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ALA)孵育不同时间对ALA光动力疗法(ALA-PDT)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效应的影响。方法在预先放置细胞爬片的24孔和96孔细胞培养板中构建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使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用甲基四氮盐(XTT)法观察生物膜生长活力情况。确定生物膜体外模型构建成功后,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不加入ALA、不照光;ALA组仅予ALA孵育30 min,不照光;LED组仅予照光但不加入ALA;ALA-PDT1组、ALA-PDT2组、ALA-PDT3组分别与ALA孵育15、30、60 min后,接受LED光照射。处理完成后采用CLSM检测生物膜结构、死菌/活菌比例,XTT法观察生物膜生长活力差异。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CLSM观察显示,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体外模型构建成功。ALA-PDT1组、ALA-PDT2组、ALA-PDT3组死菌/活菌比值分别为0.90 ± 0.16、1.75 ± 0.19和2.57 ± 0.32,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0.31 ± 0.01,t值分别为55.56、138.62、74.64,均P<0.001);生物膜活力值分别为0.35 ± 0.02、0.26 ± 0.02和0.18 ± 0.01,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0.43 ± 0.00;t值分别为35.66、2.64、110.96,均P<0.001)。CLSM显示,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在ALA-PDT作用下结构被破坏,且随着ALA孵育时间延长,生物膜破坏越严重。结论ALA孵育时间延长会增强ALA-PDT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效应。

  • 标签: 痤疮丙酸杆菌 生物膜 光化学疗法 氨基酮戊酸 孵育时间
  • 作者: 杨璐 段志敏 徐松 陈旭 李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2 南京医科大学全球健康中心,南京 21002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烟曲霉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自噬流的影响。方法灭活烟曲霉体外诱导小鼠BMDM不同时间(0、0.5、4、12 h),提取细胞蛋白,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关键蛋白LC3-Ⅰ型/Ⅱ型的转换及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Ser2481的蛋白水平。用烟曲霉和溶酶体阻断剂[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64d+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巴佛洛霉素-A1(BAF-A1)、氯化铵、氯喹]单独或联合体外诱导小鼠BMDM不同时间(4、12 h)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烟曲霉对新生的LC3-Ⅱ、细胞基础自噬流的影响,并通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烟曲霉与LC3、Rubicon(RUN domain Beclin-1-interacting and cysteine-rich-domain-containing protein)的共定位关系。不同处理时间数据结果采用非匹配t检验分析,烟曲霉孢子和自噬溶酶体阻断剂两因素处理数据结果采用2 × 2析因分析方法。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与对照组(0 h组)比较,烟曲霉体外诱导小鼠BMDM 0.5、4、12 h后细胞内LC3-Ⅱ表达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8、3.28、3.02,均P < 0.05),但各组p-mTOR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41、0.477、0.382,P值分别为0.682、0.660、0.722)。与单独氯喹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氯喹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13、2.78,均P < 0.05)。与单独氯化铵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氯化铵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92、2.92,均P < 0.05)。与单独BAF-A1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BAF-A1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3、2.13,均P < 0.05)。与单独E-64d + pepstatin处理BMDM 4 h和12 h相比,烟曲霉联合E-64d + pepstatin处理后LC3-Ⅱ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13、2.92,均P < 0.05)。用钙荧光白荧光标记的烟曲霉孢子刺激BMDM 8 h后,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显示LC3、Rubicon主要包绕于烟曲霉周围,与烟曲霉均有共定位关系。结论烟曲霉体外诱导可增加小鼠BMDM基础自噬流。

  • 标签: 烟曲霉菌 巨噬细胞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相关吞噬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发挥良好功效。因此,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材料的质量,确保机械的结构与实际的需求相吻合。在进行设计制造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机械设备的整体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合理设计机械产品,对于机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机械设计 新型材料 选择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从事工程机械制造的实践经验,多角度论述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应用实际论述了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分析了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中应该注意的要点问题,希望对于全面方面促进我国的机械制造强国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工程机械 机械制造 智能化 数字化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念珠菌菌丝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自噬流的影响。方法白念珠菌菌丝分别体外诱导BMDM细胞0.5、4、12 h,以不加菌丝处理的0 h组作为对照,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时间点自噬关键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向LC3-Ⅱ的转换及磷酸化雷帕霉素机制性靶蛋白(p-mTOR)的表达。白念珠菌菌丝分别联合4种溶酶体阻断剂,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64d+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巴弗洛霉素-A1(BAF-A1)、氯化铵及氯喹,体外诱导小鼠BMDM细胞4、12 h,观察白念珠菌菌丝对BMDM细胞基础自噬流的影响。统计分析采用非配对t检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白念珠菌菌丝体外处理小鼠BMDM 0.5、4和12 h后,与0 h组(0.983±0.030)相比,LC3-Ⅰ向LC3-Ⅱ转换均增加(1.254±0.118、1.629±0.391、1.598±0.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75、2.856、2.804,均P< 0.05),但各组p-mTOR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白念珠菌菌丝联合E-64d + pepstatin体外处理BMDM细胞4和12 h后,LC3-Ⅱ的蓄积水平较E-64d + pepstatin单独处理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3.691、6.648,均P< 0.05)。与相应溶酶体阻断剂组相比,白念珠菌菌丝联合BAF-A1、氯化铵或氯喹4和12 h后,LC3-Ⅱ的蓄积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 0.05)。结论白念珠菌菌丝体外诱导可增加小鼠BMDM细胞基础自噬流中LC3-Ⅰ向LC3-Ⅱ的转换。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菌丝 巨噬细胞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汽车制造产业也由传统的机械化制造逐渐转变为智能化、自动化制造,以满足行业领域的发展需求。

  • 标签: 汽车机械制造 自动化技术 实践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差异。方法采集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的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总DNA扩增,并采用二代16S rRNA基因靶向测序技术测序,分析菌群多样性及菌群分布。对照Silva数据库进行物种注释及分类,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各层级样本物种差异;采用QIIME软件(Version 1.9.1)计算OTU数目及α多样性主要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t检验分析指数差异;PCoA分析反映样本β多样性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两组群落组成结构差异;秩和检验及LEfSe分析评估物种差异。结果银屑病组OTU数目(147.55 ± 57.07)与健康对照组(148.96 ± 50.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88,P = 0.930)。银屑病组Shannon指数(4.08 ± 0.80)、Chao1指数(169.52 ± 63.17)、Simpson指数(0.87 ± 0.07)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11 ± 0.94、175.36 ± 53.59、0.86 ± 0.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12、0.34、0.27,均P > 0.05)。PCoA分析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第一主成分差异为49.8%,第二主成分差异为15.62%,置换多元方差分析显示两组间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1)。银屑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有差异的菌群包括在银屑病组中显著升高的厚壁菌门、梭菌纲、梭菌目,丹毒丝菌目、丹毒丝菌科,健康对照组中显著升高的艾普西隆变形杆菌纲、弯曲杆菌目、弯曲杆菌科、弯曲杆菌属,拟杆菌目、拟杆菌科。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存在一定差异,肠道菌群有可能成为寻常型银屑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银屑病 肠道 生物群 RNA,核糖体,16S 基因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多媒体普遍进驻课堂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多以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素材,而多忽略了教材此可成为学生持久性学习和复习的材料,且其本身亦具有清晰条理、内容相对全面的优点。基于此,本文便持将其重新捡拾的思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就“高中地理以教材为基点的教学模式建构”话题做出分立:按照教材逻辑的教学路径规划、以教材为基础的内容填充和完善、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复习与整合此三大方面的阐述。

  • 标签: 高中地理 教材基点 教材路径 教学内容 复习整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段志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0-11-21
  • 出处:《中国校园导刊:教育版》 2010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重复性的抄写作业,甚至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自暴自弃,产生强烈的立逆反心理,仇恨英语学习,将使英语学习呈恶性循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