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骨科护理中积极展开人性化护患沟通的作用和具体应用。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0年4月——2021年7月,将我院骨科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n=31)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32例患者经干预后,SAS为(32.14±2.87)分、SDS为(30.65±2.77)分,比对比组低;满意度评分为(92.08±2.47)分,比对比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骨科护理 人性化 护患沟通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数字智能化技术是将数字医学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科技诊疗技术。近年来,数字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肝胆胰外科学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从数字智能化技术概况及数字智能化技术在肝胆胰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等方面加以探讨,为数字智能化技术在未来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思路。

  • 标签: 数字智能化 肝胆胰外科学 教育技术
  • 作者: 方驰华 张鹏 周伟平 周俭 戴朝六 刘景丰 荚卫东 梁霄 曾思略 文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 广东省数字医学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282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上海 20043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上海 20043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沈阳 110004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 350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合肥 23000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通外科,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精准诊治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我国7家医疗中心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精准诊治的1 6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 255例(75.4%),女性410例(24.6%),年龄(52.9±11.9)岁(范围:18~86岁)。采用质控化手段采集高质量亚毫米CT图像数据,使用同质化手段进行三维重建和三维可视化分析。记录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微血管侵犯、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资料等。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根据资料类型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1)三维可视化图像显示,1 665例患者的肿瘤最大径≤2 cm者155例(9.31%),>2~5 cm者551例(33.09%),>5~10 cm者636例(38.20%),>10 cm者323例(19.40%)。(2)肝脏血管的分型:①肝动脉:Ⅰ型(正常型)肝动脉1 494例(89.73%);变异肝动脉171例(10.27%),其中Ⅱ型35例,Ⅲ型38例,其他类型98例;②肝静脉:Ⅰ型(正常型)肝静脉1 195例(71.77%);变异肝静脉470例(28.23%),其中Ⅱ型376例,Ⅲ型94例;③门静脉:正常型门静脉1 315例(78.98%);变异门静脉350例(21.02%),其中Ⅰ型变异189例,Ⅱ型变异103例,Ⅲ型变异50例,Ⅳ型变异8例;④肝动脉并存门静脉变异24例(1.44%);⑤肝静脉并存门静脉变异113例(6.79%);⑥并存3种脉管变异4例(0.24%),其中肝动脉Ⅱ型变异、门静脉Ⅰ型变异并存肝静脉Ⅲ型变异2例;肝动脉Ⅲ型变异、门静脉Ⅲ型变异并存肝静脉Ⅱ型变异2例。(3)术前肝体积计算:总肝体积为1 499.3(514.4)ml[M(QR),范围:641.7~6 637.0 ml],肝切除体积为479.1(460.1)ml(范围:10.5~2 086.8 ml),剩余功能肝体积为959.9(460.4)ml(范围:306.1~5 638.0 ml)。(4)手术方式:解剖性肝切除1 458例(87.57%);非解剖性肝切除207例(12.43%)。(5)手术时间285(165)min(范围:40~720 min)。(6)术中出血量200(250)ml(范围:10~4 200 ml),术中输血346例(20.78%)。(7)病理学诊断:肝细胞肝癌1 371例(82.34%),胆管细胞癌260例(15.62%),混合性细胞癌34例(2.04%);微血管侵犯情况:M0期199例,M1期64例,M2期27例。(8)术后发生并发症207例(12.43%),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Ⅰ或Ⅱ级57例,Ⅲ或Ⅳ级147例,Ⅴ级3例;肝功能衰竭13例(0.78%),围手术期死亡3例(0.18%)。(9)随访时间21.0(17.8)个月(范围:3.0~96.0个月)。3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和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和56.5%,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9.7%和30.0%。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在原发性肝癌解剖和形态精确诊断、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肝肿瘤 诊断 三维可视化 术前规划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联合吲哚氰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1例肝癌患者。患者男,56岁,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分期为Ⅰb期。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规定。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和虚拟肝切除,"五孔法"行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采用AR技术将三维模型与3D腹腔镜手术图像进行实时融合,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进行手术实时导航肝切除。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前三维可视化评估示肿瘤主要位于Ⅶ、Ⅷ段,压迫肝右静脉,且肝动脉存在变异,肝右动脉起源自肠系膜上动脉。虚拟仿真右半肝切除示切除肝体积796.6 ml,剩余肝体积529.0 ml,剩余肝体积占全肝体积40%。术中采用AR技术和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观察肝脏表面未发现转移病灶,沿荧光分界线标记出肝切除平面,与缺血线相一致。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出血量25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癌。术后未发生出血、胆漏、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7 d。结论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实时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增强现实 吲哚花青绿 荧光 成像,三维 腹腔镜 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