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10例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抗炎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治疗(包括感染灶的穿刺引流、感染支架取出后使用利福平浸泡的人工血管置换、利福平溶液浸泡的覆膜支架腔内治疗、使用牛心包补片成型的血管置换等)得到良好的结果。10例患者均达到临床痊愈,无感染复发。1例高龄合并结核及肾脏肿瘤患者术后2个月因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随访至今,均痊愈。本研究显示感染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但治疗颇具挑战性、术后死亡率高、预后差,抗生素是其基础治疗,个体化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感染复发,提高生存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中髂动脉入路困难治疗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9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手术治疗的275例合并髂动脉病变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一般临床资料,对于存在困难入路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分析困难入路情况类型的发生率、处理措施以及效果。结果275例患者均接受腔内修复术,其中78例(28.3%)存在髂动脉入路困难,其中髂动脉轻度狭窄29例(10.5%),重度狭窄7例(2.54%),闭塞3例(1.09%),扭曲39例(14.2%),对于血管扭曲者使用超硬导丝纠正髂动脉成角,对于髂动脉狭窄者进行球囊扩张、对于严重狭窄无法通过者通过侧腹膜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后支架置入等处理后均成功实施腔内修复。结论入路血管病变会导致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困难,根据不同困难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行腔内修复术,均可以获得成功,远期通畅率较好。

  • 标签: 主动脉瘤,腹 髂动脉闭塞 髂动脉狭窄 腔内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覆膜支架直径的选取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TIPS术中使用支架直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10 mm组(n=59)和8 mm(n=67)组。10 mm组患者在TIPS术中采用直径为10 mm的覆膜支架,8 mm组患者在TIPS术中采用直径为8 mm的覆膜支架。评估10 mm组和8 mm组患者的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情况、腹水变化、肝功能改善、肝性脑病发病率、再出血发生率及分流道失功情况,明确TIPS术中覆膜支架直径的选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10 mm组和8 mm组患者的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压力降低值、免于肝性脑病的累积发生率、术后3个月腹水缓解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0.029、0.007)。但是10 mm组和8 mm组患者的分流道通畅率、免于再出血事件、肝功能改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6、0.978、0.137)。结论对于肝功能储备较好合并大量腹水者,10 mm方案可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TIPS中8 mm覆膜支架的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保持与10 mm方案相同的分流道通畅率,而肝性脑病风险降低一半多,相比而言是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案。

  • 标签: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