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3

促进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陆毅

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       213000

摘要:培养教师的反思性实践能力是推动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重要举措,能促进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帮助教师正确应对教学目标完善与教育方法转型的实际问题,推动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文章探究了提升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对推动课程改革进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能真正实现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功能转变,并从增强反思意识、梳理反思步骤、加强教育培训等六个角度,对提升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优化幼儿园教育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培养策略

近年来,伴随各阶段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反思性教学在教育领域受到更多主体的广泛关注,反思成为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步骤,强调教师应对教育过程与教学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不断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出来的各类问题,发挥反思性教学自主性、调节性与有效性的功能。而在幼儿教育领域,教师实践教育能力是提升幼儿学习水平的重要条件,教师需着重思考现有专业能力与教育要求之间的差距,向幼儿提供更多正向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应全面关注幼儿在实践学习中的变化与反馈,将其作为反思性实践的重要参考,制定更高效的学习计划,用发展性观光和开阔的心态审视自身职业活动。

一、促进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提升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进程

在新课改教育政策中指出,教师需处理好师生关系,在实践教学中贯彻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关爱学生与赞美学生的原则,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师高生卑的状态。在处理教育关系方面,应从不同维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增强其在实践学习中的体验感与成就感。因此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反思性实践能力,有利于推动幼儿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能将教师定位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在反思性意识的引领下,教师会自觉引入更多新型教育理念,协调影响幼儿学习效果的不同因素,不断拓展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互动方式。还会对阶段性教育过程进行细致观察、分析记录与归纳深思,准确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工具的使用是否恰当,及时改正幼儿不良的学习行为与思想认知,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之路增添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各阶段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的转变大多来源于反思实践,需要教师认识到自身教育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反复思考在不同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从内心深处坚定转变教育行为的信心。因此促进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其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最具可操作性与易用性的教学改革方式,会驱动教师定期思考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科学判断自身在不同教育活动中的决策、行为与结果。而且在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的过程中,还能提升其责任意识,使其学会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幼儿变化,用敏锐的观察力与高度的自觉性调整幼儿引导方式,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特征。有助于更专心的参与教育研究活动,在心理层面获得更多满足感与成就感,指导幼儿发展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二、促进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增强反思意识,科学分析教学问题

要想利用反思性实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应将树立正确的反思意识作为首要步骤,帮助教师及时改进与提高自身教育行为。而且通过科学分析以往幼儿园教育经验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缺乏教学反思意识,对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理解存在一定不足,在思想意识领域不够重视,尚未在头脑中形成体系化的反思教学理论体系[1]。因此在提升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整体视角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各类问题,尝试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修改,在反思中提升专业教育意识,将树立反思性教学意识作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并着重分析教育内容、教学对象与教育方法三者不平衡的问题,有效解决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割裂的情况,真正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

具体来看,幼儿园相关教育部门应承担责任,与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沟通,营造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驱动幼儿教师在结束教育活动后主动反思,对自身教育行为作出科学化评价,确保发现教育问题及时改正。其次教师应主动学习反思性教学相关的教育知识,增强对反思性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依托实践活动将反思性教育理论内化,将其贯穿于幼儿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确保从根本上树立反思性教学的良好意识,为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奠基。最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运用反向思维模式,立足幼儿视角判断教育行为与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性,实现多角度总结与归纳,整合幼儿的零散性学习经验,以便能更快找出产生教育问题的原因,从而养成自主反思的良好习惯,有效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水平。

(二)梳理反思步骤,掌握正确反思方法

在树立积极的反思教学意识后,需深入了解反思方法,避免出现反思方向错误等问题。联系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可以发现,反思性教学方法包含较多种类,需要在课堂教学前、教育过程中与教学结束后等各个环节中贯穿。但在当前阶段幼儿园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未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方法,将教育反思局限于课后环节,导致反思过程不够深入和全面,无法协调影响幼儿学习状态的因素,难以发挥教学反思的真正价值

[2]。因此在提升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从以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与积极验证四个步骤落实反思性教学,灵活判断教育阶段与选择反思方法,切实改进幼儿园教育效果。

适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反思方法较多,文章主要介绍以下几种供广大幼儿教师参考:一是自省法,教师需利用自我反思的方式总结自身教学实践过程,科学开展自我观察、自我提问与自我批评等反思性活动,在课中、课前与课后等不同环节中自我剖析,提升综合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二是记录法,将不同阶段教育过程中的时间记录下来,积累应对各类教学问题的经验,为深入反思教育过程提供参考素材,以便找出应对幼儿问题的最佳方法。写作记录包含教学档案、课堂实录与教学笔记等多种形式,需要结合教育目标、教学效果与学生状态综合分析,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经验,满足提升专业素养的现实要求。三是合作交流法,教师应积极与其他主体开展沟通,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通过与幼儿和同事之间的交流,明确自身教育能力发展的不足之处,及时借鉴相关教育案例。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反思效果

定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科学化的教育理念熏陶下,教师能逐步树立终身发展的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提升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认清自身反思性教学理论认识模糊的问题,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教育技能培训活动,避免自身反思水平始终停留于固定层次,及时补充反思性实践的相关教育知识[3]。以便能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准确把握幼儿思想状态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特征。而且幼儿园应注重环境氛围的打造,在教室中布置相应的实践教学专栏,组织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活动,为幼儿教师提供支持性的环境资源。

一方面,幼儿园应邀请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教学理论的建构,向其展示更多反思性教学应用的真实案例,为教师提供更多借鉴与参考的素材。同时需针对现阶段幼儿教师暴露出来的教育问题进行说明,为其提供细致化的反思指导,鼓励幼儿教师将反思性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学会利用教学反馈验收课堂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应组织幼儿教师一同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案例资源,要求众多教师共同研讨总结,提炼其中适合的教育策略,深入反思幼儿园教学的每个细节。丰富幼儿园教育经验交流会的内容,将更多教育知识知识内化为教师自身行动,营造民主开放与真诚和谐的幼儿园教育氛围,激发教师深入反思动力和增强反思效果。

(四)观察学生表现,注重反思实践结合

在教师系统性学习与反思性实践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后,应为其创设更多实践应用机会,确保反思精神贯穿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因此在提升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意识,科学整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过程,利用不同的反思技巧指导教学实践,发挥二者相辅相成与相互促进的教育效果[4]。同时幼儿园可以将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幼儿教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在反思中获得身心等多方面的成长,增强对幼儿学习问题的把控能力,从而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

而且教师应将立足幼儿实际发展状况作为反思与实践教学的根本,明确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因此应将教育反思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观察其在不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依据教学反馈灵活调整教育进度和内容。而且在实践课堂中,幼儿由于天性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会在课堂学习中迸发更多创新火花,教师应充分吸收幼儿的思想内容,将其作为教育建议的重要来源,通过倾听幼儿内心想法拓展教学调整路径。同时在当前阶段开放化的教育环境下,幼儿能接触到较多新颖的知识信息,在将反思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主动阅读反思性教学相关的文献书籍。了解更前沿的教育实践方式,丰富自身教育知识储备,确保幼儿教育结构与时代教学要求相协调,建立完善化的自我反思机制。

(五)强化沟通合作,拓展反思内容来源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应明确自身主导性教育作用,将强化自我反思与经验积累作为指导实践教学的关键。在幼儿出现学习问题时,教师应克服自身畏难情绪,客观分析影响学习过程的多种因素,辩证考量学习指导方案,充分调查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情况和学习材料的使用情况。而且应与其他教师之间密切交流,在幼儿园内部建立实践共同体,切实提升自身学习指导能力,拓展反思性实践的来源与内容。尝试从他人视角审视自身教育过程,围绕反馈结果优化和改进教学手段,全面贯彻行动学习的指导思想。

通过强化沟通合作拓展反思内容的方式,能将幼儿教育过程中看不到和摸不透的教育问题转化为清晰的、可解决的具体问题,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教师应合理利用幼儿园内部的师徒制、主配班制等教育管理方案,主动向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注意事项和教育方法,在不同主体之间建构教育合力,为科学指导幼儿学习过程创造有利条件。并且教师还应关注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互动,鼓励其及时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意见,依据学习效果反馈纠正自身教育态度、教学观念和实践行为,降低幼儿出现注意力转移和紧张状态的可能,增强反思性实践的执行力。

(六)协调教学环节,建立多种反思途径

在提升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从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发现教育问题,有意识地开始教学反思,灵活采用反思日记、撰写行动研究或倾听幼儿反馈的方式记录教育过程,总结相关的教育理论经验,再将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具体来说,教师应在进行指导过程中、结束后和精细化指导中实施教育反思,多维度思考自身介入的时机、形式等要求,科学预设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行为,调整相应的教育计划,建立良性闭合的教学回路。同时需反思思考课堂中印象深刻的教育内容,学会透过假象设定判断问题本质,确保反思性教学思想向外显化。

具体来看,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协调幼儿教育环节:一是将教学反思建立在与幼儿学习的循环对话上,不断思考与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科学把握幼儿学习方向。二是应依据教学过程记录,将凌乱的无需的学习指导行为变为具体的、清晰化的教育手段,确保按照预设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三是在头脑中再现课堂学习场景,强化自身重构能力,依据学习中的细节问题提供教育指导,关注幼儿学习经验迁移的效果,帮助其实现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创造性突破。推动反思性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为反思实践教学问题提供更多新思路。

结束语:综上所述,不断提升幼儿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有利于拓展教师专业视野,完善其教育知识体系,能满足我国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现实要求,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责任观。因此教师应主动参与各项教育培训活动,从不同主体的视角审视自身行为,积极与幼儿互动沟通,指导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推动幼儿园教育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苗俊美.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乡村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3(34):158-160.

[2]方晨瑶.张雪门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理论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37(12):64-78.

[3]朱滢滢.基于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户外混龄游戏教师支持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23(22):185-188.

[4]刘水红,林兰.幼儿教师观察理解儿童的依据与层次[J].教育评论,2023(11):1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