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中追踪患者微生物感染状况并以此指导用药的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52例于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均开展实验室微生物检查,并结合药敏试验指导用药治疗,分析效果。结果:通过微生物检查指导诊治,患者治疗后微生物轻度感染患者从21.15%,上升至59.62%;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7%。结论:感染性疾病诊疗通过微生物检查联合药敏试验能够很好指导工作开展,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使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检查 药敏试验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量及动力学变化,以评估抵抗再次感染的保护力和保护期限。方法:自本院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患者中随机收集306例,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结果:接种第3针后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普遍有效。仅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后血清IgG抗体浓度为0.28±0.71AU/mL,接种第3针后血清IgG抗体的浓度为6.01±2.83AU/mL,加强第3针的效果更好。接种新冠疫苗加强第3针后,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到峰值,IgG为8.35±1.42AU/mL,随时间延长抗体浓度降低。龙科马公司抗体浓度为IgM8.14±14.28,IgG7.53±0.81,显著高于其余公司。结论:接种第3针患者的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仅接种第1针与第2针的患者,且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峰值,龙科马公司的疫苗IgM和IgG抗体浓度更高。符合加强第3针接种条件的非感染者,应及时接种,以减少SARS- CoV-2的感染风险。

  • 标签: 疫苗 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 IgG IgM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宋艳 刘红军 姚洁 凌冠华 吴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数字医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陆军军医大学教研保障中心,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数字医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教保处,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数字医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重庆市数字医学学会,重庆 400038
  • 简介:摘要数字医学教学存在课程内容新、重难点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结构跨度大、对教员的要求高及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共享资源少的困难。本研究旨在发挥团队在数字医学领域的优势,通过《数字医学》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探究,推动该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快速掌握知识点和课后复习方面,MOOC课程教学平均满意度评分达到了90分;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MOOC课程教学得分为(88.10±10.87)。研究证明采用MOOC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知识点掌握和课后复习都有显著的帮助,能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研究提出,《数字医学》MOOC制作要注意保持数字医学知识框架下各知识点的连贯性及个性化;教师应着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穿插前沿知识进行扩展深化;并建议单独制作有关前沿技术的应用的MOOC,便于应对由于该门学科发展更新造成的课件内容陈旧。

  • 标签: 数字医学 慕课 混合式教学 数字解剖学 3D打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6例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濮阳市中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8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粪便标本,统计分析腹泻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结果186例腹泻患儿中年龄≤3岁者占80.11%;患儿均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其中稀水样便占74.73%,稀糊便占11.83%,黏液血便占13.44%;伴发热占60.75%,呕吐占73.12%;腹泻伴轻度脱水占52.67%,中度脱水占12.37%,重度脱水占5.91%;白细胞异常占17.74%,红细胞异常占6.45%。全部腹泻患儿大便样本细菌培养检出阳性30例,阳性率为16.13%,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58.06%(18/31);病毒检出阳性99例,阳性率为53.23%,其中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为91.92%(91/99),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阳性检出率(P<0.05)。单纯检出细菌感染28例,单纯检出病毒感染89例,其中病毒检出阳性患儿出现稀水样便、呕吐分别占76.40%、31.46%,高于细菌检出阳性患儿的53.57%、10.71%(P<0.05);出现黏液血便、发热、白细胞异常以及红细胞异常分别占4.49%、11.24%、15.73%、3.37%,低于细菌检出阳性患儿的17.86%、28.57%、53.57%、21.43%(P<0.05);病毒与细菌检出阳性患儿的腹泻次数、腹泻伴脱水占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以及腹泻伴脱水、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以病毒感染为主,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毒致病原。

  • 标签: 婴幼儿 腹泻 临床特征 病原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和价值。方法:筛选我院 2018年 6月 -12月接受的 3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筛选 2019年 1月 -6月接受的 31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恢复状况、躯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及疾病主观感受评分整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 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恢复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用本院收治的72例妊高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案是使用硫酸镁治疗的同时再加以硝苯地平协同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独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仅总有效率高(94.44%>72.22%),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11.12%<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比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令人满意。

  • 标签: 硝苯地平 硫酸镁 联合治疗 妊高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前置胎盤剖宫产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宫腔填纱联合缩宫素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欣母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宫腔填纱联合欣母沛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且药物不良反应低,具有良好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欣母沛 宫腔填纱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53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单发肌瘤17例,多发肌瘤36例;粘膜下肌瘤并肌壁间肌瘤5例,肌壁间肌瘤并浆膜下肌瘤12例,单纯肌壁间肌瘤19例;阔韧带肌瘤2例,宫颈肌瘤5例。结果5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3.62±47.09)min;出血量(91.2±83.41)mL;术后肛门排气(1.52±0.31)d;术后病率0%;术后住院天数(4.89±1.80)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生长部位(壁间肌瘤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长)及其大小有关。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保留性器官的理想术式,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并改进手术技巧,做好术前及术后处理。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在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5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血的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取测定子宫内膜厚度用于指导激素治疗)和对照组(凭经验进行激素治疗),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2个月)的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指标及围绝经期功血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SH、E2、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无效8例,调经成功率为84%(42/50),研究组无效4例,调经成功率为92%(4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用于指导激素治療围绝经期功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对改善相关激素水平疗效肯定。

  • 标签: 子宫内膜厚度 激素 围绝经期 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超声特征,所选患者病例资料完整,均经由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查看妊娠囊及包块周围血流供应情况。结果经由手术及病理证实,宫角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1.13%(43/53),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为68.29%(28/41)。超声声像图主要可分为孕囊型及混合型两种。结论超声诊断在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对异位妊娠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诊断 宫角妊娠 输卵管间质部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在水利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始实施,水利工程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本文围绕水利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技术进行了论述,针对当前水库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出了优化管理策略和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水库 水利工程 除险 加固 施工质量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在水利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力度,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始实施,水利工程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本文围绕水利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技术进行了论述,针对当前水库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出了优化管理策略和建议,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水库 水利工程 除险 加固 施工质量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学院校实习医生在泌尿外科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主要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开展时间2018年4月-2019年4月,实习医生数208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教学周期完成后,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结果理论知识成绩上,观察组(96.5±2.4)分比对照组(81.3±1.7)分高,差异显著(P<0.05)。实践操作成绩上,观察组(95.2±3.6)分比对照组(80.9±2.1)分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学院校实习医生,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可采用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提升,都有更大帮助。

  • 标签: 医学院校 实习医生 泌尿外科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超用于主-髂股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疑主-髂股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彩超进行检查,主要对腹主动脉下段、髂股动脉管腔是否有动脉硬化斑块、是否合并血栓以及狭窄甚至闭塞等进行检查。结果38例主-髂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重度狭窄,12例动脉瘤,6例多发大动脉患者为腹主动脉合并髂股动脉病变,4例动脉血栓患者为复合部位。结论应用彩超对主-髂股动脉病变进行检查诊断,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并将病变程度、部位以及合并血栓情况客观反映出来;并对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与侧支循环建立情况进行评估,为术后随访提供方便。

  • 标签: 主-髂股动脉病变 彩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绝经后妇女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预防性双侧卵巢摘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2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绝经年限将其分为三组A组(1~3年)9例、B组(>3~10年)10例、C组(>10年)10例。采用Kupperman评分表对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自我感觉进行评价;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睾酮的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A、B两组总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C组患者手术前后湿热出汗、心悸、疲乏及泌尿系疾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组心悸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泌尿系症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E2、FSH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E2及睾酮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12个月又升高;FSH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术后3个月升高,术后12个月下降,但术后12个月高于术前(P<0.05)。结论绝经期尤其是绝经时间在3年以内的患者预防性的卵巢剔除术后雄激素与雌激素均显著降低,而FSH明显增高,绝经症状明显加重,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 标签: 绝经妇女 卵巢剔除术 卵泡刺激素 雌激素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应用高频多普勒彩超、X线钼靶以及联合诊断法。结果联合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多普勒彩超检查和X线钼靶诊断符合率(p<0.05);多普勒彩超肿块、异常血管特征或者血流信号检出率高于X线钼靶(p<0.05);X线钼靶微小钙化、腋窝淋巴结肿大灵敏度高于多普勒彩超(p<0.05)。结论对乳腺癌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钼靶进行诊断,能够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正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方式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安泰固肾汤以及中药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患者治疗前后高血压性肾损害症状积分情况以及肾段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统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增加,阻力指数与治疗之前相比则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段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性肾损害临床治疗中,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安泰固肾汤以及中药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快,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高血压性肾损害 临床疗效 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