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梅景环 

通辽市科尔沁区施介小学  028000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丰富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提高美术技巧的责任,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的重要职责。小学美术作为艺术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小学美术教师要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传统文化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以宝贵的传统文化力量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将小学生培养成为有担当的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实践策略

引言: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包裹中成长,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真正理解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和精神[1]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美术学科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具备了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将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美术教育是艺术形象的表现,它是通过具体的、有情趣的、生动的形象来体现美术课堂的生动、形象、趣味性等特点,也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教学中教师能够以中国优秀画作、传统文化故事、诗词歌赋等为主,以丰富多彩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成果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使之成为构成美术教学课堂的关键要素,改变以往传统的以美术技巧训练和美术图画赏析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二)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发展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要素,不仅能够丰富美术课堂的学习内容,还能够借助短暂的课堂时间为学生创造一个近距离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让所学知识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相关联,强化美术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探索性,重视美术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的紧密联系。在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借助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赏析、技巧学习、美术实践等活动,更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发展学生文化素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导向,以此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增强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提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艺术的热爱,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三)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美术教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又是美育的重要问题。它是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实行美育教育,使广大学生的美术学习与中华民族的艺术有机联系,从而更好地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了解美术的特性、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和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让学生逐渐形成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深度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其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由表及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3]

比如,在人美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民间面塑》《多彩的民间美术》,四年级上册中的《剪纸中的吉祥纹样》《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等,都与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相关,且其色彩艳丽、形象鲜明,极具审美价值,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易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有较好的现实依托。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根植于教材,并在教材的基础上剖析并拓展延伸出更多传统民间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要对传统文化要素进行积极思考,特别是可以结合身边具有传承意义的地方传统艺术,学生在生活中时常接触到的,例如苏州传统的水乡服饰中就包含了剪纸、盘扣、刺绣、印染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结合教材,向学生展示,带领学生探索,将其浸润到核心课程中去。继而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进校园、专家进校园、设立工作坊等活动,让传统民间美术进一步走进学生心里,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浸润传统文化,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读教材并挖掘教材内容,认真思考主动创造,积极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把美术教学知识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

(二)从传统文化导入,激趣美术课堂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五花八门,其中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化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教师将传统文化导入小学美术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以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过春节”为例,教师就可以各地春节的不同习俗为导入,激发小学生对美术活动的探索欲。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春节期间的经历。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将自己所了解的春节习俗分享给同学。在汇总了班级学生的经历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不同春节习俗的视频,如:江苏有吃荸荠、喝青橄榄茶的习俗,寓意恭喜发财;陕西年俗为吃“五豆”;云南年俗为贴对联,但对联是由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东北人吃带硬币的饺子,寓意吉祥。这样,学生能够对春节习俗产生浓厚的探索欲,从而激发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运用现代科技,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美术教学应主动与多媒体等主流技术相结合,开阔学生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美术进行持续、深入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像《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这样的纪录片,让学生学习更多有关少数民族服饰、头饰以及少数民族生活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直观又有趣,可以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加速对我国各种传统文化认识的进程。

比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国家宝藏》栏目《观唐》片段,在悠扬的古乐中,为学生提供一段历史悠久的民族服装展示,使学生更好地欣赏古代民族传统纹样的美丽,并能更好地体会到传统纹样在民族服装上的美术魅力;其次,教师可以把搜集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绣品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去发现美、触摸美、思考美,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去发掘民族纹样的秘密:美在于颜色,在于造型,在于情感;最后,在本节课的结束语中,教师可以用总结性的话语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国华服之美,美在何处?”以呼应本节课程主题,使学生既能领略传统民族纹样之美,又能领略到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之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结束语

总之,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的教育意义。小学美术教师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美学价值,将传统文化适度引入美术课堂,扩充课堂教学容量。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教师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美术探究学习中实现艺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晔.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艺术大观,2020(36):110-111.

[2]蔡加珈.试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89.

[3]王夕萍.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分析[J].科幻画报,202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