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叶式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在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与手术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20年10月治疗的52例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资料,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6~65岁,平均39岁。缺损原因:交通意外伤17例,机器挤压伤15例,工程意外伤12例,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6.0 cm×10.0 cm~35.0 cm×15.0 cm。根据软组织缺损和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设计分叶式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或分叶Flow-through式嵌合穿支皮瓣。术后8个月开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和臂肩功能障碍(DASH)评分表对上肢功能进行评定,根据Fugl-Meyer下肢评定量表对下肢功能进行评定。并采用微信视频和门诊预约复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挤压伤患者因术后深部血肿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本组患者均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观满意,颜色与受区无显著差异;肿瘤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报告;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最后一次随访DASH上肢肢功能评分11.5~45.1(25.4±13.7)分;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18.6~31.8(26.2±11.2)分。结论采用分叶式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通过"分解-组合排列"的方法进行移植修复,手术设计灵活,仅吻合一组血管蒂即可获得多样性的组织瓣,是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 四肢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手部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的瘢痕管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手部先天性皮肤型并指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全身麻醉下给予分指手术,术后采用伸直位分指包扎。切口完全愈合后,配合使用抗瘢痕药物,重建指蹼处使用自粘性软聚硅酮膜,包裹自粘弹力绷带1年,佩戴伸直位分指支具3~6个月。术后随访是否出现并发症、手指外形、外观状态。末次随访时,患儿家属对重建指蹼外形、瘢痕情况及患指屈伸活动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美国手外科学会制定的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估标准评定患指屈伸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术后瘢痕评分。结果共纳入28例患儿,男12例,女16例;年龄12~34个月,平均18.3个月。左侧14例,右侧10例,双侧4例;中、环指并指16例,环、小指并指9个,示、中指并指5个,拇、示指并指2个,共32个并指。术后随访13~36个月,平均28.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早期无感染、血运异常等并发症,手指外形、外观状态较好。自粘性软聚硅酮膜使用过程中有2例患儿局部出现皮疹,经脱敏治疗好转后,继续正常使用。患儿家属对重建指蹼外形、瘢痕情况及患指屈伸活动均满意,满意度100%。TAM评估标准评定患指屈伸功能:优28例,优良率100%。VSS术后瘢痕评分:27例≤4分,1例5分。结论幼儿手部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切口愈合后,采用抗瘢痕药物,包裹自粘弹力绷带,佩戴伸直位分指支具等方法可有效防止术后瘢痕增生,更好地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并指症 手畸形,先天性 上肢畸形,先天性 手指 矫形外科手术 瘢痕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应用新型再生可降解生物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SIS)与植皮术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手部软组织缺损36例,根据缺损面积与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补片组2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 cm~ 9.0 cm×3.5 cm,平均5.3 cm×2.1 cm,采用SIS治疗;植皮组1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9.0 cm×4.0 cm~16.0 cm×9.0 cm,平均12.0 cm×8.5 cm,采用中厚皮片植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促进软组织缺损愈合的效果,记录术后14 d、21 d、28 d、3个月创面区愈合情况,并随访评估创面区愈合后的外观、色泽、弹性、感觉恢复与部分肌腱外露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两组创面均完全愈合,外观、色泽接近,皮肤弹性及感觉均恢复良好。补片组感觉恢复优14例(66.6%),良5例(23.8%),差2例(9.6%);植皮组感觉恢复优9例(60.0%),良4例(26.0%),差2例(14.0%)。创面愈合效果补片组优14例,良5例,差2例;植皮组愈合优9例,良4例,差2例。结论SIS能快速、有效的刺激机体再生出表皮组织,并且新生的表皮经过生长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瘢痕增生,是一种手部小面积浅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 植皮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对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以旋髂浅浅支蒂腹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7 cm×5 cm~12 cm×7 cm,旋髂浅动脉浅支与指动脉吻合2例,与鼻烟窝桡动脉分支吻合4例,与掌背动脉吻合5例,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1例,与桡动脉主干端侧吻合3例;15例均吻合旋髂浅静脉,其中9例另外吻合旋髂浅动脉浅支1条伴行静脉。结果1例吻合掌背动脉的皮瓣术后出现血管痉挛,经对症处理后存活;其余14例皮瓣顺利存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质地良好,柔软,稍臃肿,感觉恢复至S2,无溃疡,腹部供区留线性瘢痕。结论利用旋髂浅动脉浅支蒂腹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缺损,较常规腹部皮瓣的供区损伤更小,手术时间短,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手损伤 外科皮瓣 旋髂浅动脉浅支 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