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负压治疗技术(NPWT)辅助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足踝部创面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组采用NPWT辅助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皮瓣存活情况、创面愈合率、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P=0.014);观察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44/44),高于对照组的86.36%(3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34);观察组创面愈合率为97.73%(43/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P=0.007)。术后半年,观察组疼痛评分(1.81±0.45)分、步态评分(1.40±0.41)分、足踝部肿胀评分(1.98±0.38)分、距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0.41±0.35)分、踝活动范围评分(0.84±0.51)分,均优于对照组(t=2.63、2.62、2.15、2.09、2.02,均P < 0.05)。结论NPWT辅助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皮瓣存活率、创面愈合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足损伤 踝关节 负压伤口疗法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修复外科手术 活动范围,关节 瘢痕
  • 简介:摘要2019年2月收治右侧胸廓出口硬纤维瘤1例,瘤体侵袭臂丛、锁骨下动脉、膈神经和部分胸膜。制定手术预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完整切除瘤体,术中切除前、中斜角肌,第7颈神经(C7)和部分锁骨下动脉。术后2年随访,肿瘤未见复发,患侧锁骨上皮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上肢运动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提示患侧膈肌较术前抬高2个肋间隙,患者自诉爬楼梯会有呼吸困难,局部疼痛基本消失,停止使用所有止痛药物。体会:胸廓出口硬纤维瘤首选手术切除,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充分的手术预案和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硬纤维瘤 胸廓出口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6例经掌指关节旋转撕脱离断指进行再植,采用短缩指骨加掌板代替关节软骨重建掌指关节功能,肌腱转位重建屈指和伸指功能。术后5例成活,随访9~18个月,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掌指关节平均78°,近侧指骨间关节平均86°,远侧指骨间关节平均32°,疗效满意。

  • 标签: 撕脱伤 掌指关节 断指再植 功能
  • 简介:摘要:自动化仪表的使用随着生产自动化技术不断普及,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具体运用自动化仪表技术的过程中,其很容易出现故障,进而会对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自动化仪表技术应用水平,也是企业生产控制水平的有效反映,企业需重视起自动化仪表维护管理工作,对设备实施有效维护,在保证设备性能完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实际应用成本。鉴于此,本文就自动化仪表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 标签: 自动化仪表 日常维护 常见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8例合并指骨骨折,5例合并屈肌腱损伤,9例合并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侧固有神经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0 cm×2.5 cm~2.4 cm×3.0 cm。切取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为血管蒂、携带隐神经终末皮支的足内侧穿支皮瓣,皮瓣的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或指总动脉吻合,选取1条伴行静脉或浅静脉与指背静脉吻合,皮支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或指总神经缝接。供区直接缝合或采用全厚皮片植皮。随访内容包括皮瓣的色泽、外形、稳定性和TPD,评价患指的功能优良率及供区有无明显瘢痕、感觉异常和异常行走步态。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72个月,平均48.5个月。皮瓣色泽、厚度和正常指掌侧皮肤相近,皮瓣耐磨、稳定性好,持物有力,TPD为9~12 mm,12例末次随访于指骨间关节处出现指横纹。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供区未出现痛性瘢痕及感觉异常,足踝功能良好,行走步态正常。结论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术后远期随访皮瓣厚度、色泽、质地与手指掌侧皮肤相近,能获取良好的效果,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供区。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手指软组织缺损 随访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炎症反应标志物结合其他常规临床指标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半年、1年及2年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总体生存率(OS)的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3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行首次肝切除术治疗的314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资料作为实验组。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6例肝切除术的HC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实验组HCC患者复发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外部验证组进行Nomogram模型效能验证。结果实验组患者中,174例患者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6个月,半年RFS 26.8%,1年RFS 43.9%,2年RFS 68.8%。142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0个月,半年OS 5.9%,1年OS 23.6%,2年OS 63.1%。外部验证组患者中,63例患者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8个月,半年RFS 26.4%,1年RFS 45.3%,2年RFS 54.7%,58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半年OS 7.5%,1年OS 25.5%,2年OS 46.6%。肿瘤大小(>6.0 cm,HR:1.447)、血管侵犯(是,HR:1.408)、总胆红素(>0.94 mg/dl,HR:1.94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54,HR:2.843)、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0.88,HR:2.447)是HC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6.0 cm,HR:2.207)、血管侵犯(是,HR:1.52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54,HR:2.708)是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半年RFS、1年RFS、2年RFS的C-index分别为0.764(95% CI:0.677~0.854)、0.710(95% CI:0.615~0.824)、0.673(95% CI:0.601~0.786)。半年OS、1年OS、2年OS的C-index分别为0.729(95% CI:0.648~0.841)、0.708(95% CI:0.608~0.813)、0.664(95% CI:0.618~0.771)。结论本研究构建预测HCC患者预后的Nomogram模型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完善术前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无复发生存率 总体生存率 Nomogram
  • 简介: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也在明显提高,并成为国内技术水平中一项重要的专业技术。PLC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给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有力保障。加强了电气设备的控制目标,对今后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就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着重对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阐述。

  • 标签: PLC技术 电气设备 自动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