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米格列醇(瑞舒)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5例,使用格列吡嗪治疗)和观察组(35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瑞舒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BG、HbA1c以及2hP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以及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患者的治疗中,选择瑞舒联合格列吡嗪治疗效果显著,控糖效果良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米格列醇 格列吡嗪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量及动力学变化,以评估抵抗再次感染的保护力和保护期限。方法:自本院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患者中随机收集306例,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结果:接种第3针后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普遍有效。仅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后血清IgG抗体浓度为0.28±0.71AU/mL,接种第3针后血清IgG抗体的浓度为6.01±2.83AU/mL,加强第3针的效果更好。接种新冠疫苗加强第3针后,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到峰值,IgG为8.35±1.42AU/mL,随时间延长抗体浓度降低。龙科马公司抗体浓度为IgM8.14±14.28,IgG7.53±0.81,显著高于其余公司。结论:接种第3针患者的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仅接种第1针与第2针的患者,且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峰值,龙科马公司的疫苗IgM和IgG抗体浓度更高。符合加强第3针接种条件的非感染者,应及时接种,以减少SARS- CoV-2的感染风险。

  • 标签: 疫苗 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 IgG IgM
  • 简介:摘要: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呈上升趋势。贫血作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研究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目前关于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影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贫血 相关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Ⅲ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对5年总生存(OS)率和5年无瘤生存(DFS)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二病区治疗的209例0~Ⅲ期TNB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与患者5年OS率和5年DFS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TNBC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患者5年OS率(χ2=52.615,P<0.001;χ2=17.329,P=0.001)和5年DFS率(χ2=55.112,P<0.001;χ2=18.816,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TNBC患者DFS(HR=3.637,95%CI为2.146~6.164,P<0.001)和OS(HR=3.545,95%CI为2.091~6.009,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TNBC(n=118),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7.6%、97.7%、91.4%、100%,5年DFS率分别是97.3%、94.3%、8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338;χ2=3.868,P=0.276)。行新辅助化疗患者(n=106)与行辅助化疗患者(n=80)5年OS率分别为74.5%、91.1%,5年DFS率分别为73.6%、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P=0.034;χ2=4.683,P=0.030)。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分期更晚(χ2=35.314,P<0.001)。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5年OS率和5年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00%、75.8%、57.1%,5年DFS率分别为100%、74.5%、5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P=0.006;χ2=10.399,P=0.006);pCR患者和PR患者相比,5年OS率(χ2=4.238,P=0.040)和5年DFS率(χ2=4.525,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8.163,P=0.004)和5年DFS率(χ2=8.509,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3.931,P=0.047)和5年DFS率(χ2=3.896,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分期是0~Ⅲ期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预后相当。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但新辅助化疗获得pCR或者PR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后 手术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152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其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6例。在这当中,对于对照组主要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干预,以此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