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卵巢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对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和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Trop2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系A3O、A1780和SKOV3中Trop2蛋白的表达。采用Trop2-shRNA构建SKOV3-shRNA细胞模型,以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中SKOV3 mRNA的表达,以细胞计数盒8法检测SKOV3-shRNA组和SKOV3-NC组细胞的增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以Transwell实验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以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中AKT、p-AKT、β-catenin、caspase3、bcl-2、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Trop2 mRNA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其表达高低与肿瘤分期有关,也与患者预后有关。与A3O细胞比较,A1780和SKOV3细胞高表达Trop2蛋白(P<0.05)。SKOV3-NC组和SKOV3-shRNA组中Tro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0.24和0.4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OV3-NC组细胞的活力明显高于SKOV3-shRNA组(P<0.05)。SKOV3-NC和SKOV3-shRNA组G0/G1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8.67±4.22)%和(60.24±8.17)%,SKOV3-shRNA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5)。SKOV3-shRNA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6.32±1.81)%,明显高于SKOV3-NC组[(6.54±1.32)%,P<0.05]。SKOV3-shRNA组和SKOV3-NC组SKOV3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 255.83±108.44)个/视野和(1 679.71±213.92)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42.49±52.09)个/视野和(473.54±73.11)个/视野,与SKOV3-NC组比较,SKOV3-shRNA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均P<0.05)。SKOV3-shRNA细胞中p-AKT、bcl-2、vimentin、β-catenin表达下调,caspase3、E-cadherin表达上调,总AKT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rop2的表达与卵巢癌分期和预后有关,Trop2可通过激活AK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沉默Trop2的表达可以抑制卵巢癌进展。

  • 标签: 卵巢肿瘤 侵袭 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小学古诗词教学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形式。本文探讨了小学古诗项目化教学的任务构建和具体实施。小学古诗项目化教学可以设置作者介绍、诗词写作时代背景介绍、诗词唱诵、编排舞蹈、诗词绘画等项目任务。任务的实施可以有学生分组,认领任务,制定任务完成进度计划,开展任务汇报、评价等过程。项目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古诗词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 标签: 小学  古诗词  项目化教学  模式
  • 简介:摘要:班级文化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在班级文化中如何融合家长和社区资源。文章首先探讨了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整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家长和家庭在子女教育中基础性作用决定家长必须参与到班级文化活动中来;社区教育功能不断拓展和社区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社区愿意投入学校工作中来。然后,分析可利用的家长和社区资源;最后,文章总结了班级文化建设整合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的几种方式。

  • 标签: 家长  社区  融合  班级文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新生儿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法。统计患儿发育情况,统计患儿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神经发育评价指标统计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各项神经发育指标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增长量、身高增长量及头围增长量统计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患儿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留置导尿管是临床用药解除尿潴留、尿失禁等的常规护理操作的一种,但是在留置导尿管的同时,也会相应的产生一些护理问题,特别对于老年女性,由于年龄增长,器官退行性变化,留置尿管发生感染、漏尿等不良事件容易发生。本文就老年女性留置尿管的护理查房进行讨论,提出护理措施,现整理如下。

  • 标签: 老年女性留置尿管 护理 漏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河北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诊治时间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河北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诊治流程资料并与NINDS推荐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院内诊治中位时间104 min高于推荐的60 min(P<0.001);"完成头颅CT扫描-获取CT报告"中位时间30 min高于推荐的20 min(P<0.001);"获取头颅CT报告-开始治疗"中位时间43 min高于推荐的15 min(P<0.001)。通过EMS就诊患者院内诊治中位时间是101 min,低于未采用患者的104 min(P=0.01);三级医院院内诊治中位时间是105 min,迟于二级医院的99 min (P<0.05)。结论河北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救治延迟现象严重。获取头颅CT报告到开始溶栓治疗这一环节是造成院内延迟的最主要环节。通过EMS就诊可以缩短院内救治时间;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院内延迟情况较轻。

  • 标签: 脑卒中 院内延迟 急诊救治 医院级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关键要点。方法:回顾性抽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例号奇偶法分为2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方式,研究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效率为95.45%与参照组65.21%相比较高,数据间统计有明显差异对比性(P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择某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4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儿脑脊液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葡萄糖、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等方面,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在葡萄糖、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患儿脑脊液水平的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应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 脑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和哺乳期壬基酚(nonylphenol,NP)暴露对后代小鼠脑组织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30只C57BL/6孕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NP处理组(饮用0.2 μg/ml或2.0 μg/ml NP水溶液)。使用ELISA试剂盒测量仔鼠血清中的TNF-α、IFN-γ和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仔鼠脾脏Treg、Th17细胞频率,定量RT-PCR分析仔鼠脑组织中RORγt、Fox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仔鼠脑组织中RORγt、Foxp3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免疫荧光分析仔鼠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增加了雄性后代小鼠的血清IL-17、TNF-α水平(P<0.05),降低了IFN-γ水平(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NP暴露(0.2 μg/ml或2.0 μg/ml)的雄性后代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Tregs细胞的百分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0.2 μg/ml或2.0 μg/ml)的雄性后代小鼠脑组织中Foxp3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RORγt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qRT-PCR分析中也观察到类似的mRNA表达结果。在孕期和哺乳期暴露于剂量增加的NP期间,雄性后代小鼠脑组织中mTOR(p-mTOR)及其上游相关调节因子[PI3K、p-Akt(Ser473)、p-Akt(Thr308)]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免疫荧光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0.2 μg/ml或2.0 μg/ml)的雄性后代小鼠脑组织中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孕期和哺乳期小鼠暴露于NP可能通过神经免疫轴影响后代神经元的发育/功能,增加后代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

  • 标签: 孕期 哺乳期 小鼠 壬基酚 Th17/Treg细胞平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卵巢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对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和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Trop2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系A3O、A1780和SKOV3中Trop2蛋白的表达。采用Trop2-shRNA构建SKOV3-shRNA细胞模型,以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中SKOV3 mRNA的表达,以细胞计数盒8法检测SKOV3-shRNA组和SKOV3-NC组细胞的增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以Transwell实验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以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中AKT、p-AKT、β-catenin、caspase3、bcl-2、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Trop2 mRNA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其表达高低与肿瘤分期有关,也与患者预后有关。与A3O细胞比较,A1780和SKOV3细胞高表达Trop2蛋白(P<0.05)。SKOV3-NC组和SKOV3-shRNA组中Tro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0.24和0.4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OV3-NC组细胞的活力明显高于SKOV3-shRNA组(P<0.05)。SKOV3-NC和SKOV3-shRNA组G0/G1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8.67±4.22)%和(60.24±8.17)%,SKOV3-shRNA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5)。SKOV3-shRNA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6.32±1.81)%,明显高于SKOV3-NC组[(6.54±1.32)%,P<0.05]。SKOV3-shRNA组和SKOV3-NC组SKOV3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 255.83±108.44)个/视野和(1 679.71±213.92)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42.49±52.09)个/视野和(473.54±73.11)个/视野,与SKOV3-NC组比较,SKOV3-shRNA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均P<0.05)。SKOV3-shRNA细胞中p-AKT、bcl-2、vimentin、β-catenin表达下调,caspase3、E-cadherin表达上调,总AKT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rop2的表达与卵巢癌分期和预后有关,Trop2可通过激活AK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沉默Trop2的表达可以抑制卵巢癌进展。

  • 标签: 卵巢肿瘤 侵袭 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产后发病并确诊的瓜氨酸血症Ⅰ(citrullinemia typeⅠ, CTLNⅠ)型并最终死亡的产妇。患者28岁,孕1产1,孕39周+2阴道分娩一女活婴。以“产后4 d,发作性意识模糊伴头晕3 d”为主诉于2020年1月11日从当地医院转诊至河南省人民医院。患者产后10 h间断出现意识模糊,查血氨、血瓜氨酸浓度高,脑水肿,最终因脑疝在自行出院当日死亡,经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检测发现ASS1基因的2个致病突变,包括c.422T>G(p.Val141Gl;Het)和c.431C>G (p.Pro144Arg; Het),诊断为CTLNⅠ型。CTLNⅠ型常发生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孕期及产后发病罕见,病情凶险,易漏诊和误诊,临床诊断和处理较为棘手。因此对于妊娠期或产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血氨升高的患者要考虑有该病的可能。

  • 标签: 产后期 瓜氨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共计8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深入了解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所有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4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使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情况,并统计护理期间产生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治疗时间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无论是通气、氧疗时间,还是病症缓解、住院时间,均短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7.5%(3/40)、22.5%(9/40)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比,后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新生儿的治疗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新生儿的预后有着良好作用,可在今后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集束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脑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式教育模式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应人、应物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1月-10月入院治疗的70例小儿脑瘫患者,依照摸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带有引导式教育的针对性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应人、应物能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式教育模式的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应人、应物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引导式教育 临床效果 应人能力 应物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蛋白去甲基转移酶Jmjd3在先兆子痫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介导的表观修饰调控先兆子痫患者的Th1/Th2失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23例初产妇先兆子痫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分娩的19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即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先兆子痫患者和正常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 cells,PBMC)中组蛋白去甲基转移酶Jmjd3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含量;RT-PCR检测先兆子痫和对照组小鼠脾脏中Jmjd3、Tbx21和Cxcr3的mRNA水平;免疫磁珠法分选出对照组和先兆子痫小鼠脾脏初始CD4+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H3K27me1和H3K27me3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分析先兆子痫小鼠脾脏中H3K27me3去甲基化修饰水平。结果与正常孕妇相比较,先兆子痫患者PBMC中Jmjd3 mRN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较,先兆子痫小鼠脾脏Jmjd3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且在先兆子痫小鼠中,Tbx21和Cxcr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先兆子痫小鼠初始CD4+T细胞H3K27me3水平明显降低(P<0.05),H3K27me1则没有变化;ChIP分析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较,先兆子痫组小鼠CD4+T细胞H3K27me3在Ifng启动子区的募集明显降低,而在Il4启动子区的募集明显升高(P<0.01)。结论不论是在先兆子痫患者还是小鼠中,组蛋白去甲基转移酶Jmjd3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进而诱导Ifng启动子区的H3K27me3发生去甲基化修饰,促进初始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发育,导致Th1/Th2失衡,这可能是促进先兆子痫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先兆子痫 表观修饰 组蛋白去甲基转移酶Jmjd3 辅助性T细胞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中孕期通过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脏憩室,并最终引产的病例。该孕妇28岁,因外院超声发现胎儿心脏异常,于孕25周+3到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就诊。孕25周+4胎儿超声心动图提示胎儿心包囊肿可能性大,MRI检查提示胎儿左侧心腔结构紊乱。孕25周+5再次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胎儿左心室侧心包腔内可见囊性回声,与左心室相通,左心室壁搏动明显减弱,同时存在胎儿水肿。多学科会诊考虑为心脏憩室。孕妇于孕26周行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引产术。引产儿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胎儿左心室憩室。全基因拷贝数变异分析显示11号染色体p15.3p15.2区存在744 kb重复,致病性不明确。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憩室 超声检查,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先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2~3 d后再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对照组26例,直接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电切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失败2例(均为Ⅲ型),其中1例联合腹腔镜行妊娠病灶清除术,1例转行经阴道病灶清除术。对照组失败6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1例),其中3例术中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其后行宫腔镜手术,2例联合腹腔镜行妊娠病灶清除术,1例Ⅲ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立即转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来潮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17.09±3.62)min、(32.6±5.6)mL、95.2%(40/42)、(4.76±1.63)d、(18.00±6.62)d、(30.28±4.23)d、(32.75±8.32)mL、(3.26±1.06)d,对照组分别为(49.51±3.41)min、(60.3±13.6)mL、76.9%(20/26)、(7.23±1.96)d、(22.00±6.91)d、(36.41±7.62)d、(46.23±11.73)mL、(6.42±2.45)d,两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8、14.09,χ2=5.189,t=5.62、2.30、4.27、5.54、7.35,均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成功率较高,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Ⅰ型与Ⅱ型瘢痕妊娠。

  • 标签: 妊娠,异位 栓塞,治疗性 子宫动脉栓塞术 宫腔镜检查 剖宫产术 瘢痕 产科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对RA患者内皮祖细胞(EPC)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RA初治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按照有无妊娠,将患者分为单纯RA组和RA合并妊娠组,均为女性患者,每组各3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滑膜组织内淋巴细胞共同抗原(LCA)+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的数目;流式细胞术检测EPC和内皮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EPC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IL-6和IL-10的浓度。2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A合并妊娠组关节滑膜内CD68+巨噬细胞和LCA+淋巴细胞的数目低于单纯RA组;ELISA的结果显示单纯RA组外周血可溶性人HLA-G的浓度为(8.9±1.7)pg/ml,RA合并妊娠组的浓度为(396.7±89.6)pg/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9,P<0.01);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单纯RA组患者淋巴细胞中EPC的比例为(0.13±0.03)%,RA合并妊娠组的比例为(0.76±0.0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1,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外周血中EPC比例与可溶性HLA-G浓度呈正相关(r=0.886 1,P<0.01);体外的实验结果显示HLA-G能够促进单纯RA患者EPC旁分泌和分化功能的恢复。结论妊娠能够提高RA患者体内EPC的数量和生物学功能,HLA-G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妊娠 关节炎,类风湿 内皮祖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G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早期产后运动对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79例剖宫产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90例采取早期产后运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发生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未出现腹胀,对照组发生腹胀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锻炼有助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早期锻炼 肠蠕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