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作者: 郭胜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身份证号码:411325198204237657
  • 简介:摘要:在当前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也对机械工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积极管理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稳定运行,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 标签: 工程机械设备 管理 维护保养 策略
  • 作者: 郭胜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身份证号码:411325198204237657
  • 简介:摘要:装配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制造业中的一个关键过程。机器人自动装配作为一种智能工业技术应运而生。机器人自动装配技术是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有序地组装生产部件,最终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由于机器人可以根据指令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准确性非常重要。随着世界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也在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目前,大多数企业应用机器人来取代传统的人力。由此可见,装配技术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 标签: 机械工程 自动化 设备安装 技术
  • 简介:摘要:工程机械是装备行业的重要设备,涉及土石方工程施工设备、起重设备以及其他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如压路机、挖掘机、叉车等都是典型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农林水产、交通运输等各个不同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化技术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不断普及,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国建筑、交通等各领域的建设水平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尤其在现今互联网发达的背景下,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工程机械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工程机械 智能化 现状与趋势
  • 简介:摘要: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下,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机械设备保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与企业生产息息相关。一旦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的管理,没有计划开展故障检测工作,就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这方面,企业需要加大机械故障检测和诊断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获取各环节的信息数据,为制定机电设备管理计划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故障检测和诊断的技术水平。

  • 标签: 机械故障检测 诊断技术 机电设备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机械设备是其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的基础。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其安全风险多种多样,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越高,移动次数越多,施工环境越复杂,其安全风险也越大。据统计,工程施工中,挖掘机、起重机、履带吊车、泵车等在工程机械设备的事故发生概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上述工程机械设备的保有量大,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施工环境较差,造成了工程机械设备事故频发。

  • 标签: 智能化技术 工程机械设备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制造业是国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技术实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国内工业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当代制造技术中,机械设计更为突出,如建筑和加工。目前,中国正处于第四次技术革命之中,机械设计及相关生产技术是一个重点研究课题。探索机械生产及相关生产技术,可以合理地促进国内工业的进步,加快国内经济结构的进步。机械工业直接决定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速度。机械工业的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普遍存在严重问题。但旧的设计思想也受到了影响,机械行业的人通常具有相对创新的精神和行业观念。先进的机械产品功能性不足,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机械设计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机械的进步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支持。

  • 标签: 机械设计 制造技术 先进技术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手术规划系统引导机器人辅助选择性血管阻断肾部分切除术(RASPN)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32例在三维手术规划系统引导下行RASPN的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M(IQR)]45.0(17.5)岁(范围:30~68岁)。肿瘤位于左侧15例,右侧17例。肿瘤最大径27.5(13.0)mm(范围:14~50 mm)。R.E.N.A.L.评分10.0(1.8)分(范围:7~11分)。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05.5(15.7)ml·min-1·(1.73 m2)-1[范围:71.1~124.8 ml·min-1·(1.73 m2)-1]。术前完善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主要包括肿瘤立体定位、明确肿瘤滋养血管、预测集合系统或血管损伤(2 mm间距法,即距肿瘤<2 mm的集合系统或血管可能被损伤)。结果32例患者均在三维手术规划系统引导下完成RASPN,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例。所有患者实现肿瘤快速定位及选择性血管阻断,分支动脉阻断时间24.5(15.4)min(范围:12~60 min),术前规划阻断血管与术中实际阻断血管的符合率为95.0%(57/60),无中转肾动脉全阻断者。2 mm间距法预测集合系统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3/15和17/17。手术时间185(48)min(范围:76~295 min)。术中估计出血量200(350)ml(范围:20~800 ml),无术中输血病例。1例术中行肾静脉修补。术后出血相关的Clavien-Dindo Ⅱ级和Ⅲa级并发症各1例,无术后尿瘘者。术后住院时间3(0)d(范围:2~10 d)。1例透明细胞癌手术切缘阳性。随访时间15.4(13.9)个月(范围:3~35个月),术后末次肾小球滤过率为103.9(18.5)ml·min-1·(1.73 m2)-1[范围:75.8~122.3 ml·min-1·(1.73 m2)-1]。无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完全内生型肾肿瘤RASPN,三维手术规划系统有助于术者判断肿瘤位置、明确肿瘤滋养血管、预测集合系统或血管损伤,进而精准切除肿瘤、保护术后肾功能、减少围手术期尿瘘及出血并发症,用于术前规划安全可行。

  • 标签: 肾肿瘤 肾切除术 机器人 三维重建 选择性血管阻断 手术规划系统
  • 作者: 晏如 郭胜杰 安欣 蒋丽娟 刘听雨 薛婷 马华丽 尧凯 史艳侠 韩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化疗与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尼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用于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单纯化疗(化疗组)或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尼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三联治疗组)的33例Ⅳ期不可切除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M(IQR)]49.0(13.5)岁(范围:30~70岁),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16例)和三联治疗组(17例)。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体生存时间,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病理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28.1(19.2)个月(范围:1.5~33.4个月),三联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化疗组(30.0个月比8.2个月,χ²=3.998,P=0.046)。三联治疗组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尚未达到,化疗组为15.2个月(χ²=3.298,P=0.069)。三联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13/17比6/16,χ²=5.125,P=0.024)和病理学完全缓解率(6/7比0,P=0.001)均高于化疗组。三联治疗组的主要Ⅰ~Ⅱ级不良反应为脱发(16例)、贫血(15例)和恶心(14例),化疗组则为贫血(14例)、脱发(12例)、食欲下降(12例)和恶心(11例)。三联治疗组与化疗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比6/16,χ²=0.308,P=0.579)。两组均未观察到5级不良反应及治疗相关性死亡事件。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尼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可改善晚期不可手术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似。

  • 标签: 阴茎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PD-1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在新的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建环专业的体系建设与改革应朝着“新工科”的目标前进。现阶段,我国建环专业正不断探究更科学、更现代的教育路径,并着力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作为与“新工科”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关键点。本文将从新工科背景下建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改革路径方面出发进行详细探讨。

  • 标签: 新工科 建环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 简介:摘要: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古以来就致力于城市规划设计。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常快速,很多领域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就是能源的巨大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我国环境问题越发的严重,现巴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针对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空间管制共同发展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城市建设。

  • 标签: 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探索
  • 作者: 董培 刘洋 张志凌 李志勇 郭胜杰 刘卓炜 蒋丽娟 韩辉 尧凯 李永红 夏建川 曹云 田丽 范卫君 何立儒 周芳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泌尿外科,广州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放疗科,广州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生物治疗科,广州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病理科,广州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影像科,广州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微创介入科,广州 510060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单中心转移性肾癌的多学科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9年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的168例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mRCC)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靶向药物治疗(A组)76例,男55例,女21例;年龄52(17~73)岁;透明细胞癌60例,非透明细胞癌16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评分低危11例,中危48例,高危17例;初诊时即有转移44例;行原发灶切除术63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B组)66例,男55例,女11例;年龄54(21~86)岁;透明细胞癌49例,非透明细胞癌17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13例,中危39例,高危1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32例;行原发灶切除术56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免疫治疗(C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52(23~83)岁;透明细胞癌15例,非透明细胞癌11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9例,中危13例,高危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9例;行原发灶切除术26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为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舒尼替尼50 mg,每日1次,用药4周停2周;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阿昔替尼5 mg,每日2次。接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一线治疗者分别为103、18、39例。靶向药物治疗时间均>6个月。免疫治疗采用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2 mg/kg静脉应用,每3周1次,或低剂量(20 mg)派姆单抗孵育经体外扩增后的自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cytokine induced killer,DC.CIK),每周1次,4次后改为每2周1次。18例采用DC.CIK,8例采用派姆单抗。局部治疗方式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和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或能量消融治疗)。根据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转移灶部位、数量、与周围器官关系,以及患者的意愿,经MDT专家讨论后决定局部治疗方式。92例接受局部治疗,其中单纯外科治疗34例,单纯SBRT 37例,外科治疗+SBRT 21例。比较3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168例中位随访23个月(6~11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FS)为18.3个月,中位OS为33.5个月;2年生存率为66%,5年生存率为35%。A、B、C组的中位OS分别为29.8个月、44.6个月和未达,2年生存率分别为58%、67%和89%,5年生存率分别为12%、46%和57%。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联合治疗者的预后均优于单纯靶向药物治疗者,5年总OS分别为51%和11%。C组的中高危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A、B组。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与联合派姆单抗的中位OS分别为49.1个月和53.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IMDC评分、原发灶切除、治疗模式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治疗模式、原发灶切除显著相关(P<0.05),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治疗可使mRCC患者死亡风险下降约60%(HR=0.39,95%CI 0.17~0.89,P=0.026)。78例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发生3~4级不良反应,12例因无法耐受一线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而停药或换药。16例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8例次、白细胞降低4例次、血小板降低3例次、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3例次。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联合派姆单抗治疗(6例与12例),特别是显著降低了血液学毒性(2例与5例)和肝毒性(0例与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治疗后出现Clavien Ⅲ~Ⅳ级并发症16例次,主要为感染和切口延期愈合6例次、不全肠梗阻4例次,围手术期输血15例次。SBRT治疗后6例出现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评分(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3级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4例,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神经炎2例,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结论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经MDT诊疗的综合治疗可使mRCC患者生存获益。

  • 标签: 癌,肾细胞 转移性肾癌 抗血管生成治疗 免疫治疗 局部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药物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肾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0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80例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接受单纯靶向药物治疗(A组),男19例,女5例。年龄17~73岁。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17例,非透明细胞癌7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MDC)预后评分低危2例,中危14例,高危8例。初诊骨转移21例。同期转移18例。行原发灶切除7例。56例接受靶向药物联合骨转移病灶SBRT治疗(B组),男45例,女11例。年龄21~86岁。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36例,非透明细胞癌20例。IMDC评分低危14例,中危32例,高危10例。初诊骨转移45例。同期转移31例。行原发灶切除56例。54例SBRT治疗前伴骨痛,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中位评分6(2~9分)。一线治疗药物分别为舒尼替尼44例,索拉非尼10例,阿昔替尼22例,培唑帕尼4例。5例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更换二线药物治疗,65例因肿瘤进展改二线及以上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时间均>6个月。SBRT患者采用仰卧位,根据治疗目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以及危及器官的耐受性决定放疗剂量,常用SBRT处方为30~45 Gy/5F。比较两组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80例,中位随访时间20.7(4.8~115.7)个月。随访期间,A组和B组分别有3例和12例接受了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B组中54例放疗前有骨痛症状,46例SBRT治疗后对止痛效果满意,12例骨病灶放疗后达完全缓解,32例达部分缓解。随访期间,40例因疾病进展死亡。A组和B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0.7个月和未达,2年总生存率分别50%和6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9%和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B组仅2例(3.6%)发生3度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骨转移灶SBRT,可以有效提高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癌,肾细胞 骨转移 靶向药物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工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工科的教育改革背景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工科背景指向的是更高的人才素质要求,因而在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改革时,教学人员就要注重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全面推进。本文在分析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时,具体分析了改革的重点策略。

  • 标签: 新工科背景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在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要人才需求特质的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之一,对其进行教学时,应关注当前教育行业的改革发展要求,积极的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在分析土木工程材料专课程的教学改革时,将关注点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基本主体,探讨了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

  • 标签: 应用型本科院校 土木工程材料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