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T-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molecule,TIM)-1及TIM-3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和治愈的肺结核患者各50例,分成结核病组和结核病治愈组;另选同期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的5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纳入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1、TIM-3、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的mRNA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结核病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为1.21±0.50,分别低于结核病治愈组的1.88±0.62和健康对照组的1.92±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8、2.207,均P<0.05)。结核病组TIM-1、TIM-3、IL-4的mRNA水平分别为2.16±0.37、1.59±0.36、1.52±0.69,分别高于结核病治愈组的1.60±1.23、1.01±0.52、0.91±0.36和健康对照组的1.40±0.27、0.92±0.34、0.79±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核病组比结核病治愈组t=14.120、11.440、17.730,结核病组比健康对照组t=12.090、12.050、17.030;均P<0.05);结核病组γ干扰素的mRNA水平为0.43±0.11,低于结核病治愈组的1.74±0.72和健康对照组的1.82±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80、11.430,均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其体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下、TIM-1和TIM-3表达水平升高,以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调有关。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类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 简介: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目前应用化疗及免疫治疗方法对MPM的疗效欠佳,探寻能够有效且准确地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的免疫标志物,挖掘潜在免疫治疗新靶点已成为MPM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研究发现,MPM具有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重要组分,也参与了机体免疫调控。但目前关于TIL对MPM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统一。为此,本文就TIL对MPM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TIL对MPM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间皮瘤 胸膜 组织细胞病,恶性 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综述文献(主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为单纯确诊冠心病者,对照组为冠心病合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臀围及吸烟和合并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确定其冠脉狭窄累及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累及范围,并统计发生冠心病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冠脉狭窄累及程度中轻度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单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将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率增高,病变累及范围增大,相关并发症增加的原因。

  • 标签: 冠心病 糖化血红蛋白升高 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 的病理诊断特点。 方法   对13例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 分析 ,并复习相关 文献。结果  内窥镜活检粘膜下病变取材组织小、坏死重,易误诊,内镜病变有特征性改变,病理检查 可确诊。 结论  提高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诊断特点的认识,重视病理检查在淋巴瘤诊断中的重要性,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  淋巴瘤, B细胞 诊断,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巨噬细胞NAD依赖性蛋白脱乙酰酶3(Sirt3)表达在右美托咪定抑制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4只,7周龄,体重约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组)、脓毒症组(Sep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右美托咪定+Sirt3抑制剂3-TYP组(TY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DEX组于制备模型前1 h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5 ml,30 min后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25 ml);TYP组于制备模型前1 h时腹腔注射3-TYP 5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25 ml),30 min后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kg。S组和Sep组于制备模型前1 h和30 min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S组仅进行开腹、取出盲肠操作,不结扎穿孔。于术后24 h时腹腔灌洗,提取腹腔巨噬细胞贴壁培养,采用qRT-PCR法检测巨噬细胞Sirt3、IL-1β和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3的表达,ELISA法测定腹腔灌洗液IL-1β和TNF-α浓度,观察各组小鼠10 d生存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Sep组、DEX组和TYP组腹腔巨噬细胞Sirt3及其mRNA表达下调,IL-1β和TNF-α mRNA表达上调,腹腔灌洗液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小鼠10 d生存率下降(P<0.05);与Sep组比较,DEX组腹腔巨噬细胞Sirt3及其mRNA表达上调,IL-1β和TNF-α mRNA表达下调,腹腔灌洗液IL-1β和TNF-α浓度降低,小鼠10 d生存率升高(P<0.05);与DEX组比较,TYP组腹腔巨噬细胞Sirt3及其mRNA、IL-1β和TNF-α mRNA表达上调,腹腔灌洗液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小鼠10 d生存率降低(P<0.05)。结论腹腔巨噬细胞Sirt3表达上调参与了右美托咪定抑制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的过程。

  • 标签: 抗衰老酶3 巨噬细胞 右美托咪啶 脓毒症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所致免疫相关性肌炎(IR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以提高该病的诊治率。方法结合2例IRM临床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复习近10年来有关IRM的文献资料,共收集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使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IRM多见于男性,共47例(79.7%),IRM通常发生在用药45 d或2次给药后出现,临床表现以肌痛、肌无力为主,多见于四肢,部分患者以眼部为首发症状,常见的为上睑下垂、复视。50例患者(84.7%)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2倍以上。免疫学检查中18例患者检测出了抗横纹肌抗体阳性,肌炎特异性抗体、肌炎相关抗体检查多为阴性。34例患者(75.6%)肌电图有异常,多数患者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伤。8例患者肌肉MRI提示肌肉水肿及炎症。18例(45.0%)患者肌肉活检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坏死肌纤维。57例患者(96.6%)出现IRM后停用了ICIs,54例(91.5%)患者使用了激素,20例患者(33.9%)进行了其他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血浆置换等。结论IRM可在ICIs治疗早期发生,对可疑病例肌电图、肌肉MRI及肌肉活检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尽早使用激素、IVIG等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病情。

  • 标签: 肌炎 免疫相关性肌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快速筛查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3日至2019年8月11日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药敏确诊为结核病,且具有Xpert MTB/RIF和基因芯片技术结果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分离培养菌株行荧光PCR熔解曲线检测。以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对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三种方法在利福平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Bactec MGIT 960药敏结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分别为88.89%(16/18)、94.44%(17/18)、88.89%(16/18),特异度分别为96.21%(127/132)、96.21%(127/132)、95.45%(126/132)。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分子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与Bactec MGIT 960药敏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94、0.827、0.770。ROC曲线分析显示,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953、0.922。三种检测方法对利福平耐药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0.01),但三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与Bactec MGIT 960药敏不一致结果共8例。结论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三种分子方法对利福平耐药性检测能力相当,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适合快速筛查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利福平耐药 荧光PCR溶解曲线 Xpert MTB/RIF 基因芯片 ROC曲线
  • 简介:摘要外泌体作为干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别囊泡样物质,富含参与细胞间交流的各种信号,且规避了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文简述了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回顾了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功能、细胞外基质降解及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表明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作为无细胞治疗的替代方法,在抗皮肤老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间充质基质细胞 外泌体 皮肤老化 抗衰老 抗氧化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通过表达共抑制信号,下调机体免疫应答能力,来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在SLE相关动物模型及患者中,存在多种免疫检查点表达异常,且与其相关的等位基因与SLE的易感性有关。免疫检查点在肿瘤治疗取得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调节剂被考虑用于治疗SLE,本文主要阐述免疫检查点在SLE发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免疫检查点调节剂靶向治疗SLE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进展,为SLE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免疫检查点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