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3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分析

高晓慧

 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小学 安徽合肥230011

摘要: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历史产物,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生活均能产生帮助。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优化教的效果,适应于该阶段学生的认知塑造需求,也能够促进文化传承与社会文化的建设。这就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与教学的融入给予充分重视,结合学科教学的要求、学生状况选择适当的融入内容与教学路径。基于此,本文围绕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及文化传播方式的变更,各类类型的文化与价值观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对于人们的观念塑造以及文化理解产生了影响。在小学生的成长中,会逐渐形成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为模式。周围环境因素,包括人际环境因素、信息环境因素是影响学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如,小学生通过网络认识到的信息,就会在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道德行为的选择中产生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施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并通过正确观念指导行为。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丰富课程的文化内涵,实现教育目标。为此,教师需对传统文化与教学的融合给予充分重视。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及传统文化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与特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各类的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体系,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同时法律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知现实世界。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人文性、思想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人文性的课程内容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性,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的有效思考,促进认知水平提升。另外,学生的行为模式会受到课程学习经历的影响,如在学生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中,习得的道德观念就会产生道德约束作用与导致指导作用,属于积极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以及课程的实践参与中[1]

(二)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性

在各类有关于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中,其细节部分存在一定差异。整体而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沉淀与筛选出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产生了作用,且对于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性主要包括继承性、发展性、包容性与道德性。传统文化的形成需要持续继承以往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原有的优秀文化进行总结与继承,从文化内容以及文化的形成方式上来看,继承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性[2]。传统文化的并非停滞不变的,这意味着传统文化仍旧会继续地发展,具有发展性的特点。需要以当代的文化发展需求对传统文化的内容、形式等进行审视,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特征也较为明显,传统文化能够包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的优秀文化内容。另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中,道德性的特性极为重要,道德观念、道德要求以及道德行为,是传统文化内容与文化实践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一)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课程内容确定各类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课程中融合传统文化,能够优化教学的效果,丰富课程内容并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理解。首先,结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本来看,学生需要学习接触的知识量大,在课程体量以及课本信息呈现方式的限制下,课本内容的丰富性是较为有限。结合课程的学习的主题融合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更为清晰对于各类理论知识包括道德观念、法律知识等进行阐释,如结合各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等进行内容的呈现,这就会使得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各类新奇的故事充满着好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天性,巧用、善用故事教学法,通过创设栩栩如生、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向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激活学生的情感感受,引发学生的文化思考。其次,在学生理解各类抽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多角度的思考路径,这就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度的理解与认同。

(三)适应于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心理与身体的健康是极为重要的。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体系,并有效指导的学生日常行为。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会更为细致地满足学生成长需求。首先,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各类道德品质,如自强不息、修身律己等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融合各类的传统文化内涵研究成果、故事案例等,对学生进行内容的解释,引导学生建立起深刻的印象。其次,围绕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传统文化德育课本剧表演活动等。活动的组织以及活动的参与,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道德观念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

[3]

(三)促进社会文化建设

在当前的社会建设中,社会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建设内容。传统文化是我国当代文化建设的资源宝库,从小学阶段开始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实的文化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需从不同角度认识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入的重要性,应用整体性的眼光筛选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并关注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有效结合。例如,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建设主题,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并将相关的内容呈现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持续进行社会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文化竞争力。

三、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

(一)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在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文化资源的整理与挖掘是极为关键的。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以及其他的教学参考信息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较为有限。这意味着教师需要自行进行教学研究,完成相关的文化资源收集,并研究资源的应用方式。首先,在文化资源的收集中,需重视对于教材中已有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资源的挖掘与拓展。例如,在《弘扬优秀家风》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对传统文化中关于家风的故事、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理想等进行信息挖掘与拓展。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进行资源的收集[4]。在网络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学习的主题,进行传统文化相关信息的搜索,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小学教师论坛、教师群等,进行文化资源的获取。为了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迅速完成资源的收集,教研组还可以共同参与建立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学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关注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各类传统文化思想信息,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挖掘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素材。例如,在《建立良好公共秩序》一课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应用传统的公共道德标准,如传统的礼仪标准审视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类行为,通过行为分析以及树立道德行为榜样等方式,进行内容的阐释与德育引导。另外,教师需要重视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其他类型的传统文化相比较,本土文化具有在地形以及近切的特点,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各类本土传统文化,因此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例如,本地区中的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事件中均能够呈现出一定的传统道德文化,教师可以对于这类的文化样本进行研究,并引导学生进入到文化呈现现场进行参观与学习。

(二)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状况均有所联系,需要将传统文化纳入到课程评价当中,加深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程度。为此,教师需要重视完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的内容、增加参与评价的主体,并完善评价的方式。首先,丰富评价内容的过程中,需增加传统文化认知以及道德实践相关的内容。在综合考试类的考核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考核中,可设置考核的题目以及行为观察考核等,了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状况。例如,在综合类的题目考核中,可设置选择题作为考核的内容;在观察考核中,则可以由教师结合对于学生在课堂以及校园生活中的行为、语言,判断传统文化产生的具体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道德性特征,因此学生在语言表达以及行为选择中体现的道德状况,就可以作为观察与判断的标准。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实施观察考核[5]。其次,学生在学习活动有着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将学生纳入到评价主体当中,引导学生对于自我、他人的知识认识状况、行为状况等进行评价。例如,可以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等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在自主评价中,学生可以应用教师所提供的评价量表,对自己的认知状况、行为状况等进行评价。教师所给定的自评量表,需要具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行为能力状况等规制量表信息。另外,整体来看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体系建设并不完善,评价的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这可能对于评价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在评价中,可结合传统文化的主题以及传统道德要求,分别应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构建起完整的评价体系。

(三)提升教师融入优秀文化的综合能力

整体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均较为重视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且在课程教学中普遍有着融合尝试。然而,教师所融入的传统文化内容多属于理论知识性的内容,这类内容对于学生的认识理解以及行为指导作用较为有限。为此,教师首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实质性功能,应用文化案例完善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体系构建,并以此指导学生的行为。其次,教师需重视自我文化底蕴的提升与道德建设。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小学生有着更为显著的向师性,这意味着学生对于教师有着较高的关注,会自觉认同教师的观念,并模仿教师的行为。提升文化底蕴,能够促使教师在进行文化表达时更为顺畅,自我的道德建设则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示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传统道德认知水平以及行为能力,均会有所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研究与学习、阅读学习等方式,提升自我的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现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育背景来看,许多教师并未经过系统性的传统文化学习训练。为此,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文化类课程,通过在线学习并参与学习考核等方式,建立对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例如,使用慕课课程网站、APP等,选择与传统文化相关主题,就可以寻找到相关的课程,教师可自行安排学习与考核参与时间。为了提升自我的道德素养,教师可以制定严格的个人道德规范标准,融入日常行为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规范自我的道德行为。可融入传统文化中师德师风要求,细化职业道德标准

[6]

(四)结合学生的需求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信息接收爱好与信息接收的习惯。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多数小学生习惯于通过各类的图像信息进行信息接收,小学生理解抽象文字信息的能力有所不足。因此,在选择传统文化呈现内容时,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还需考虑其接受信息的习惯与爱好。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视频等方式进行文化呈现,能够贴合于学生的习惯,具象化的呈现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其次,教师在选择传统文化融入内容时,会受到课本中课程主题安排以及各类课程信息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现实道德认知困境、行为问题关注不足。现实中的认知困境以及行为问题对于学生的心态、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种直接的需求。为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类需求选择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例如,某班级学生经常会出现吵架、打架等行为,这意味着该班级的学生团体意识不足,其意识与行为可能受到自我中心价值观的影响。为此,教师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团结互助、友爱同伴的故事,如“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故事,作为教育的内容。另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传统道德文化、传统法治文化等相关的专题课,引导学生思考并整理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果,通过交流与探讨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认同。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课程的融合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适应于学生需求,优化教学效果,且对于社会文化的建设将会产生助益。为此,教师需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应用,需分别对于课本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网络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整合,并构建起文化资源库。同时,在课程的评价中,需要纳入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以及评价标准,适当地增加评价参与主体。另外,教师还需重视自我文化研究水平的提升,并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选择传统文化与课程融入的内容。如此一拉,在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唤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0):67-70.

[2]万茹.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13-214.

[3]牛利敏,郑德勤.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例谈[J].安徽教育科研,2023(04):52-54.

[4]罗玉虹,陈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06):97-104.

[5]王秀桃.人文素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3):65-68.

[6]祁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进阶路径——以“传统节日”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3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