的游戏中,三个班的男生和男生合作共46次,占比47.91%,女生与女生合作共38次,占比39.58%,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合作次数为12次,占比12.5%。研究表明,在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同性之间合作行为较多,异性之间的合作行为比较少见。

2.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对象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观察分析,在平时的活动中,女生更愿意和女生一起玩,男生更愿意和男生一起玩,为进一步了解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合作行为对象的具体表现,笔者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大班幼儿己经明显具备了性别的稳定性,他们更愿意和同性一起玩,一起去和同性分享他们的游戏成果,而异性之间缺少了合作。笔者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幼儿在选择同伴上,有排斥与异性合作的想法。

(二)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策略概况

1.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策略分布情况

本研究参考白茹雪的幼儿合作策略来作为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将幼儿合作策略分为积极性合作行为策略、一般性合作行为策略、消极性合作行为策略[1]。使在建构游戏中的幼儿进行合作时能够快速作出判断,能够比较精确地对建构游戏中的幼儿进行合作分析和判定。幼儿的积极性合作行为策略出现的频率是最高,以自觉配合为主,而在一般性合作行为策略中,以说理解释最为频繁;在消极性合作行为策略中,告状的频率最高。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积极性合作行为策略出现的频率最高,一般性合作行为策略次之,最后是消极性合作行为策略。

2.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策略特点分析

(1)合作行为策略使用较单一

从笔者观察到的幼儿合作行为策略分析来看,在积极性合作行为策略中,幼儿往往能够采取自觉配合的策略,而很少采用其他策略。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幼儿会用命令式的口吻强迫对方改变原有的行为,而另外一部分幼儿则没有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类幼儿都缺乏社会技巧,不利于双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消极性合作行为策略中,以告状为主

为进一步的了解幼儿使用告状策略的具体表现,笔者对幼儿园内的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幼儿之间缺少了交流和沟通,会导致破坏行为的产生,从而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不满。所以,直接向老师告状,揭发同伴的“破坏”行为是小朋友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幼儿告状问题一直是区域游戏存在的普遍现象。

(三)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概况

1.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分布情况

本研究参考我国学者曹中平对幼儿合作行为水平的划分,将96件幼儿合作行为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合作水平:意向性合作、自发性合作以及适应性协作[2]。发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水平仍多数处于自发性协同合作,占总比重53.12%;其次是意向性合作,占总比重的34.37%;最后是适应性协作合作,占总比重的12.50%。通过以上数据表明,大班幼儿合作水平处于自发性合作阶段。

2.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特点分析

(1)自发性协同水平出现最多

当两个小朋友都有合作的想法,在过程中,通过语言和动作配合,但整个过程没有很积极,解决问题完全取决于另一方的想法,导致合作行为组织较为松散,这种合作只能算作合作的萌芽。

(2)意向性合作水平出现较少

当一开始两名幼儿都有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游戏中,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他们之间出现了一些分歧,最终,一方选择了退出,笔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有目的性的,由于两个人的观点不一致,缺乏交流,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合作一直处于意向性合作。

(3)适应性协作水平出现最少

当每个幼儿都有合作意识,产生了合作行为,他们一开始就定下主题,目标明确,分工合作,融入到了角色情景当中,开始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通过语言互相配合,互相协商沟通,每个幼儿都能领会到对方的意图,在有序、有规则的情况下展开活动,合作也就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存在差异,虽然一开始有了合作的想法,但在过程中,整体上缺乏组织性,容易被不相关的因素影响,导致合作失败。

(四)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结果概况

1.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结果分布情况

笔者将不同的合作结果分成两类:一是合作结果的有效性,也就是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在伙伴合作中达成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认为是合作成功;第二种情况是幼儿因为有了相同目的而进行游戏,但由于意见不合、中途退出,又或者破坏了搭建成果等方面发生了分歧,那么就会被认为是合作的失败。当幼儿游戏结束后,将对合作的结果进行统计。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合作结果成功与否,可知,大班幼儿合作结果中合作成功的次数明显多于合作失败,各班的成功率均超过8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在合作行为结果有很高的成功率,但也会存在合作失败的结果。

2.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结果特点分析

在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之间的合作大部分都能成功,能够完成一开始定下来的合作目标和合作意图,使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幼儿间的友好合作,是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共同搭建,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协商,拥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较为丰富的经验,共同遵守规则,积极投入游戏,最终实现最初的合作目标,合作结果取得成功。在观察中能够发现,有少部分的幼儿合作是失败的。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测就强迫别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导致合作结果是失败的。

二、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笔者整理了教师访谈后发现,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幼儿自身的因素

1.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影响合作行为发展

根据与教师访谈发现,教师认为,幼儿的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儿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幼儿的视角能力选择不够,无法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产生的动作和语言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幼儿对对方行为的不了解,产生敌意,导致幼儿合作失败,从而合作行为受到影响。

2.幼儿的性格及语言发展水平影响合作行为的产生

在建构区的游戏中,虽然会产生合作意图,但由于幼儿不会恰当地运用语言,无法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易造成幼儿同伴间的误会,从而导致合作的失败。灵活的运用语言,有利于幼儿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通过观察发现,语言发展水平较好的幼儿,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吸引其他幼儿的注意,理解能力也较高;而语言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受到支配,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3.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影响合作行为发生

良好社会性技能形成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在建构游戏中对幼儿的观察发现:有较好合作行为的幼儿,其社交活动水平也较高。

幼儿的社交能力主要有:学习耐心地听别人说话,懂得用礼貌的语言,对别人的谈话作出积极的反应;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及时地给予帮助;善于鼓励和赞扬他人,不喜欢的事则采取正面委婉的态度等。社交技巧在合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些幼儿不会运用交往技能,影响合作行为的发生或使合作失败。

(二)幼儿教师的因素

1.教师指导方式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策略的使用

在建构游戏中引导幼儿的合作行为,老师的指导和示范很重要。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几乎没有为幼儿提供系统的合作教育和辅导,教师会把维持区域的纪律和保障幼儿的安全作为首要,他们虽然以幼儿为中心,但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他们就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导致在游戏中幼儿不会灵活的使用合作策略。所以,教师的系统性指导对幼儿使用合作策略有着重要因素。

2.教师的观念影响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师在幼儿当中起着一个重要引导者的作用,教师的观念的认知对其产生很大的作用。通过与授课老师进行访谈,发现接受访谈的三位老师都可以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理解都比较片面、简单,认识不够深刻。通过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老师一般更侧重于管理纪律或者强调规则,基本上会在各个区域巡视一下,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幼儿的合作行为。然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合作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幼儿合作的注意,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合作能力,从而使得他们缺乏合作精神和动力。因此,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注重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的培育。

  1. 教师的教育评价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结果

教师评价在幼儿合作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出现了良好的合作行为时,老师要适时地对其进行评价与激励,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当幼儿在发现正面的友善行为能带来良好的效果之后,也会更主动的形成正面积极的合作行为,促使合作结果能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如果进行结束的总结性评价,有助于老师面对所有的幼儿,引导幼儿讨论分析,与幼儿共享合作乐趣,激发幼儿合作意识,促使幼儿合作结果是成功的。因此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亲社会行为和不良的表现,必须给予合理评价,这对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至关重要。

、促进幼儿园大班建构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建议

(一)为幼儿创设合作机会,积极鼓励异性之间进行合作

1.巧设游戏情境创设合作契机

教师可以设定几个不同的建构主题,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创设出异性之间的合作契会,教师要主动引导幼儿的合作行为,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合作行为。例如,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将男女孩分组,形成一种和谐的合作气氛。在团队合作中,幼儿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老师也可以指导那些最先做完的幼儿,到那些没有做完的同伴那里进行帮助,这样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合作气氛。

2.重视幼儿的移情训练,提高异性合作意识

首先,移情训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互换角度思考的培养,可以指导幼儿感受别人的情绪,从而实现对自己的再认知。在幼儿参与的游戏中,能够正确地表现自己并作出适当的合作行为,促进幼儿间异性合作,减轻幼儿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其次,通过移情训练的培养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与其他异性间的互动,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运用同理心来培育幼儿的社交活动,要特别留意所选取的活动,包括自我分享、鼓励等,激发幼儿的思考,提高异性合作意识。

最后,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充分的榜样和示范,幼儿具有模仿的能力和学习的精神,而教师要善于运用良好的合作模式来促进幼儿异性间的合作学习。

(二)选择恰当的指导时机,引导幼儿灵活运用合作策略

1.教师恰当的介入和指导,引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

营造自由的游戏氛围,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给予肯定的评价。在对待不同的幼儿时,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认识幼儿的生理和个性特征,并根据其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循序渐进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相结合,例如:直接指导、典型示范、语言导向等,幼儿间的合作可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让事情顺利的进行,并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比如对幼儿竖起大拇指、或者在公共场合夸奖孩子。这样做不但可以给幼儿树立一个榜样,也可以让孩子具备合作的能力。

2.更新幼儿教师的观念认识,推进幼儿合作行为策略使用

作为一名老师,拥有一套科学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们的各种不同的活动。而思想和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社会发展和思想的深入而改变的。同时,教师本身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不同的方式与同事进行沟通;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自身工作实践,进行自省与反思,以增强培养幼儿自身良好的合作能力与合作行为。幼儿园必须注重对教师合作行为观念认识的专业化指导,使其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科学的引导,教师也要让自己的专业得到提升。此外,每一次的学习或对幼儿的观察,都要学会进行总结和反思,幼儿教师就是需要从不断地反思中成长。

(三)教师树立正确观念,提升幼儿合作行为水平和结果

1.教师注重游戏的多元化评价,促进幼儿高水平合作

在建构游戏中,高水平的合作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合作。教师做出恰当的的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方法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是建构区游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游戏结束后,大多数的幼儿都会渴望教师能够给出一个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类,幼儿评价和教师评价。首先是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对自身、同伴的合作过程和合作结果进行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模式可以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合作学习方法,从而促进他们的合作能力;其次是教师的评价,教师除了加强幼儿积极合作行为外,同时也要对那些缺乏合作精神的幼儿进行激励,不能损害他们的尊严,要巧妙的指出它的缺点,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共同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

2.重视家园联系促使合作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幼儿园和老师要和家长保持紧密的关系,相互协作,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制订合适的合作培养教育计划,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采用多种方式,以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能力。在多个层面上,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和交流。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联络板”等方式,也可以定期进行家访,这些都是与家长、幼儿沟通的良好方式,让家长们更好地掌握幼儿在园的状况,同时也可以在平日里向家长们推荐一些亲子活动,教家长们如何使用这些技巧,比如: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学会耐心的倾听他人讲话等,家园共同促进幼儿合作认知,要想让幼儿学会合作社交,光靠一己之力是很困难的,所以父母必须要对幼儿园的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这样才能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况,从而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家庭资源,促使幼儿的合作结果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茹雪.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20:12.

[2] 曹中平.社会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J].现代教育研究,1994(1).

作者简介:

和玉珍(1999.10-)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本科,学士,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丁晓琼(1987.07-)女,云南禄丰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教师,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

 


[1] 白茹雪.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20:42.

[2] 曹中平.社会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观察研究[J].现代教育研究,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