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袁青

南昌市铁路第三小学330201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更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而数学作业作为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双减”政策下,要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就要重视对作业的创新设计,深度思考如何在作业“减量”的过程中实现“提质”,

增强作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引言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坚持多元化教学目标的推进。一方面,坚持减负增效的教学思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使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学习意识。另一方面,关注数学作业的多元化设计,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作业。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坚持多元、科学的原则,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发展学生的多元数学技能,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双减”政策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知识的巩固与记忆需要通过大量做题去实现,尤其是数学知识。这种观念导致很多数学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习惯性地布置很多作业。实际上,这些习题有很多是重复的,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学生重复做这些习题并不能起到叠加知识与技能的作用,反而容易产生厌恶、排斥的心理,影响了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教师要想设计优质的小学数学作业,首先要明确“双减”政策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才能准确找到“着力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全面减少作业总量与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对作业的学情分析、巩固与诊断,在教研体系中纳入作业设计,鼓励布置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分层作业等。“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希望学生在课后除了做题、巩固知识,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如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种植活动、体育锻炼活动等,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两个方面着手设计数学作业,保证学生“轻装上阵”,在轻松的状态下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常见问题

2.1作业量过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会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学生练习得多了,考试时遇到同类型的题目自然能得心应手,因此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这就导致学生课后作业量过多,学习兴趣减弱,一定程度上还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对学生的发展不利。这也是“双减”政策提出控制作业量的现实原因。

2.2内容忽视个性

学生是具有个性化的独立个体,但传统的作业设计却是统一的。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完成同样的作业内容,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学优生,作业简单起不到提升的作用;对于学困生,作业过难又无法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无法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作业设计必然不可脱离教材,但也不能只依托于教材,忽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

2.3层次性区分不当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区分作业难度,并在适当降低作业难度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分层布置,做到分层设计、分层布置。部分教师虽然能降低作业的难度,但是采取了“一刀切”的布置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程度,并加以区分。这种情况导致作业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对于优等生来说,由于作业缺乏挑战性,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来说,作业难度过大,会挫伤他们的主动性。显然,这样的作业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3“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3.1创新活动构建多元体验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理解这类知识有一定困难,如果再将数学作业设计为机械、枯燥的反复练习,那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全无益处。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注重创设有趣的情境,拓展作业练习的形式,将学生从繁复的纸笔练习中解放出来,开展多样的实践互动,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模式进行作业设计,如闯关、绘画、游戏、探索、讨论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2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通过作业设计的分层,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巩固与应用,让所有学生都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实现提升与发展。

3.3结合数学情境导入作业

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进而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了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从全新的角度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优化作业设计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导入作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创新数学作业设计思路。

3.4开放型,进行分类归类

分类思想是新课标提出的另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要想在作业设计中渗透分类思想,教师就应该对作业进行开放型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类归类,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总结,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深度,同时实现分类思想的渗透。开放型作业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搜寻数据设计问题的作业形式。

3.5设置提问作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的多为书面作业,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既使学生感到乏味,也使学生丧失对作业的耐心与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进单一形式的作业,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做问题中的“探究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效整合。首先,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布置观察类作业,学生可以在观察具体事物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其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方法。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要跳出“纸上谈兵”的舒适区,布置实践类作业。通过实践类作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从抽象到建模再到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学会活用知识,从而“走出小课堂,走向大社会”,打破数学学习的空间限制。

结语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领会政策精神,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努力提升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减少小学生作业时长,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实现数学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8):29-34.

[2]廖兴坤.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学刊,2022(S1):61-63.

[3]李梦洁.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J].数据,2021(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