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秀文化融入中职卫生保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0
/ 2

中医优秀文化融入中职卫生保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卢小春

(河池市卫生学校,广西 河池 547000)

摘要:在卫生保健教学中,深入挖掘与之相应的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如整体医学观、养生理念等,将它们融入卫生保健的教学中,两者互为补充,为己所用,培养中医文化自觉,树立中医文化自信,推动中医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医文化;卫生保健;教学改革

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相关的内容,通俗来讲,就是中医行业所呈现出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以及人文习惯[1]。习近平主席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西医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将中医优秀文化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实践要求,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河池市卫生学校卫生保健课程组对卫生保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中医优秀文化融入其中,现报道如下。

1 中医文化融入卫生保健教学的可行性

中职卫校农村医学专业开设卫生保健课程。卫生保健是从人体健康的新概念出发,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与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对个人和群体采取预防与保健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以达到保护健康、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目的的一门课程。而中医药学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精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之道,充分利用自然之力和人体的自我调节、自愈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强调人类应当积极地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与大自然保持一致,主动地养生防病。可见中医的养生防病与卫生保健的理念是相通的,在教学上可以相互融合。

2中医文化融入卫生保健的教学设计

2.1 中医“治未病”与三级预防策略的融合 在卫生保健绪论教学中,疾病预防的核心策略即三级预防。它根据疾病的自然史和致病因素的特点来分级: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的侵袭,防止疾病发生的措施为第一级预防;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做好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预防措施为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防止疾病的恶化、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等而采取的措施为第三能预防。而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内涵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即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体现了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治结合和个体化诊疗的整体观。可见,中医“治未病”充分展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性和超前性,可作为现代预防医学的有益补充[2]

2.2 中医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融合   在健康及影响因素的教学中,涉及医学核心概念——健康,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大致经历了无病就是健康,躯体结构及功能活动正常即为健康,发展到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1989年WHO又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传统中医养生学对健康状态的认识,一言以蔽之,健康就是“形与神俱”。即形体强健而无病,精神健旺而心态平和,同时,精神与形体之间和谐相济,配合正常。具体则有四个维度,即形体、心理、社会、道德的四维健康。中医学在古代哲学思想,气一元论的渗透和影响下,构建的整体观念,从宏观上,从自然与社会的不同角度,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雏形,并为这一新型医学模式的扩充提供了丰富的新内容。

2.3 中医“天人相应”观和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融合 在环境与健康概述的教学中,涉及到处于自然环境之中的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可能使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中医早就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远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即有“人与天地相应”的论述。其中“天地”为人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是指人类,“相应”就是指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并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与天地相应”是《内经》生态医学与智慧的体现,它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为指导来认识人体疾病的发生。

2.3.1 中医邪气理论与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融合 卫生保健重视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处于一定自然环境及人为环境中人们的生命与健康,无时不刻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环境有益于人类的健康,环境污染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中医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包括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的病原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如蛇毒、引发食物中毒的物质),以及过于亢盛并能使人产生危、急、重证候的各种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3]。可见,中医邪气理论与卫生保健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类似,都强调外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但与卫生保健主要从群体角度去除外部因素而保护健康不同,中医学强调从个体存正气的角度抵御外邪的侵袭,而这正为二者的互补和融合提供了便利。    

2.3.2 中医七情论与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融合 复杂多变的社会让人时刻处于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中,当个人的愿望、要求等受到阻抑或因不适应,均会引起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从而引起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人心理状态失衡,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组织功能病变,继而引发心身疾病。中医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若五脏精气阴阳出现虚实变化及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调,则可出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可将中医七情论用于心身疾病防制教学中,在个体的预防方面包括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健全的性格,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从而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                                                    

2.3.3 药食同源与影响健康的饮食因素融合 卫生保健重视平衡膳食,强调多种食物搭配组合,相互补充每一种食物营养素比例不均衡,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药食同源即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很多食物也是药物,两者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药食同源理论也是现代饮食疗法的基础。基于药食同源理论,在对疾病防治中可以食为药、以食代药,能够防治疾病,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可见二者均强调饮食健康。                        

2.4 中医养生与影响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融合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在影响人类健康的四类因素中,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个人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卫生保健强调消除吸烟、酗酒、不洁性行为等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即健康的“五大基石”。而中医养生提倡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暑等方法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这与卫生保健倡导建立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一致。

3结语                                                                    

在卫生保健教学中,深入挖掘与之相应的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如整体医学观、养生理念等,将这些中医文化精髓融入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中医文化的本质和内涵的同时,对中医文化产生自觉和认同。通过中医文化与卫生保健专业知识互为补充,为己所用,培养中医文化自觉,树立中医文化自信,推动中医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勤,李月发,马秋平.大健康背景下中医优秀传统文化融渗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高考学刊,2020(29):163-166.

[2]宋敏,宋永嘉,王凯.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现代预防医学的贡献与启示[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5):31-35.

[3]李白坤,李静,王玉凤,等.中医“治未病”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中医大学学报,2022,41(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