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形式的双剑合璧让语文教学更显魅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内容与形式的双剑合璧让语文教学更显魅力

赵鸿

重庆市云阳盘石小学

阅读教学应该关注语言表达的特色,体会表达的效果,为学生的表达服务,实现“交际”的目标。而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是文章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这两部分的有效统一,才算进行了真正有意义的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发掘语言实践点,采用恰当的品读策略,引导学生去亲近语言,感受语言,从而积淀语言,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关键词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语言特色表达效果发掘品味

从教十几年,在语文教学路上我历经了“语言文字训练”寒流,也遭遇了“情感”热潮,也曾痴迷于精彩绝伦的流程设计,自喜于热闹非凡的课堂气氛,更困惑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纷争。“清清楚楚一条线”是语文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艳羡。“模模糊糊一大片”是语文教师的学科困惑。但作为课堂的引领者终究是要“清清楚楚”的,一味“模模糊糊”伤害的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课标的这句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即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表达运用”,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从而积淀语言,内化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实现“交际”这一目的。

一、发掘:练就一双慧眼  发现语言表达的特色

     要想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模模糊糊”为“清清楚楚”,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言语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毫无疑问要关注的是“言语的现象”——即作者表达上的特色以及这样表达的效果,而情感则在“言语”的品味中水到渠成。

1.标点无字之处最情浓

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有了标点符号,文字才能眉目清爽,易于理解。一个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延伸出文本的未尽之意。比如《桥》一文中开头一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句中前两个句号用得不合常理,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逗号,这样使得“像泼”和“像倒”有了主语“雨”。可作者为什么非用句号呢?细细品读,我们发现运用句号形成短句,造成急促紧张的气氛,突出了雨势的大与猛,为全文奠定一种基调。再联系全文,作者多处有意运用短句来营造氛围,突出人物。这不正是作者的表达一大特色吗?以上的标点着重在语气的停顿上营造气氛。

2.字词——一枝一叶总是情

    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言语大厦的基石。叶圣陶先生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讲的正是对文本中关键字词的品味,体会个中精妙,求得心领“手”会。

仍以《桥》一文中开头一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为例,句中“泼、倒”即从“形”上写出雨的大,又从“声”的角度烘托——开口音的洪亮有效地突出雨势的猛。教师引领孩子们既感受这样表达的效果,又要指导孩子们弄清怎样表达,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何尝不是提升?文中还有“折、拥”等许多动词都值得让学生去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与传神,通过字词的品析,学生也就更加体会到洪水的凶猛,人们的惊慌。

3.语句——语到妙绝情到真

    如果说,字词是构建言语大厦的基石,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是较为明显的“怎么写”,我们要联系语境,让学生感受修辞所带来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修辞,什么情况用修辞,如何运用修辞更好地表情达意。《桥》一文中的“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以“野马”喻“山洪”,从“声势”、“形势”、“气势”上写出洪水之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受惊的野马”之喻又是如此妥帖,令人叫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一文在结构上也是别具匠心的,作者直到文章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老汉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顿时又巍然许多。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这样的布局的好处,学习积累这样的写作方法。

二、策略:养成一种习惯  品味言语表达的效果

语言训练点的确定,明确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这也意味我们的教学预设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怎样对话才能使学生深入语言的形式,真切感受语言的内容,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呢?我们的课堂中常见老师带领着学生走马观花,划出为止,眼前的风景似乎尽收眼底,但之后却总有种过眼云烟的怅惘;我们也常常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或许有些稚嫩的思维轨迹中,这些都足以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都足以让我们离经典远去。

1.想想动动,切己体验

联系生活经验对语言进行感悟,这是语言品味的根本之法。一切语言的感悟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到生活经验中寻得“支持”,从而生成新的体验。比如教学“像泼。像倒。”时,对于“泼、倒”的体会,我先让学生联系生活——你泼过水倒过水吗?感知“泼、倒”的意思,接着让学生动一动——你来做做“泼”和“倒”的动作,再请学生说说感受。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泼”和“倒”的有力,水是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也就感受到以“泼”和“倒”为喻写出了雨的猛。让孩子成为故事中的人物,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深入其中,才能悟出言语之妙。

2.换换比比,咬文嚼字

    汉语言特有的表意特征,赋予了文字多姿多彩的生命。学习语文,品味语言,犹如品茗。于文本的关键处,情感激荡处我们要“慢慢地读呀,细细地品”,进行咬文嚼字,才能品出味来。

在《桥》一文的“泼、倒”教学中,在联系生活切己体验之后, 我用“注、泻”两字代替原句,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注”字写得是雨大滴大滴地下,没有“泼、倒”的气势。我有意强调“泻”——“飞流直下三千尺”写得就是瀑布飞泻,气势可大了,将学生推入了两难之境。在学生“愤悱”之时加以提示:注意比较嘴型及声响,学生在又一次的对比中发现声音对于内容的烘托作用。通过上述的学法指导,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交流中较好地运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品析了“折、拥”二字:

生1:我用“转”来比,我觉得折字用得更好,速度更快,说明人们很惊慌。

生2:我也用“转”来比,我觉得“转”比较慢,“折”字很干脆。

生3:我用“跑”跟“拥”比,拥字写出了人很多很挤。

生4:我也用“跑”比,但是人们跌跌撞撞,又很多,跑不快,所以还是拥好。

生5:我补充。水都没膝了,人们几乎没法跑了,不能用“跑”。

……

比较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可换,可增,可删,可调……

比的内容也一样五花八门,可以标点,可以字词,可以句段……

3.读读比比,融情入境

“读一读,比一比”讲的也是比较。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读是一种理解体会的过程,也是积累内化的手段,对比读也是品味语言,感受效果的好方法。

还以《桥》的这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为例,为了体会短句的作用,我让学生先读改为逗号的句子,然后提示学生句号表示结束,在学生读原句时,利用手势指挥他们读出“句号”。一遍读罢,学生若有所悟,又未能言表。于是,我让他们再次对比读,再一次去感受“逗号”和“句号”的差别。学习需要过程,教学需要等待,第二次学生的读明显有了区别,一只只小手也接二连三地举起。

以上言语的发掘和品读的策略仅仅是冰山一角,文本的语言精妙之处需要有语文意识的教师去发现,去解密。也只有拥有语文意识的老师才能找到更多更适合特定言语现象的教学策略。也只有拥有语文意识的语文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语文意识的学生。

我想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和语言的一场恋爱,一场关于字词句段篇的情感历程。走在这条路上,我们追求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同构共生,我们收获语言,也收获情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汪潮. 语文教学专论.

[3]吉春亚. 语文味, 即语文本色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