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融合,构建高效中职历史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双线”融合,构建高效中职历史课堂

冉 ,望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610000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历史文化教育既能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历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近年来,在教学主渠道的历史课堂,我们一直在探索多措并举,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设历史课前,我们会在每届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根据调研数据,进行教学顶层设计,主要是围绕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思政线和美育线有效融入历史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学情,将思政元素、美术作品、舞蹈作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因素融入每一节历史课堂教学中,从而构建起有趣、有效的历史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中职历史课“双线融合”的必要性

1.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匮乏,导致历史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无法实现。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所以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历史素养、思政元素、美学知识缺乏的现象。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17年9月18日14时30分,成都市拉响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时逢笔者当时在上思政课,在我带领学生完成肃立、默哀、缅怀先烈这些仪式后,问学生为什么要拉响防空警报,课堂上的学生只有不到30%的学生能囫囵回答,但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史料没有一个学生能完整回答,由此可见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更不用说历史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和美育知识的缺乏,这些都导致了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2.部分中职历史课教学倾向学科教学,没有彰显职教本色。在历史课的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往往因为教学内容庞杂,课时有限,需要赶教学进度,因而更常采用单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单纯语言信息传递方式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职教本色和职业学校学生学情,忽略了历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最生动的教材,也忽略了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大宝库,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觉得历史课本枯燥无味,往往出现一年历史课结束,教师没有成就感,学生没有学习效果。

二、中职历史课“双线线融合”策略

(一)挖掘历史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相关环节,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达成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按照中职历史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区域和交通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立足行业、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交通土建、汽车服务和交通运输”三大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所教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教学设计中构思课程思政

我们将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素质目标中融合思政目标。第一层级是历史课程的整体素质目标。将其调整为: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深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塑造健全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第二层级是指在《中国历史》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结合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调整思政目标。比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制定的思政目标是通过对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三层级是每一节历史课。寻找每一节课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在讲解先秦时期时,我们设计以这一时期的文明成果为融入点,以史料研读、课堂分组讨论,小组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儒家、道家、法家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在教学实施中渗透课程思政

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应用翻转课堂、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教学方式,实施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让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润物细无声。如在中国历史部分,我们结合本地资源,分别在金沙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制作“图说成都历史”“抗日战争海报”等,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择性开展编演历史剧、举办历史小故事你讲我讲,组织辩论会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历史课中包含的思政元素。

3.在教学评价中落实课程思政

针对目前中职历史课程缺乏针对思政元素的评价指标的现实,我们专门设计了中职历史课程多元多维评价方案,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评价要素纳入其中,关注历史学科知识的习得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采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通过教学评价反推课程思政设计上的不足,激发思政教学的改进,使得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形成良性的“闭环控制”,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历史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

(二)引入相关美术和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美育渗透历史课堂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育素材。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灵活运用历史课前10分钟,开展“艺术鉴赏600秒”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每周课前,笔者结合授课内容,会公布下周课选取的1~3个美术类(含绘画、书法、工艺与雕塑、建筑等)或舞蹈类作品,请学生采用书本知识+线上查询资料的方式,制作完成ppt,争当“艺术小老师”,向其他同学描述、分析、解释与判断作品的人文意涵,以及背后的所有故事与主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视觉感知力,从而提高审美判断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卷人”“递藏者”。同时,将学生的美育作业完成情况记入期末总评成绩。

在完成2021级学生的历史课程教学后,我们再次对学生进行了调研,我们发现,学生通过学习,真正了解了伟大祖国的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更加浓厚;因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美的教育和熏陶,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双线融合,同频共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并将这两个教育以盐溶于水的态势融入历史学科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焕良 马凤岗《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2滕跃民《课程思政系统性探索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简介:冉望(1970.5),女,重庆万州人,大学本科,正高级讲师,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工作,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