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即穿型人工血管瘘与普通PTFE(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瘘的通畅率及相关并发症风险。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 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纳入到2020年3月为止发表的关于即穿型人工血管和普通PTFE人工血管对比研究的文章,提取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以及感染发生、假性动脉瘤形成以及随访过程中的死亡人数进行meta分析。根据结果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计纳入10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篇,观察性研究8篇,共1 069条人工血管植入。分析结果显示即穿型人工血管与普通PTFE人工血管相比12个月初级通畅率(HR=1.075; 95% CI:0.871~1.327,P=0.501),18个月初级通畅率(HR=1.127,95% CI:0. 0.910~1.395,P=0.273),24个月初级通畅率(HR=1.079,95% CI:0. 0.793~1.470,P=0.628),24个月次级通畅率(HR=1.474,95% CI:0.901~2.412,P=0.122),感染发生例数(OR=1.204,95% CI:0.765~1.896,P=0.423)以及死亡人数(OR=0.929,95% CI:0.567~1.515,P=0.7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次级通畅率(HR=1.427,95% CI:1.048~1.944,P=0.024)和18个月次级通畅率(HR=1.531; 95% CI:1.128~2.079, P=0.006)方面,普通PTFE人工血管高于即穿型人工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假性动脉瘤发生率(OR=0.361; 95% CI:0.138~0.943; P=0.038)方面,普通PTFE人工血管高于即穿型人工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即穿型人工血管瘘与普通PTFE人工血管瘘相比,虽然在并发症风险上,发生假性动脉瘤的几率更低,但两种治疗方案在24个月使用过程中通畅率没有明显差异,均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即穿型人工血管内瘘 普通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内瘘 血液透析通路 人工血管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治疗股腘动脉段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纳入了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252例接受Orchid DCB治疗股腘段动脉狭窄的患者。本研究对此队列研究中49例因股腘段ISR接受DCB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慢性完全闭塞29例(59.2%),血栓形成7例(14.3%),中、重度钙化14例(28.6%)。病变平均长度为(215.9±97.1)mm。69.4%的病变为闭塞性病变(Tosaka Ⅲ级)。仅植入1枚补救支架。98%的患者有严重的跛行(RC 3级)或静息痛甚至组织缺损(RC>3级)。治疗后34例(73.9%)表现出RC的改善,11例(23.9%)没有改变,仅1例(2.2%)在随访终点观察到损害(RC分级升高)。术前踝肱指数(ABI)平均值为0.478±0.264,术后随访终点时为0.907±0.207,RC和ABI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为80.4%。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及主要肢体截肢均未发生。结论此多中心研究的1年跟踪随访结果显示DCB治疗复杂股腘动脉段ISR病变是有效的。

  • 标签: 血管成形术,气囊 外周动脉疾病 支架内再狭窄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成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AI不仅仅是为专业人士所独有,更是全社会、各个年龄层都需要理解和应用的技能。教育界,尤其是基础教育,也迅速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始探索如何将AI教育融入到传统课程中。小学阶段作为孩子的关键成长期,更是培养学生基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黄金时期。如何在此阶段为孩子提供AI的基础教育,使其不仅仅了解AI技术,而是能够跨学科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阶段AI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策略,期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向更加先进、开放的方向发展。

  • 标签: 人工智能 跨学科教育 融合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信息化时代,各种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进入了智能化阶段。新规划的出台,推进了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也加速了我国数字化转型步伐,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智能财务建设工程,已经是摆在企业管理层面前的重要课题。智能财务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词汇,受到大小企业追捧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思考企业和人员是否完全理解智能财务的内涵。

  • 标签: 人工智能 企业财务 智能建设
  • 简介:摘要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是肝细胞癌患者最有效的根治性手段,但术后的高复发率不容忽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肝细胞癌伴MVI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国内外尚无共识或指南推荐,选择合适的术后辅助治疗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肝细胞癌伴MVI术后辅助治疗的相关研究,包括局部抗肿瘤治疗、全身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等,以期为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帮助和参考。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肿瘤辅助疗法 微血管侵犯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入侵和网络攻击逐渐变得复杂,技术门槛也在逐渐降低,导致网络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此外,从客观上来讲,目前的网络安全防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其核心原理是模拟人的思维。在大数据网络安全的保障中,应用人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大数据网络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维持了大数据网络的平稳运行。由此可见,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网络安全防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认识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和构造是深入探究的基础。

  • 标签: 人工智能技术 大数据网络安全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研究对比米拉贝隆+坦索罗辛与单用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的有效性。方法纳入北京和睦家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90例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手术并植入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随机数表法进行前瞻性分组,坦索罗辛组45例患者术后服用盐酸坦索罗辛每日0.2 mg,联合治疗组45例患者服用盐酸坦索罗辛每日0.2 mg+米拉贝隆每日50 mg。记录分析患者术后止痛药服药量、输尿管支架管症状问卷评分(USSQ)、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结果坦索罗辛组和联合治疗组中位年龄分别为41岁和44岁;中位术前疼痛评分均为8分;中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为5分和3分;中位生活质量评分(QOL)均为2分;中位结石直径均为7 mm;中位手术时间均为35 min;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7 h和19 h;中位带管时间分别为10、12 d。两组术后中位USSQ泌尿系症状评分分别为26分和28分;中位USSQ身体疼痛评分分别为15分和16分;中位USSQ整体健康评分分别为11分和12分;中位USSQ工作表现评分分别为12分和14分;中位USSQ性生活评分均为2分;中位USSQ附加问题评分分别为9分和10分。两组中位使用止痛药物数量分别为3片和2片。中国患者和外籍患者中位USSQ身体疼痛评分分别为15.5分和16.0分;中位使用止痛药量分别为1.5片和6.0片(P<0.05)。结论米拉贝隆对改善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及疼痛控制无附加作用。外籍患者使用止痛药物量显著高于中国患者。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术 输尿管支架 米拉贝隆 坦索罗辛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大数据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时,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优化改进,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人们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使用环境。

  • 标签: 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人工智能技术 大数据 计算机