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研究

/ 3

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研究

刘亚男1 郑汝峰2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高新区(上海)新纪元学校,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成长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和循序渐进的发展特征,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必须切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其中课程体系的一体化是关键环节。打造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课程体系,需要秉持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课程体系中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接续性和独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循序渐进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体系;辩证关系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思政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包含诸多要素。因此要正确处理其中的诸多复杂关系,助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一、正确处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中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古语中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寤言二·迁都追藩仪》)这就启示我们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立足全局,又要统筹部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强调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前后衔接,更注重课程目标、内容设置上的系统谋划。因此必须处理好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中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兼顾整体性与层次性。

(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含义

1.整体性。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中的“整体性”,指的是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以贯之的课程建设属性,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层次,是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呈现出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属性。所谓“横向贯通”,指的是在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中将基本要素纳入其中,体现为课程目标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一体化等全要素一体化建设。所谓“纵向衔接”,则强调将小学思政课程体系、中学思政课程体系以及大学思政课程体系三个学段的思政课课程体系纳入到同一个一体化建设系统中,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如此,打通横向与纵向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整体路径,发挥各学段、各要素的育人特性,从而实现课程发展效果的最大化。

2.层次性。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中的“层次性”,指的是在一体化建设中既要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谋划,但又不能实行简单地整齐划一,而是要在坚持整体性的同时又要体现各学段的递进关系,呈现出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课程发展状态。从具体构成来看,要在学段发展特点、学生发展特点及内容发展特点等几个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例如,从学段发展特点来看,依据各学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可以划分为小学思政课体系、中学思政课体系和大学思政课体系三个学段的课程;从学生发展特点来看,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政课伴随着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呈现出不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从内容发展特点来看,基于不同的学段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大中小学各阶段的思政课要在内容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设定符合各学段特色的课程体系,体现出课程的接续性,增强育人实效性。

(二)正确处理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是由层次性体现出来”[[2]],各学段间前后相继的课程设置综合构成了整个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大中小学不同学段课程体系的层次性又汇聚成了课程合力,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课程整体性的彰显,整体性与层次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要兼顾课程标准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思政课的课程标准既体现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优势和先进经验的积累,又吸纳了国际上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成果,但是当前我国大中小学各学段主要采取分段式制定思政课课程标准的形式,只是针对某一学段而为涉及整体的大中小学各个学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对此,要处理好课程标准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关系,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环节设计、学业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统一设定,分段实施,做好思政课宏观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课程标准的制定方面体现出整体性与层次性。

另一方面,要兼顾课程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建构为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发展蓝图,也为课程标准的设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在现阶段,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的课程目标的层次性更加突出,各学段都能制定出符合本学段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目标,但从整体性规划的角度看还有所欠缺。要明确,各学段面临的学生虽然有年龄差异,但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是统一的,就是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具有完整人格的统一的人。因此,课程目标的设置上也要体现出整体性的设定,个各学段的思政课课程目标都是统一育人目标下的子系统,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发展状态,在目标设定上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特征。

二、正确处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论述,每一事物中都包含着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每一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的矛盾各有不同,矛盾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3]],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同样的道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也存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

1.普遍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尽管各学段面临不同的学科发展任务,但其根本宗旨是统一的,都是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符合发展需求的时代新人,这是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所呈现出的普遍性特征。

2.特殊性。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政课程在目标设置、组织实施、课程评价、反馈调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特征。在实际的教学运行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诉求,在把握普遍性的同时,给予各地区、各学校充分的发展自主权,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的不同样板。

(二)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正确处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就是要在系统掌握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的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既保持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性,又体现出个体性和针对性。

其一,要充分挖掘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课程体系的个性特征,并以个性化推动整体性发展。要系统分析小学、中学和大学各学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体现个性化发展的方面,如目标分类、目标实施步骤、课程教学手段、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这些部分需要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相适应,这是能够充分彰显个性化的因素,需要全面分析。在确定了个性化发展因素的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进一步强调整体性目标的实现,每个个性化因素的贯彻落实最终都是向着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迈进,不可因个性而忽视了共性。既要保证普遍性的个性化落实,又要强调个性化的整体性部署。

其二,要切实把握宏观育人目标和微观教育目标的辩证统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从宏观的角度讲,是为了切实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育时代新人,输送人才资源。从微观的角度讲,各学段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要在宏观发展目标和微观育人目标中寻求平衡点,既要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育人需求,又要关注新时代的学生的成长诉求,兼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国家和个人之间也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个体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也需要个体的进步,思政课要架起国家和个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发展期望,使国家充分关切学生的发展期盼,在个体和集体之间达成协调发展状态,实现共同发展。

三、正确处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中的接续性与独立性

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思政课属于不同的教育阶段,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呈现出各学段的差异性和独立性;但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各学段的思政课又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发展特征,具有接续性。因此,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还需要正确处理接续性与独立性的关系。

(一)接续性与独立性的含义

1.接续性。大中小学各学段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呈现出前后衔接的特点,既包括学段的接续性,也体现出育人的连续性。鉴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呈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思政课应该打破以往的目标碎片化、内容重复化,实现学段间的有序过渡,形成完整的育人链条。关于学段间的有序衔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已指出,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4]]。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更加强调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出学段间的接续性,克服课程设置的无序发展状态。

2.独立性。一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的独立性,体现在不同学段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呈现出明显的学段差异性。如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中学阶段的“经济与社会”等课程,大学阶段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等,都属于思政课的课程体系,课程的选择上呈现出学段差异;在不同的校情、学情上也配合有相应的校本课程加以补充。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段的不同类型的思政课程,在内容编排、方法选择上也体现出独立性,总体上呈现出由“表层化”、“浅层化”到“深层化”的转化,小学阶段知识的灌输呈现形象化和表层化,中学阶段思政课程的理论性逐渐加深,育人呈现“浅层化”,到了大学阶段,理论深度更加拓展,并逐步实现向自主学习、自觉行为的转变,知识普及更加深层化。这些都体现出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的独立性发展趋势。

(二)正确处理接续性与独立性的关系

思政课各学段的独立性是实现接续性的前提,接续性是实现课程体系一体化的目标指向,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设置上体现出接续性与独立性。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中,一体化的内容设置是关键。要对各学段的思政课内容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部署,打造横向连接、纵向贯通的内容体系,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思政课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例如小学阶段重在启蒙教育,中学阶段重在常识掌握,大学阶段重在行为养成,各学段内容呈现独立性;同时,大中小学各学段对思政课课程内相同或相似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也是对整个思政课内容体系的优化重塑,呈现出学段间的接续性。通过大中小学各学段内容体系的针对性设置和整体性构建,凸显出思政课内容的接续性和独立性。

另一方面,要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体系设置上体现出接续性与独立性。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主要是以必修+选修的方式进行,必修课是主干课程,选修课是补充课程,两者共同构成了横向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要推动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还需要从必修课和主修课两种课程模式上进行发力,彰显各学段的独立性运作和接续性整合。以国家安全教育为例,小学阶段主要采取选修课的形式,通过漫画、绘本故事多种方式将涉及国家安全的相关理念融入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小学生对国家安全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中学阶段主要以必修课程为主,结合校本课程和地方特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筑牢中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大学阶段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形式,通过专题教育、主题班会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在具体实践中提升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的思想防线,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通过一以贯之的课程设置,既彰显了不同学段课程间的独立性,也体现出同一内容的接续性,思政课效果更加巩固。

作者简介:刘亚男(1990-),女,山东潍坊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261061。

作者简介:郑汝峰(1990-),男,黑龙江鹤岗人,本科,研究方向:物理学,潍坊高新区(上海)新纪元学校。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 黄冰凤,徐秦法.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23(06):138-145.

[[3]] 黄冰凤,徐秦法.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23(06):138-145.

[[4]] 黄冰凤,徐秦法.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体系一体化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23(06):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