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为牵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7
/ 2

以课例为牵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李佳

巴彦县教师进修学校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列关于教师培训的文件。旨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教研员作为一个区域学科的领军人物,承担着学科教师研培任务,是将学科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落实的关键人物。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我利用课例促进教师成长做了一些尝试。

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互动对话为活动特征、以改变教学行为为研究目的的教学研究方式,它是教师培训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精准培训,学会课例研究

选择适合自己课例研究的课题,通过集中培训,结合学校教师在教学中确立的小课题,对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培训或辅导及理论讲座与辅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学习在这样的良性循环课例研究理论培训、辅导,使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到教师的心中,提高教师对课例研究的认识,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

通过线上把培训常态化,使教师全面掌握研究方法、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结合我县教师基本功修炼方案,确立培训内容,重心放在说课、讲课、评课、怎样作业设计、教学设计,命题定制、修炼基本功上,在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教研常规,搜集优秀教学设计、讲课视频、作业设计,优秀试卷等,通过微信发给教师,给教师进行示范引领。以“听评课”为例,引导教师要做到听课应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听课前仔细研究教材,听课时选择好位置,上课过程中不随便议论。听课时边看、边听、边记、边分析、边归纳,记重点、要点。对课例研究过程中的教师要求,教研员结合具体课例关注的焦点问题,适当进行调整,并且提出明确要求。研究团队中的人员分工与合作,在课例教学前作好前期交流,明确研究主题,下发观课记录表,准备课后分析汇总,形成有一定质量的观课报告。同时,执教教师明确在课堂教学目的,确定主题和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研究主题有所侧重,将各种信息全面真实地提供给全体研究者,以期更好地剖析解决问题。

对文献分析、内容研制、学情分析、方案设计、问题评析、成效反思等环节,都要给予教师专业指导。以具体课例教学为依托,为教师提供具有理论体系和真实鲜活的实践空间。在导学案编制上,注重“导学过程”这一备课的主要环节,设计“学生活动预设”和“教师思考”两个板块,这些板块由教师书写完成,在“学生活动预设”方面给教师提出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要突出高效课堂“七大要素”:阅读、思考、倾听、发言、展示、研讨、点评。“导学过程”既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二、示范引领,提高教师能力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能力素质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升就成为我工作的重点,利用课例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课例对课前、课中、课后时间维度的关注,更是对教材、教法、学法空间维度的把握。及时搜集教学优质资源,开展动态化的研究。把优秀课例分享给每一位老师,引领教师参与交流研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首先要对本学科的教材进行解读,与教师一道确立教学目标。其次,要在目标驱动下开展充分的、静态的、模块的教学预设。教学预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不能越俎代庖,要给执教教师充分的发挥空间,在有效的互动交流中捕捉教师的创新点,确立教学预设的关键点。再次,要积极帮助教师构建生成性课堂,积极让教师的关注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发现问题时积极思考课堂调控的策略,并提出教学改进意见。最后,在集体议课中引领教师学会教学反思,积极发挥参与者的智慧,寻找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和个别化问题,及时改进教学,开展第二次施教,以此来实现教师群体性的发展。引领教师巧用课例,具体做法是:

一是指导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师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如何设计好一节课?教师首先要从四个角度来思考:学生角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让学生好学、学好、学到;教师角度:教师怎么导,精讲什么、怎样精讲;展示角度:展示什么、展示的时机、展示的多少、什么时候小组展示、什么时候个性展示;评价角度: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的手段、评价的语言,如何才能评出信心、评出学习积极性。其次,教研员要帮助教师选择好课例,进行教学设计,要指导教师确定全面、科学、具体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不仅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围绕教学重点设计问题,还要帮助教师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保证教学任务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二是课堂教学的跟踪指导。在与教师的交流、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以优秀课例为载体,以集体研讨为抓手,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与教师们一起备课、共研教法、共说方案。每一次课例研究都要经过“集体备课——个人试讲——集体研讨——形成教案——平行班再讲——再集体反思”这样一系列环节,使参加活动的教师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设计更丰富。

三是为教师做教学示范。以常规主题教研即课例研讨式活动为切入点做引领,开展学科说课—导课—评课引领示范活动。从集体备课的第一环节说课—第二环节议课—第三环节评课,完整地展示了研讨式主题教研活动的过程。

四是进行教学讲座。利用苏城杯展示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座,帮助教师理清新课程标准给老师带来的困惑,提高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设计教学问题的能力、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指导学生学法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师研培渠道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的价值,网络已成为教师进行教学和教研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我指导教师安全、正确、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拓宽研究渠道。

第一,我为教师提供学习资源网址。如中国教师网、智慧云平台等,让教师在网上查找教学和教育科研所用的资料,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

第二,构建全县网络资源教育体系,做到与学校之间与教师之间在网络上互动。把网络上的优质资源下载推荐给教师,使教师接受优质资源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能力素养。

第三,通过信息技术2.0培训使教师学科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起来,为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提供保障。

第四,把教师优质课、精品课、教学经验在网上发表提供平台。

四、提高自身素养,为教师成长提供可靠支撑

加强自身的能力素养提高,是研培工作中质量提升的基础,注重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网络上下载英语学科的优质资源,学习并实践,在实践中促进自己不断成长,才能在研培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

在新课程背景下,研培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作用,为基层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优质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能力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