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语文教学的原生态回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呼唤语文教学的原生态回归

丁尚德 

                       荆门市掇刀区团林小学448159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识字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并重的、独立的教学任务。识字教学在中国母语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不管语文课堂如何变化发展,语文总归是“语文”,“学语习文”这个根基决不能动摇。学汉语必须首先过好文字关,这是被历史认定的铁的规律。

关键词】识字  双基  回归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更多的元素,也带来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不管语文课堂如何变化发展,语文总归是“语文”,“学语习文”这个根基决不能动摇。分析当前语文课堂的现状,“学语习文”的淡化在一下几个方面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入反思。

一、识字学词,不仅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

新课程改革关注阅读的提前进步,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智能发掘,确实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因此淡化了识字教学,或者把识字经济定位在阅读服务,只是浮光掠影地把生字通识、通读几遍了事,这就害莫大焉。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识字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并重的、独立的教学任务。识字教学在中国母语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第一,汉字的形象和表意性,使每个汉字都像一幅结构精巧的画面,它们在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给人以灵性、悟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字美丽而极富魅力:见到“轻”字,使人产生一种漂浮感:“重”字一望而知分量不小;“笑”字仿佛是笑脸的欢乐;“哭”字就像在流泪。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充满了审美情趣。第二,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物,正是这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第三,汉字在当代和面向未来方面还体现了强大的适应性和表现力。曾有人要用拼音汉字来代替汉字,但实践表明了汉字的强健生命力:是电脑接受了汉字,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所以识字教学必须强化,学汉语必须首先过好文字关,这是被历史认定的铁的规律。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听写词语,他让其中几位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听写结束,大家对照课文找错误,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把“鸟儿”错写成“乌儿”。老师没有批评,笑对大家说:“今天的听写完成得很好,有的同学写错了能自己发现、自己改正。有趣的是这些写错的字,它还是一个字。你们看这个‘鸟’字少了一点,就不是‘鸟’了,而是一个‘乌’字,是‘乌黑’的‘乌’。这一点就像是鸟的眼睛,鸟要是没有了眼睛,可不就是乌黑一片了,生命也看不到了。”(孩子们笑了)

分明是汉字教学,有分明是写错了字,可教师及时生成,随机点化,十分风趣地讲解了有关汉字的知识。这不仅使教学不显得枯燥乏味,而且生动有趣,化“错”为“宝”,深入浅出地激发了儿童识字的兴趣,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读通课文,一个常被遗忘的重要环节

通读课文,指的是学生对课文在初读阶段经反复诵读,达到基本通读的要求,也就是不错、不漏、不添、不倒、不破,比较顺畅地读完课文。应当说,读通课文在阅读教学全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位置。它为阅读教学全程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只有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探究、赏析、批判乃至语感养成创造基本条件。如此,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才有所保证。同时,读通课文也是培养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是阅读教学目标人人必须达到的下限。另外,读通课文的情感功能也不可忽视,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是从读通课文起步的。这是一种弥散于阅读教学全过程中的持久积极的情绪倾向。如果人人能获取读通课文的那一份愉悦,就必然会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态势。相反,如果学生连把课文读通都觉得十分困难,就不能有深读探究的好心情,以后的阅读活动,充其量也不过是就会老师的一种形式化的消极行为而已。

然而,我们在课堂上却很少看到老师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的指导;很少见到有让学生把课文读通的时间安排;也颇为鲜见教师对学生能否读通了课文的检查。教师总是忙不迭地进入逐段分析提问,热衷于课文相关资源的开始,或过早地让优秀生对有些小节作表情朗读等。笔者曾作过一个调查,一篇课文用两个课时学完了,但学生能流畅地读完课文的只有31%,能基本读正确的占35%,竟有34%的学生还结结巴巴地读不通课文。如果课文教完了,结果学生连课文还读不通,其“学语习文”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弘扬人文,不应颠覆双基训练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它还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精神的建设。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养成、精神的建设,又无法离开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否则,就不成其为语文学科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可能没有双基的训练和习得。新课标基本不提“双基训练”,并不等于不要“双基训练”,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可以说无处不关系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当然,这种双基训练,不应是机械的、重复的和纯技术的僵化训练,它应当能同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台湾蝴蝶谷》一课时,一位小朋友对课文中描写的蝴蝶谷里群蝶飞舞的情景,打了个比喻:“这些就像在空中飞动的一条绳子。”教师并不忽视孩子的这一说,而是要大家对照课文再思考一下,这个比喻像吗?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番议论:

“说像绳子,就不像蝴蝶飞舞的样子了。因为绳子是细细的。”

“把蝴蝶飞舞说成像一条绳子,就不美了。”

“绳子怎么会在空中飞呢?好像要打人,叫人害怕。”

“彩蝶飞舞的景象,应该更像一条彩带在空中飞舞。因为蝴蝶是彩色的。”

“彩蝶飞舞很美,就像人们在翩翩起舞,舞动的彩带在空中飘呀飘的。”

于是,教师便因势利导:“是呀,要写好一个比喻句可真不容易呀。现在请大家读课文中群蝶飞舞的美景,再写一个合适的比喻句,好吗?”

谁也不会否认这是双基训练,但这样的训练生成于学生随堂发生的错误之处,融合在对课文的赏读之中,不同样具有浓浓的人文情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