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

史丽娟

江苏省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校   215008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的,所有的数学理论知识都是以小单元为单位进行的。整合小单元、构建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受到更多老师的重视,构建数学大单元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准确地串联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完善学生的“学习序列”,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大单元;实施策略

前言: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部分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各种分散的知识的集成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在实施“双减”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优化,指导学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令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学习。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学科核心内容与学科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适合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材料,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等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单元式教学是指以同一个题目为切入点,将同一个题目中的不同知识点进行整合和组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位,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运用单元教学法,能帮大家准确地掌握整体的学科知识,为大家学习数学这一门学科带来便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部分教师不适应单元教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由于“双减”的实施,学校的整体教学要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导致了一些小学数学老师不能很好地适应单元整体教学。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能够很好的适应和优化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单元教学的教学模式。

(二)学科类的各知识点联系不够紧密

数学是一门逻辑很强的学科,任何一种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编撰,都会被严格地用单元的形式组织起来,然而,就目前的教学实践而言,很多老师在备课前都是以单独的知识为基础的。这就导致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系统。

(三)对于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种基础的数学知识,而这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仅仅根据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进行教学,导致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导致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重构大单元教学内容,实现进阶的整体教学

首先,在整体上我们必须实现进阶式的教学,而这就要求我们重构每个大单元的内容了。以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为基础的单元整合与重构,需要贯通各单元间的内部关系,既有增加,又有减少,这样才能使课程的内容更加系统化,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结构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挑战性。在重构的单元教学中,应该通过迁移思维、迁移知识经验、迁移探索等等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体验的方式直接进行单元知识的学习。重建后的每个学习时间并不只是重复以前的学习经历,而是在保证知识的相互联系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习任务的难度,使其难度呈螺旋状增长。在单元重组后,课堂时间要更加充足,教师的教学实践要更加灵活,并要针对学生暴露在学习中的困难进行跟踪。在知识学习方面,要强调算术与算法的关系,建构运算意义的整体架构,最后实现计算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大家提高数学素养。

(二)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指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征,结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小学数学教材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基础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此外,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百分运用》这一单元,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入手,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对百分数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把小数与分数分解为百分数,使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百分数问题,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构建大单元活动框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家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懂得引导大家构建框架。在知识系统和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之上,以整体建构为基础,在知识自主建构过程中形成新的方法结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以及获得知识的方法,方法结构逐步遵循了学科整体性建构的本质特征、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机理以及通过结构化、模块式的意义重构和递进式教学。

比如,以“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依次探究讨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都是不同的图形,并且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但同时它们也有共通之处。计算平行四边形是通过剪切、移动、拼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而三角形和梯形也都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进行公式推导学习。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同之处都是把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推导而出。当学生放弃以前的固有思维转而用这种方法结构学习研究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和圆的面积时,问题都会通过类似的方法迎刃而解。

结语:

大单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之中。小学数学的开放性、发散性,给小学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采用大单元法,引导学生把握大单元的学习脉络,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伟. 基于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初探[J]. 读与写,2022(36):146-148.

[2] 徐世凤. 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生量感培育策略 ——以"面积单位"教学为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23(5):35-38. DOI:10.3969/j.issn.1674-5728.2022.05.007.

[3] 熊梅,董雪娇,孙振涛.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设计[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