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28
/ 2

刍议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路径

巫琴财

福建省宁化县城南小学

摘要:喜欢玩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使然。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教育游戏有助于小学生迅速进入数学学习的角色状态,使数学学习变得妙趣横生,有助于实现“双减”形势下的减负提质增效。这里引入教育游戏结合数学课堂加以应用,分析其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价值与原则,进而提出教育游戏的应用路径,旨在强化数学课堂互动,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游戏;应用价值;应用原则;应用路径

小学生正处于特别容易被兴趣所左右的年龄与学习阶段。只有他们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时,才会积极投入其中,进行更为认真且有效的有意义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探寻趣味性更强的互动教学方式。教育游戏是一种不错的教学选择。对此,下面分析了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和原则,从模拟类游戏、操作类游戏等方面,对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路径进行具体介绍。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旦有了学习动机,意味着他们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那么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必然令人惊喜。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教学的思考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应用知识,这让数学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讲”“练”之上,这让学生好似一个考试机器,整个学习过程都极为缺乏乐趣,自然也不可能形成学习动机。而随着教育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玩中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比如,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抢20”游戏:开始可以同桌两个人玩,从1开始数到20,两人轮流,但每人一次只能数1至3个数字,看谁先数到20,就算谁赢!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是随意的,但多玩几次后,就会有学生思考,要如何赢对方?后来,就发现要抢到20,需要先抢到16,以此推理出要赢得比赛,就要抢到4,8,12,16等关键数字。然后,可以玩“抢30”,原理一样。继而可以三个人、四个人玩。这就让学生产生了对数字浓厚的兴趣,对于数字之间的一些规律也在应用中潜移默化加以掌握,数学学习动机也随之得以激发。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

小学数学主要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同时也涉及直觉思维、猜想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多种综合学习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只有在教育游戏中才能获得淋漓尽致的激发与应用。数学教育游戏组织到位,

数学学习才会更加事半功倍。而通过数学教育游戏,可以为学生搭建起在游戏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这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激发,可以很好地提升其学习力,使学生的学习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目标。

如,在学习“轴对称”时让学生学习跳棋的玩法,学生掌握跳棋玩法规则的基础上,六人一组玩跳棋,很快就对对称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实现了靠教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数学教育游戏是很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手段,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更轻松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每次选择教育游戏类型时,教师应立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样才可以将新知识贯穿游戏之中,让学生的学习逐渐凸显出价值与效果。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就可以引入古代宫廷的“猜枚游戏”:在每个同学桌上放好两堆一样多的沙子,教师要求大家按他的要求移动沙子颗数,如右边移动7颗到左边,看看右边还有多少颗,就从左边移动多少颗到右边。教师就可以马上猜测出左边有14颗。教师可以变动颗粒数,也可以改动移动规则,但每次都能够猜中剩下的沙子颗粒,这就让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教师也可以让两堆一样多的沙子变成三堆一样多的沙子,增加游戏的迷惑性。然后,教师再通过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揭秘游戏玩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而且也学会了自己编出新的游戏规则的方法。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做法也就通过游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适度性原则

创新是当下与未来发展永恒的话题与追求。然而,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现有认知循序渐进地推进。数学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时机应选择不同教学方式,这样学生才可以进行灵活有效的学习。所以,教育游戏在数学衔接中的应用,教师应遵循适度性原则,即不能出现为了简单营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应用教育游戏的问题,那样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如,一些数学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入“三八二十四点”游戏,这出发点是好的,但课堂上一些学生玩着扑克牌就四人小组打起牌来了,造成课堂目标的偏离。一些教师为了体现课堂的情境化,喜欢把简单的是数学问题过度用情境或者游戏包装,让学生游戏过程中跑题,不仅没有发展其数学思维能力,反而适得其反,让学生对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境或者细节感兴趣了。因此,教育游戏引入课堂一定要适度,不可以喧宾夺主,偏离思维训练的主题。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也可以设计闯关游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闯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

三、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设计模拟类游戏,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小学生平时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模仿力都比较强,这也是他们突出的年龄特点。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模拟类的游戏,就能够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中学习,并与他人交流、互动,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解与感悟数学知识的途径,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快速、精准掌握。另外,此类模拟类游戏的推进中,学生的兴趣高涨、思维也比较活跃,也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以“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人民币的不同币值进行认识,并了解相互之间的换算,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显然枯燥的练习难以达成这样的目标。为此,可以考虑引入教育游戏“模拟商场”,让学生在其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借助抽签方式让学生选定自己扮演商店收银员还是顾客,在扮演角色确定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带有价钱标签的商品,以及设计好的不同币值的人民币。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真实购物场景的模拟,能够加深对不同人民币币值的印象,并对钱币与商品之间兑换关系、人民币之间换算关系等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也得到了训练。

2.设计操作类游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小学生还具有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操作类的游戏,让他们在亲历性的实操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对学生实施动手动脑的锻炼。所以,教师合理设计操作类游戏,够让学生在自我知识构建中,发自内心认可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进而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拼七巧板操作类游戏的设计,对于学生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十分有帮助。课前,教师要求家里有七巧板的学生,要将其带到课堂上,教师也准备一些七巧板,确保课上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个七巧板,让他们通过自由动手操作的方式拼出平行四边形。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以直观性的方式完成对平行四边概念的理解,同时学生的实操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也会得以培养。另外,在学习“梯形”“圆的认识”等知识点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上课下利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推导面积公式。在长期的动手操作学习中,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也会随之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教育游戏,是十分考验教师教育艺术的工作。它需要契合小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要明确数学游戏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要注意游戏的适度性原则要求,根据学生知识探索、能力提高等需要,选择类型多样的教育游戏,将教育游戏辅助教与学目标达成的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许燕青.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55-156.

[2]韩淑娟、臧瑞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讨论[J].中国高新区,2018(06):131.

[3]许少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刍议[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8):97+99.

[4]闫波.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思考[J].学周刊,2018(35):67-68.

[5]周炳辉.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