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塔娜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当今时代,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作,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可以推进高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非常关注,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明了高校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意义,高校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最高阶段要旗帜鲜明地办好思政课,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政教育

引言

如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正处于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必须要加强对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该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构建符合新时期学生特点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不断创新来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从而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道德知识的内化与实践

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未摆脱“唯成绩论”桎梏,只注重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导致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守旧,认为思想政治学科成绩是衡量个人品德的标准,忽视对道德理论知识的内化与实践。高校只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外化于具体实践,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参差不齐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一名合格的教师需“业精德足”。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专业知识不精、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知识掌握受到影响,道德素质难以提升。部分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后劲不足,导致教师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道德榜样作用,影响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

(三)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存在不足

人类的社会属性使其不能脱离社会环境活动生存,高校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学生具有隐性教育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修养。然而,部分高校的校风建设欠佳,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存在不足,影响育人效果。另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灌输式教育现象严重,教育载体开发不完善,没有贴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成效大打折扣。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增强德育意识

高校应改变传统教育中“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理念,更新道德考核标准与评价,对于道德指标不合格的师生一定要密切关注,以提升全体师生的道德意识。高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博物馆、养老院等合作,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实践锻炼、慰问演出,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落实德育规范,体悟道德本真。“三全育人”强调德育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立德树人理念有机结合的顺利落实,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智力与体力,还要关注审美能力、道德追求、沟通交往以及学习实践能力。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有所不同,高校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各个阶段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抓住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辐射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立德树人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丰富德育内容

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德”的重要价值,高校应丰富德育内涵,将德育元素贯穿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中去。在网络环境丰富多变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应宣传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文明,强化学生网络文明自律行为。应将科学技术道德教育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技术道德意识,在学术研究中坚决抵制学术造假行为,树立科学技术道德荣辱观。应将生态环境道德充实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普及生态环境知识与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多元立体的德育元素体系,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将新时代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要树立道德模范,如蒋国珍、王茂华等。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与学生身边的榜样共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能使德育顺应时代、回应时代。

(三)构建教学载体

只有促进教育载体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信息三个维度去创新教育载体。首先,要善于运用课堂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树立“育人”意识,不断提升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通过对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了解,打造能够让学生“入脑、入耳、入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要积极运用实践活动载体。高校领导和教师应重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将实践课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学分制度和考核评估办法,提高实践育人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后,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载体。高校应树立网络阵地意识,创新运用网络平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网络平台队伍建设,保证网络平台信息质量。

(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规划,明确其目标、任务和指标。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并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保证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熏陶和影响。建立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使之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环节。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各个层级和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各级各类人员开展经常性、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从而有效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树人先树人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排头兵,加强其思想政治建设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坚定“四个自信”,形成育人之道。其次,高校应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细则,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普及师德师风理论知识,开展师德师风评比活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再次,高职院校应厘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尤其要发挥辅导员的育人骨干作用,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思想政治、党建等知识,不断创新育人方法,积极参加辅导员培训,将所学技能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结束语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引与规范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德育为先”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要根据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成长规律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时代性、科学性。要利用好优质的教育载体,促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现代化,坚定不移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落到实处,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婷,母小勇.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6(06):12-17.

[2]陈煜璐.高职院校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江苏高职教育,2022(05):79-83+96.

[3]田瀚“.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6(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